手机管理主要责任在家庭,越早预防越有效

教育   2024-11-30 14:09   北京  


本文作者简介

熊强:内蒙古萌芽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包头高新四中副校长,包头市教书育人楷模,包头市鹿城教坛先锋,所带班级被评为包头市先进班集体。

一位鄂尔多斯的老师问:班级中有一名学生手机成瘾很严重,如果家长把手机夺走,他就会情绪失控,并且以不上学为要挟,作为班主任,我可以做什么呢?

以下是熊强老师的回复:

很抱歉,如果是我的学生,我也很难帮助他戒除网瘾,因为他“中毒太深”了。如果家访失败,那就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了。

班主任,不是万能的。

所以,我们今天聊聊学生的手机和网瘾问题。

这位班主任问我,难道您班级没有类似现象吗?

我回答:没有,因为我做了大量功课去预防。

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给他一部手机足矣。无论是多大的儿童,这招都很适用。可是,如果家长在孩子幼儿时期就不再控制手机的使用,让儿童毫无节制的使用,那孩子到青春期后,家长会发现:我控制不了孩子的手机了。

因为手机,家长和孩子陷入了权力斗争,家庭火药味十足。家长与孩子发生冲突时,砸烂手机的情况屡屡皆是,学生因此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极端事件也时有发生。但是,这些悲剧是本可以避免的。

所以,在手机问题上,预防大于治疗。最晚也要在小学阶段,就要制定明确的使用规则和替代方案。

先聊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

积极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了解世界,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消极方面,孩子可能因此沉迷游戏,过度充值,网络赌博诈骗,色情信息,网络暴力等,这些都很常见,但是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是:网瘾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触发抑郁情绪,甚至抑郁症。

过度使用手机,会让孩子接受过量信息,而孩子的大脑无法处理这么多的信息,所以大脑的"CPU"会宕机。而长期通过网络与世界交流,会让孩子不太会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对自己的判定不再准确,最终诱发心理问题。

孩子使用手机,要适而有度,网而不瘾。

作为班主任,我在初中起始年级阶段,和家长与学生N次明确手机使用规则。

注意,是N次。因为此时学生的年龄在13岁左右,家长还可以控制。即便我重申了N次,还是有部分家长不重视此问题,认为班主任在小题大做,听不进老师的建议。

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远志班”学生家庭手机使用规则:

1.周内不使用。周一开始到周五放学前,学生是不使用手机的。同时,我们和任课老师进行了沟通,不会布置需要利用手机查找资料的作业,堵住学生的借口。

2.周末限制时间使用。周末每日使用时长,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商量,同时明确规定时间到了后,家长仅会提醒,但不强制夺下手机(以免陷入权力斗争),不过所超时间,下次使用时要扣除。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自主性,以及对诱惑的抵制。

3.临睡前,手机绝不在孩子身边。理由很简单,很多孩子因此晚上熬夜使用手机,影响身体健康和次日学习状态。

这三点,是我班的铁律。当然,也有一些家长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坚守自己的原则,我会进行单独交流,帮助家长坚守自己的底线。

远志班班级群规则:可以建立好友之间的小群,但是绝不可以建立全班学生的微信大群,群主负责制,谁触犯,谁承担后果。

不建纯学生的大群是前车之鉴。第二届“远志班”学生私自建群后,最后竟然演变成班长在群里发答案,全班作业都是假的。有些班级群中还有男生发色情信息,互相辱骂等,变成无人看管的“沼泽地”。特别是有些学生看到其他同学每日在里面聊天,他也会主动打开手机,看看大家说什么,这种风气蔓延开后,对班风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不过,我们也要清楚,为什么学生对手机的执念如此重。常见的原因有:

1.父母的坏榜样。每日父母回家后抱着手机不放,反而让孩子去学习。

2.家庭活动单调。家里总是孩子一人在家,他太无聊了,或者父母虽然在家,也只是玩手机看电视。

3.父母争吵不断。回家后父母总是在争吵,孩子需要通过手机与外人倾诉。

如何做出改变呢?

1.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家长回家后把手机放到角落,甚至可以购买手机锁,让打开手机“很困难”。

2.共同阅读,形成习惯。很多家长从不读书,所以对老师说的读书嗤之以鼻,其实当自己静下心读起来,你会发现你的认知,你的心境会有所变化,不仅会对孩子有正能量影响,甚至会影响自己的事业,人脉,名利双收。

3.发生矛盾,冷静处理。当因为手机发生权力斗争后,家长容易冲动,有可能伤害孩子,加剧父母与孩子的矛盾。

4.满足需求,寻找替代。这里的需求更多指的是心理需求,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到他除了手机,还有哪些需求,比如爱,鼓励,温馨家庭等,努力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时,多和孩子阅读,看电影,超市购物,体育运动,参加活动等,用这些活动,替代孩子使用手机的行为。

5.看到进步,以柔克刚。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以与家长发生矛盾的方式,让家长感受到我长大了,不再听你指挥了。所以家长应该多关注到孩子的进步,而不要把进步当成理所应当,适当的鼓励,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是很有必要的。

什么样的学生不用监管手机?

有主见,很自律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成绩优异,情商较高,舍得对自己“狠”一些,超强的管控自己能力。家长可以放心将手机交给孩子,但是也要不定期有所观察,以免误判。

关于手机问题,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家长,切记:预防,预防,预防!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适而有度,网而不瘾。


—  END  —


来源 | 钟杰班主任实践智慧
作者 |  熊强 高新四中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好校长,亮出来!丨“寻找中国好校长面孔”活动启动
《教育家》2024新年献词 | 时光不会辜负你的坚持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光明社教育家
《教育家》是《光明日报》主管的教育周刊。传播有力量的思想,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