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脾脏血肿在临床表现和在手术时肉眼所观察上与血管肉瘤难以区分。然而,血管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如果误诊为血肿,将会导致宠主对动物放弃化疗。本研究描述了组织病理学被诊断为脾血肿的犬在脾脏切除后进行长期随访,以确定疾病的临床过程是否证实了诊断。对 35 只犬进行了评估,以确定生存率和预后与特征描述和临床数据的关联。总体中位生存期为 647 天(范围:0 至 3287 天)。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变化的包括:体格检查时可触摸到的腹部肿块、亚临床凝血障碍和转移。报告称有4例(11%)在安乐死时有转移迹象;1例经组织学证实。正如预期的那样,脾血肿的总体预后良好,但一小部分病例可能有未确诊的恶性成分。
犬脾脏肿块的鉴别诊断包括恶性肿瘤,如血管肉瘤、淋巴瘤、组织细胞肉瘤和其它肉瘤,以及良性肿块,包括脾血肿和淋巴组织增生。血管肉瘤是一种源自内皮的恶性肿瘤,是犬脾脏最常见的肿瘤。
一项研究拉高了所谓的“三分之二”原则:大约 2/3 的脾肿块是恶性的,而其中2/3是血管肉瘤;其余1/3的脾脏肿块预计是良性的。其它研究报告称,若无腹腔积血,恶性肿瘤发生率为 50%,其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血管肉瘤。
犬中最常见的良性脾脏病变是脾脏血肿。犬脾脏血肿和血管肉瘤在手术时可能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大体外观。这是因为血肿是大多数脾血管肉瘤的组成部分。然而,这两种疾病的预后非常不同,犬脾血管肉瘤由于早期侵袭性转移,预后不良。如果仅进行脾切除术,据报道称其中位生存时间为 86 天,估计1年生存率为6.25%。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单纯脾切除术后,患病动物中位生存期仅为1.6个月,1年存活率为11.1%,2年存活率为4%。所以需要通过组织病理学来区分血管肉瘤和血肿。
在老年和大型犬病例中,通常与血管肉瘤有关的情况下,脾脏血肿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仍然会让临床医生怀疑是否存在血管肉瘤,但组织病理学切片中并未发现此信息。如果脾脏肿块的很大一部分是血肿,则尤其如此。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回顾性地确定犬在脾切除术后脾血肿组织病理学诊断相关的结果和预后因素。次要目的是通过评估临床数据寻找预后因素,评估预测病例何时可能被错误归类为血肿的可能性,这些预后因素可用于增加对恶性肿瘤而非良性脾血肿的临床怀疑。
在我们的研究中,对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脾脏血肿的犬,报告的 MST(中位生存期) 为674天,比之前报告的更长。过往的两项研究报告称,脾切除术后脾血肿的MST分别为 338天和252天。因此,确诊为脾血肿的患病动物总体长期生存率极高。表明这些病例中有一部分实际上可能是恶性癌症,本研究者中有 4/35(11%) 的患犬报告或确诊有肺部 (n = 2)、肝脏 (n= 1) 或广泛 (n = 1) 转移的临床证据。不幸的是,其中 3 例无法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认转移,这些报告的病变可能是另一种病理的结果。然而,我们认为,提醒宠物主人误诊的风险很重要,同时与病理学家讨论恶性脾病变诊断的怀疑指数,因为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和审查,包括对肿瘤进行额外的切片,以最终排除恶性成分,特别是考虑到与并发(极大可能性)血肿有关。
在本项研究中,发生这种情况的风险约为 11%。先前的一项关于脾脏血肿和血管肉瘤的研究报告称,在2名独立病理学家审查了切片后,125只最初诊断为脾脏血肿的犬中有3只被重新归类为血管肉瘤。我们研究中死于推定或确诊转移性疾病的4只犬的存活时间分别为 138、168、329 和 522 天。
