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的耳机图标🎧,即可收听全文内容
1
留学梦的萌芽
大一时,鸷忱便决心出国深造。这一决定源于高中时期对西方文学和文论的接触。虽然当时理解有限,但这些内容激发了她内心模糊却强烈的热情。
因此,大一上学期,鸷忱开始研究国外高校文学系的课程设置。令她惊讶的是,这些课程的内容远超想象:文学中的医学伦理、现代主义美学,甚至文学地理学,涉及众多国内中文系难以触及的领域,于是她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那时候就觉得,这就是我热爱的东西吧。”鸷忱回忆道。
这种激情更像是高中毕业生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是一种很原始的对知识和美的憧憬。然而,随着对于这些学科的深入了解,她逐渐变得更为冷静。
“现在谈热爱,我会更加谨慎。”鸷忱坦言,虽然大一时的决定十分坚定,但实际上,那时的想法并不完全成熟。
出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性价比。与国内考研相比,英国研究生的学制更短,仅需一年,这比国内少了整整两年。更重要的是,出国申请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只要选校得当,基本可以顺利入学。
通过对比,鸷忱认为留学能够节省两年的时间,这两年可以用来工作或进一步深造。与此同时她也研究了雅思老师的薪资,发现其年薪在大城市可达15万元。
“三年下来,学费不就挣回来了吗?”当时是这样想的。尽管现在回头看,实际收入可能不如预期,但她理解当时的自己无法预见所有细节。
关于保研,鸷忱也曾认真考虑过。如果想保到顶尖高校,绩点需要达到92分以上。然而,成绩突破某个临界点后,提升将变得异常困难。
她在衡量后,决定将成绩维持在88到90之间,这样可以有更多时间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最终,鸷忱决定出国。
如今再回顾当时的选择,鸷忱坦言,这个决定表面上看似很果断,但实际上准备和考虑并不充分。
“如果再让我选择,我可能会在本科毕业后gap一年,再决定是否出国。”
2
择校和专业,孰轻孰重?
鸷忱认为,在出国留学的规划中,即使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无需过于焦虑。
首先可以从大方向入手:是打算继续读博,还是以就业为目标?如果选择就业,学校排名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人文学科这类缺乏硬技能的专业。一些企业在筛选简历时,会参考QS排名的前50、100或200。
判断自己学校定位的方法也很简单。学姐建议,可以利用小红书、寄托天下等平台,搜索他人分享的申请经验和背景信息,与自己的情况进行对比,或者可以发帖询问,让网友给出建议。尽管回复中可能夹杂中介的推广信息,但也能借此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对于那些计划从纯人文学科转向商科或数据分析专业的人,学姐提到排名的影响相对较小。即便学校排名不高,这些专业的就业市场通常更广阔,毕业后的收入,可能会超过名校的传统人文学科。因此,择校时更应关注专业的实际回报和自身的职业规划。
如果目标是读博,择校就需要更谨慎。她强调,应该深入了解目标院校的学术特色、课程设置和导师研究方向。如果选择中介,也要挑选专业度较高的团队,否则就得自己做足功课。
学姐建议,可以制作一份详细的表格,记录学校信息、感兴趣的课程和导师、申请时间节点、材料要求等内容。尤其是课程和导师部分,需要具体清晰,避免仅凭大致印象做出决定。
在选课时,深入思考课程的学术内容和研究方向,自问是否愿意长期投入其中。无论是为硕士毕业论文做准备,还是为申请博士撰写文书,这些提前的思考都能帮助明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目标。
鸷忱还建议可以提前学一些基本的学术技能。比如下面这张图,就是学姐刚读研时罗列的部分问题,而现在正在跟宇凡、金雯老师以及其他互联网伙伴进行深入学习。
鸷忱提到,其实大部分学生申请时都是一头雾水,没怎么接受过学术训练。只要这些能够做好,就已经能超越99%的大学生。
因此,出国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选择课程还是学校。
3
留学在外,社恐如何社交?
