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语
为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做好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经验传承,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自2020年起,淄博六中坚持实施“青蓝工程”结对活动。该项工作实施以来效果显著,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他们有的已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淄博六中推出“青蓝风采录”栏目,共同领略名师示范引领风采,聆听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2024·青蓝工程
本期师徒
徒弟简介
杨卫雪,淄博六中高中化学教师,中学中级二级教师。2022年参加工作至今,曾获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化学同课异构比赛二等奖。
师傅简介
董乃金,淄博六中高中化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2016年9月到六中工作至今,认真工作,踏实努力,曾获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周村区教学先进个人、校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2024·青蓝工程
成长感悟
“青蓝工程”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起了一座桥梁,加入六中化学教研组这个有爱的团队后,我有幸与董乃金老师结为师徒,从此,我在教学之路上有了一位卓越的引路人。
董老师专业知识深厚、教学理论扎实,课堂管理经验更是独到且丰富,认真观摩学习董老师的课堂教学,使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工作中展现出的那份认真与严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和影响着我。面对我不时“冒出”的各种困惑,看上去有些“严肃”的师傅总是耐心解答,同时将他总结出的经验传授于我。他的指导与帮助,让我逐渐摆脱了初当教师和初管班级时的畏手畏脚,我逐渐开始放下包袱,思考总结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在这个不断学习精进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神圣责任,更加主动、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伟大的事业中。
在董老师的悉心帮助与耐心引导下,我收获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更从他的身上学到了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在备课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更为高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我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向董老师看齐,对学生做到严慈相济、认真负责,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学生思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在努力奔跑的同时,董老师还总时不时提醒我要注重总结反思、自我审视、持续充电,“想要给予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他总是对我反复叮嘱。以董老师为“镜”,我照见了自身诸多不足,更加认真地对待每次培训学习、教研活动的机会,积极与教研组的老师们敞开心扉、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了“青蓝工程”这样高效的学习与成长平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董老师一直全力支持与无私帮助着我,未来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他们的发展多样性,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快速成长。
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我们坚定地走在教育道路上。学生是我工作的原动力,无论面临何种挑战,我都将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只要坚持不懈地用实际行动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帮助学生们看向更广阔的世界、奔向更美好的末来!
2024·青蓝工程
教研活动回顾
01 课堂实录
02 教学心得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中的重要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学习的始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材内容首先通过复习初中所学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重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进而理解其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为学生后续学习金属的冶炼和防护、化学电源、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等奠定基础。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但主要局限于从得失氧的角度来理解。进入高中后,学生需要逐步过渡到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由于学生之间的化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理解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等抽象概念时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氧化还原反应观念。
文字|杨卫雪
组稿 | 苏健
编辑|宋昕
审核 | 程作栋 张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