在本研究中,可触诊到的腹部肿块是负面的预后因素,而存在亚临床凝血障碍的证据以及已确认或推测已经发展为转移的,其在单变量分析中均为总体生存的正面预后因素。先前的一项研究描述了71只患有贫血和出血性腹腔积液并需要输血的犬,其中脾血管肉瘤 患病率为(76.1%) 和血肿患病率 (23.9%) ,并发现输血需求与血管肉瘤的组织学诊断密切相关。在我们的研究中,4只因疑似或确诊转移性疾病而死亡的犬中有3只最初表现为贫血状态,1只犬有出血性腹腔积液的证据,并且没有1只犬接受输血治疗。因此,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我们的结果并未表明输血是确定恶性肿瘤与良性血肿的显著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患病动物数较少,无法达到统计学意义。另一项近期研究表明,与恶性疾病相比,脾脏血肿的肿块与脾脏体积之比明显较高,脾脏重量占总体重的百分比也明显增加。我们的研究发现,脾肿块体积与总体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比较的是脾脏绝对肿块体积,而非肿块与脾脏体积之比。脾脏体积并非常规记录在医疗记录中。
本研究最终分析中纳入的病例并非全部都进行了凝血检查,但在进行检查的20例病例中,有9例有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或 PTT 延长)的证据。4例有转移性疾病证据的病例未进行凝血检查。亚临床凝血障碍的证据与误诊恶性脾脏疾病的风险无关,而是作为确诊为脾血肿的积极预后指标。在本研究中,凝血障碍在单变量分析中是存活率的正向预测因素。目前尚不清楚脾脏血肿是凝血障碍的原因还是结果。
不论组织病理学诊断是否有血管肉瘤或血肿,报告称有几种犬是高发群体,包括:包括拉布拉多犬、金毛猎犬、德国牧羊犬和标准贵宾犬。虽然品种作为预后因素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我们的研究中,拉布拉多猎犬和德国牧羊犬是最常见的。因此,品种似乎无法预测血肿与恶性脾病病(如血管肉瘤)的诊断。
在我们的研究中,11%的病例在死亡时有推定或确诊的转移性疾病的证据。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称,1期(局限于脾脏,无腹部出血迹象)血管肉瘤的中位生存期为5.5个月。仅接受脾切除术治疗的2只疑似转移犬的生存时间分别为329天和522天。其中一只犬出现肺转移,另外一只出现肝肿块和出血性腹腔积液。这可能表明未经病理学证实的2只患犬有除脾脏血管肉瘤以外的原发性肿瘤,或者即使这些是血管肉瘤的误诊病例,它们也代表了一种比传统上对血管肉瘤的理解更为缓慢的病程。另外2只存在推定或确诊转移性疾病证据的犬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38天和168 天。这与之前报道的血管肉瘤的中位生存期更加一致。与已经被认为区分脾脏良性和恶性病变的对比谐波超检查,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无相关性。然而,对比谐波超声检查已被证明可用于区分恶性和良性肝肿块。
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它是回顾性的,并且没有一位病理学家审查过切片。切片的审查可能无助于确定血管瘤病例是否被错误归类为脾血肿病例,因为一般来说,错误分类更可能是取样和切片制作中选择的肿块部分的因素,而不是对片子上可用的诊断信息的错误解释。如果临床指标怀疑该病例为恶性脾脏疾病,但诊断的信息与血肿一致,则可能需要对固定标本进行多次重新切割。在本回顾性研究中,无法进行额外的重新取材,因为只有切片可供审查。不幸的是,由于怀疑肺部或肝脏转移而被安乐死的3只犬无法进行尸检评估。虽然这些可能毫无关联,但有趣的是,这3只犬死于疑似脾血管肉瘤常见的转移部位。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确定可能提高临床医生怀疑脾脏血肿诊断病例实际上是恶性肿瘤(如血管肉瘤)的因素。体格检查时可触诊到的肿块是生存率的统计学中显著负面预后因素,因此增加了恶性过程而非良性脾血肿的怀疑。亚临床凝血障碍和转移证据对生存具有统计学上显著的参考价值。然而,所有3个变量中仅在单变量分析中显著。我们并未确定任何可预测转移性疾病发展的因素。我们可能无法实现这一点,因为在我们的研究中,这种情况只发生在 4/35(11%)的病例中。由于只有 4 例疑似或确诊转移性疾病,我们的说服力可能太低。多变量分析中没有显著的预后因素。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犬脾脏血肿的中位生存期为674天。这比之前报道的时间要长,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长期预后良好,即使是易患脾血管肉瘤的品种也是如此。一小部分病例(11%)实际上可能代表恶性疾病。我们在本研究的多变量分析中未能确定任何预后因素或可能导致病例发生转移性疾病的因素。每一个组织病理学诊断都应根据病例的所有特征进行解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更详尽的切片和组织学检查,但其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