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73 年的中国大地上,工农兵学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与奋斗精神的画面。
那时的挂历,珍贵且意义深远。它是时代的特殊印记,挂历上的画面真实记录着工农兵学在各自领域的奋斗场景。在物质资源较为有限的年代,挂历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了解国家整体发展的一扇窗。
农业战线,农业学大寨的浪潮汹涌澎湃。无数农民响应号召,全力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他们不畏艰辛,在荒山上开垦梯田,于河道边修筑堤坝,一锹锹土、一担担水,都是他们为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发展而付出的努力,只为让全国人民能吃饱穿暖,让农业根基更加稳固。
工业领域,工人老大哥们以厂为家,坚守岗位。在大型钢铁厂里,通红的钢水映照着他们坚毅的面庞,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械,让一块块原材料变成国家建设所需的钢材;在轻工业工厂中,他们精心制作各类生活用品,从日常的桌椅板凳到纺织衣物,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推动着工业的车轮滚滚向前。
国防方面,人民解放军在祖国的大地上忠诚守护。塞北的严寒中,战士们身着厚重的军装,顶着凛冽的风雪巡逻,他们的足迹遍布边境线的每一寸土地;海岛上,他们不惧风浪,日夜站岗放哨,时刻警惕着海上的动静,无论是训练还是执行任务,都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和坚定的爱国信念。
民兵队伍同样活跃在各个角落。在乡村,民兵们协助维护治安,农忙时帮助农民抢收抢种,闲暇时组织军事训练,他们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坚实基石;在城市,民兵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应急保障工作,与公安等部门协同维护社会稳定,在工厂里,他们与工人并肩作战,在生产之余提升军事技能,随时准备响应国家号召。
教育领域,学生们满怀崇敬地学习毛主席著作。课堂上,他们认真聆听老师讲解,将毛主席的思想融入到知识学习中;课余,他们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参加劳动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意志,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对70年代挂历有何感想,请留言补充。
文字&编辑 季本晨
支持原创 欢迎朋友圈转发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请 点个赞、点个在看、点个关注、加个星标
请继续阅读相关文章
本平台所有作品均为原创,享有独家著作权
法律顾问:李艳 山东衡正源律师事务所 185539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