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风采录 | 淄博六中“青蓝工程”结对活动成长故事展播(第三期)

文摘   2024-11-20 19:30   山东  


按 语


为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做好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经验传承,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自2020年起,淄博六中坚持实施“青蓝工程”结对活动。该项工作实施以来效果显著,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他们有的已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淄博六中推出“青蓝风采录”栏目,共同领略名师示范引领风采,聆听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SUMMARY


2024

青蓝工程

本期师徒


徒弟简介

梅倩倩,淄博六中高中历史教师,中学二级教师,担任班主任及历史教学工作,曾获淄博六中“秋实杯”教学比赛青苗奖、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师傅简介

王立彬,淄博六中高中历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获淄博市优质课一等奖、淄博市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先进个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2024

青蓝工程

成长感悟


“青蓝工程”中最珍贵的莫过于师徒间的那份情谊与知识的传承。从学生时代到成长为一名教师,王老师就像航程的灯塔为我指明奋斗目标、照亮前行之路,他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倾囊相授,从教学方法到班级管理、从教育理念到师德修养,我认真观察、仔细揣摩,努力将这些宝贵财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风格。

实践出真知,反思促成长。每一次站上讲台,都是对自我能力的一次检验。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反思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力求让每一堂课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现这小目标的过程付出了诸多努力,但每当看到学生们眼中闪烁着探索和求知的光芒,一份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部分听课备课笔记-

师德为先,育人为本。学生正处在成长关键时期,个人品德塑造与学科知识学习同等重要,以王老师为榜样,我不断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关心学生在校表现、关注班级整体情况,从学科知识、学校活动、班级日常等方方面面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呵护每一个年轻的心灵。

-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当然,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备课、高效授课,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何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的不断出现,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也让我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与王老师沟通交流备课内容-

在跟随王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灵活的教学方法。我将继续跟随王老师的脚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

青蓝工程

教研活动回顾


01

课堂实录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分)


【导入新课】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国将亡,听于神。 ——《左传》

分析材料,为何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以问题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变之因: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材料:春秋时期,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此后诸侯纷争不断。

材料: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史称“三家分晋”。

材料:战国初年,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史称“田氏代齐”。

任务: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分析春秋战国的政治变化。

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史记》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左传》

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

比较以上地图及材料,你能提炼出哪些历史信息?

春秋时期特点:王室衰微,礼乐崩坏,诸侯争霸(尊王攘夷)。

战国时期特点: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局部统一,政权数量减少;战国时各国兴建长城;民族交融加深。

二、变之因:铁犁牛耕——经济大发展

三、变之思:百家争鸣

材料:国家内忧……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孝公招贤令》

材料:《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小组活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从经济、政治、阶级、文化角度)

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破坏。

③阶级上:士阶层活跃并倍受重视,学术环境宽松。

④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通过预习课本,完成表格完成对诸子百家具体主张的学习。

归纳:战国时期主要学派代表及其思想,并总结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意义。

①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③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课堂小结】  

社会大转型——大变革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宗法制破坏;权力下移,诸侯势力崛起,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民族: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

经济: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

阶级:奴隶主贵族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变法运动兴起。

思想文化:私学兴起,由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士阶层活跃,百家争鸣。


02

教学心得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极具吸引力的课题。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变化。

历史背景的重要性:在讲解诸侯纷争之前,必须先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周王室的衰微、礼乐制度的崩溃、各诸侯国势力的崛起。通过时间轴、地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框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变法运动的深度剖析:变法运动是本课的重点,需要细致分析秦国商鞅变法,引导学生思考变法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如领导者的决心、民众的支持度、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等。同时,鼓励学生探讨变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结合史料与文献:直接引用《史记》《左传》等古籍中的原文,让学生接触第一手资料,感受历史的魅力。通过分析史料,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政治斗争及变法思想,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史料解读能力。

跨学科融合:尝试将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古文阅读)、地理(春秋战国地图分析)等学科相结合、进行跨学科教学。这种融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升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文字|梅倩倩

组稿 | 苏健

编辑|宋昕

审核 | 程作栋  张苏玲


淄博六中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始建于1897年,原名“光被中学”,是淄博市唯一一所百年中学,也是山东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山东省首批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首批山东省文明校园、首批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改革开放30年淄博最具影响力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