学姐坦言,自己没有系统总结过与人交往的方法论,但有几个核心原则适用于所有人。这些原则包括边界感、同理心以及对人格差异的尊重。
虽然这些词听起来简单,但很多人在具体交往中往往会忽略。比如人们容易以己度人,认为自己认同的价值观也适用于他人。然而,意识到每个人的追求和观点不同,就能避免这种投射。
另一个重要原则是边界感。交往应循序渐进,避免交浅言深,在处理负面情绪时,需要明确对方是寻求帮助还是单纯发泄,注重在表达中维护自己的边界。
尽管学姐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制定具体的交往策略,但相信自己喜欢的人往往会与自己有某些相似点。即便大家不太擅长社交,也能建立深厚的关系。
鸷忱还分享了一个与导师相处的故事:“和导师吃饭,表现得很局促。你敢想象吗?他给我倒了3次水,添了8次菜,关了一次窗户,最后还付了饭钱。这样看来我好像踩了所有社交上的坑,但他依然很喜欢我,那肯定说明我做对了一些事。”
“如果你天生内向,能量也不多,其实没必要强行改变自己的性格或行为模式。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内向不会影响你被喜欢、交朋友或获得资源。反而,很多时候,我就是在这种手足无措、难以描述的窘境中,被人喜欢的。并不是只有表现出阳光开朗、圆滑老道、精力充沛的人才会受到偏爱。”
人文学科领域尤其如此。很多有成就的老师本身也不太信奉“正能量”那套,反而对那些过于圆滑,想从ta身上得到点什么的学生保持警惕。和这样的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尊重和真诚,把对方当作一个真实的人去对待,反而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
“当你意识到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沟通方式也会不同。”小时候我们曾被灌输这样一种普遍观点:如果不主动社交,或者因为社恐错失机会,就会失败。但每个人的个性和沟通方式不同,没必要强迫自己改变天性。除非你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伤害,才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在没有办法自然而然“向上社交”的时候,先尽一切可能提升自己的水平,并多多输出,把自己的能力以可见的方式记录下来。比如发在社交媒体上或建立个人网站,这些都是建立自己在社会层面的信誉的方式,对社恐很友好。
4
如何迈出情绪低谷?
“情绪低谷”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能由学习、事业、人际关系或认知崩塌等多种因素引发,每个人的触发点和振作方式都不尽相同。然而,鸷忱强调,比情绪低谷本身更可怕的,是我们对其的恐惧和自我施压。
许多人在低谷时会自责,甚至认为自己“完了”。但这种自我PUA的思维比情绪低谷本身更消耗精力。鸷忱提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The curious paradox is that when I accept myself just as I am, then I can change.”(奇怪的悖论是,当我接受真实的自己时,我就能改变)。 自我宽容是改变的前提。
面对学业困难,学姐建议暂时跳过现状,重新思考自己的目标,并逐步落实行动。即使情绪低落,也可以从小事做起,不必急于与他人比较进度。关键在于扎实吸收知识,而非在焦虑中追赶进度,通过这种方式,信心会逐步回归。
与此同时,思想的重塑也可以推动行为的改变。比如假设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人,会自然对周围的好事物产生兴趣,主动探索,与有趣的人交流,无论在线下还是线上,都能获得启发。鸷忱就分享了自己受到孤阅创始人葛旭的影响,正是这种接触丰富了她的视野。
5
人生本就是旷野
鸷忱提到了一种“不要太本分”的心态。
传统观念中,我们常被教导要“本分”,但这种内化的束缚会限制我们的知识和想象力。比如第一次看展,或第一次使用知识管理工具时,我们可能会自问:“我有必要这么折腾吗?”这种思维,会阻碍我们尝试新领域。
以人文科生为例,许多人认为AI等新技术与自己无关,不愿费力了解。学姐觉得,这种态度就会限制自身发展,技术的潜力往往在尝试中显现,而探索新领域还能帮助我们发现事物间的关联。
跨学科学习带来的意外收获,往往还能为本专业研究提供新视角。而对于出国,她认为,经济状况并非决定因素。
她的一些朋友在东南亚或东欧,选择低成本生活,这样即使家境一般,也能通过规划实现全球化生活方式。这种经验打破了“出国是有钱人专属”的刻板印象。
而在路上遇见的一些新鲜的见闻,不仅可以成为做博主的素材,还能通过与当地人交流挖掘其他商业机会。这样的机会无处不在,仅靠思考无法捕捉,只有亲身去做、去接触,才能发现可能性。
“不要被‘本分’的心态束缚啊”,鸷忱笑着说。一旦放下功利心,单纯去做有趣的事情,机会便会自然浮现,那些所谓的世俗成就,其实只是探索过程中的副产品。
如果一味追求这些成就,反而可能错失更有意义的东西,那些看似主流、稳妥的追求,未必能带来真正的突破。
回首过往,学姐坦言自己并非一个有很多亮眼头衔的人,也没有许多看起来精英的经历,但谁说普通人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熠熠发光?也许多进行非功利的探索,摆脱传统观念中的“本分”,勇于尝试,我们才能在人生旅途中获得更多的可能。
文 | 陈佳薇
编辑 | 杨雁晴
APPLY NOW!
更多项目申请及奖学金详情,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项目官方网站
https://tiltingfutures.org/program/
项目申请链接
https://apply.tiltingfutures.org/apply/
Tilting Futures 翘动未来创立于2008年,是专注于青年领导力赋能的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目前开放申请的行动实验室(Take Action Lab)项目,旨在通过一流的学术与实践项目,联接世界创新与变革领导者,培养新一代世界青年领袖以共同应对包括气候变化、疾病预防、改善教育和消除贫困等在内的全球性挑战。行动实验室项目周期为四个月,通过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当地组织和社区的实地实习与实践,系统学习如何解决真实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Tilting Futures 与上百家慈善基金会及组织和个人保持紧密合作,为所有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申请人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
点击查看更多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