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聊城投化债的演进

财富   2024-07-22 22:05   北京  

大家好,我是七喜。


有人问我134号文。不能聊涉密文件,但可以再聊聊城投化债的演进。


首先,10年化债期满是2027年。


财政部在2018年上线隐债系统,按照10年内化清的节奏,到2027年就没隐债了。


城投没有隐债之后,就失去了政府信用。


正常的逻辑,失去政府信用后,就要信用分层,中低等级城投的风险就变高了。


但逻辑既要尊重现实,也要符合周期。

①从尊重现实的角度看:


债务没有消失,只是转移了。


如果2027年之后中低等级城投要凉,那么参与债务置换的银行就成了接盘侠。


让银行承担损失不符合现实,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城投债务在未来是优质资产。


银行是市场化法人,无法强按牛头喝水。但面前如果是优质资产,则抢得打破头。


只有尊重现实,化债才能毕其功于一役。



②从符合周期的角度看:


面临内外部压力,大概率从明年开始,财政要大规模加杠杆来进行跨逆周期调节。


在未来,政府的债务是居民的资产。优质资产才能在低利率水平下大幅扩张规模。


简单总结一下:


只有存量的债务是优质的,那么增量的债务才能成本更低期限更长信用更高。


城投在新周期转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综上,只要政府这只手管不住,城投债务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没有什么风险。


基于此逻辑,城投利率趋近国债很合理。


其次,10年化债是真化债,不仅化隐债。


隐债是个糟糕概念,只是阶段性产物。


说糟糕,是因为是否兜底,要看资金的实际用途是否投到了政府相关项目上,而不是用隐债框出来的,框内算而框外不算。


说阶段性产物,是因为通过框内框外,把主要压力给到了地方zf,中央压力小了。


所以虽然隐债是个糟糕的概念,但在阶段性里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不管框内框外,最终都是要面对的。


财政部隐债系统里的是框内的部分,这部分虽然给了10年化债期限,但到明年就差不多解决了。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解决框外的部分。


合理推测,到2027年10年期满之前,框外的部分也要得到解决。


考虑到框外的银行债务可以自接自盘,那么接下来的重心就是:


解决非隐债的非标。


那些煎熬的非标投资人和金融机构,从现在开始,到2027年,终于要陆续上岸了。

最后,聊聊垃圾时间。


大家可以发现,上面两张图片里的推断,都是在2022年写的,现在看,比较准。


同样在2022年,我特别焦虑和迷茫。


开始减量发展,认为进入了垃圾时间。



中间也做了各种尝试:

姿势层出不穷,效果乏善可陈。


直到最近三中开会,才想明白未来出路。


从决定的原文表述看: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个人的理解:


用香港取代华尔街,上海取代伦敦,打造石油、铁矿石等世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很明显,我们要打造不一样的样板:


要获得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


要产业出海和人民币国际化,


要有新场子招待一带一路新朋友。


新的时代红利,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政信三公子
高低都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