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夸出抑郁症?这3句话不是鼓励,而是捧杀,太多父母中招了

教育   2025-01-12 20:40   安徽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并不是所有的鼓励,都能温暖孩子的灵魂。

真正滋养孩子的话,都是出于接纳,止于期待。

——鹿妈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女儿派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想进985、211,一定要从小学就开始布局

只要选对路径,普娃也能逆袭

1月16日上午9:00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我邀请到编程规划专家朱城意老师

硬核分享2025年升学路径规划

帮你抹平“信息差”,低分也能上名校

▽▽▽

作者 | 窈窕妈妈

来源 | 窈窕妈妈(ID:iiimum)

这两天,可把邻居愁坏了。

她说,孩子学习一直很努力,可最近突然躺平了。
从没打击过孩子,还经常夸奖他,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后来,和邻居聊了聊,发现问题恰恰出现在“夸奖”上。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奉行“鼓励式教育”。
认为越夸奖孩子,他们就越自信、优秀。
从罗森塔尔效应来看,这也有理可循。
但现实是,并不是所有的称赞,都能温暖孩子的灵魂。
某些看似鼓励的话,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打击。

“只要你想,就一定能做到。”

这句话表面上听起来,好像是父母对孩子能力的信任和肯定。
其实背后隐藏的,是父母对孩子“理想化”的投射。
电影《垫底辣妹》中,男生玲司本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可上了高中之后,便沉迷游戏,无心学习了。
无奈之下,妈妈把他送到了“课外补习班”。
坪田老师在接待这对母子的时候,是一脸的疑惑。
一边是焦虑不已,紧张兮兮的妈妈,另一边是狂打游戏机,完全摆烂的孩子。
为什么玲司对妈妈的情绪,可以如此的不在乎,甚至有些反感呢?
通过沟通,坪田老师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原来,玲司一家三代都是律师。
爸爸希望玲司能和自己一样,考取名校,将来也成为一名律师。
“这孩子很聪明的,只要他想做,一定能做到的。”
老师听到这句话后,立刻就打断了谈话。
“玲司妈妈,只要做就能做到,这句话是不好的。
假设玲司做了却没做好的话,就是证明自己无能了,孩子会越来越消极了。”
其实,父母对孩子赋予过高的信心和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恋”情结
——我这么优秀,我的孩子肯定也不会差。
龙生龙,凤生凤,这不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吗?
其实我和孩子相处时,也会有美化滤镜,幻想孩子将来能比我优秀。
当然,一部分原因是,我真的希望他将来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的:
孩子不优秀,不是从侧面印证了我的无能吗?
所以,我们会无意识地拔高对孩子的期待值。
事实上,孩子和父母一样,也是讨厌无能感的:万一努力了,还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呢?
为了逃避这种感觉,孩子往往会选择什么都不做。
就像“超限效应”所说的一样:
如果家长过度表扬孩子,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好,反而会让孩子反感,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父母说这句话的初心,其实是想鼓励孩子更进一步。
但可能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泼了盆冷水。
之前看到一个心理咨询师分享的案例。
初中女孩小晗,好几次因为呼吸性碱中毒在考试中昏迷。
医生判断可能是过度紧张导致的,于是建议妈妈带小晗去看心理科。
果不其然,经过诊断,女孩不仅有重度焦虑,还伴有抑郁情绪。
不过,小晗妈妈不断强调,对孩子一直是鼓励式教育,怎么会有心理问题?
后来,咨询师单独和小晗聊天时,才发现了根源所在。
小晗说,我现在一想到数学,就特别紧张,根本办法应付考试。
原来,数学一直是小晗的短板科目。有一次因为题目比较简单,她考了95分。
父母很开心,便鼓励她说:我相信,你下次会考得更好。
可小晗听到这句话,并没有感到开心,反而开始害怕数学考试了。
她担心下一次,不能比这次更好。结果,越紧张,越考不好,状态越老越差,陷入了恶性循环。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向父母“炫耀”自己的小成绩,小成就,是希望得到父母当下的肯定。
而父母对“下一次”的期待,在孩子的眼里,便是对“这一次”的否定。
——因为这次的成绩不够好,所以下一次要更好。
这种类似的鼓励,本质上是父母在不断提高,判断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
孩子总是无法在当下获得认同感。
久而久之,孩子便会滋生出一种潜意识:我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
孩子感觉当下的自己是羞耻的,对未来的自己又是焦虑的。
这种焦虑感,就像我们必须要完成领导布置的kpi一样。
毕竟,没有人能保证下一次,肯定能比这次好。
这种鼓励,更像是在强行施压。

“和xxx比,你已经很优秀了。”

前几天,我带孩子参加了“儿童诗词大会”比赛。
有个6岁的男孩,一路披襟斩棘,拿到了第二名,第一名是个10岁的女孩。
这个成绩,对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很优秀了。
可是,这个男孩从领奖台下来以后,一脸的不高兴,奖状也在手里攥得皱巴巴的。
没一会儿,孩子爸爸过来了。
他完全没有责怪孩子,而是安慰道:“哎呀,没事的,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可接着又指着另一个孩子说:
“你看他,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你可比他优秀多了。”
一开始,我还奇怪,孩子这么小,怎么好胜心这么强?
听到爸爸的话,我大概明白了。
他对孩子的教育,可能偏向于“比较式鼓励”。
有的父母喜欢拿孩子跟更优秀的比,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
所以,有些父母就另辟蹊径,反向思维:
——那跟差的比,是不是能培养孩子的自信?
我的答案是,不能。
这样做往往只能激发孩子的自负心、竞争欲,很难让孩子获得真正的自信。
为什么呢?
因为自信是内心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它不是通过比较得来的。
即使跟差的比,也会给孩子植入一种观念:
我的价值,是在与他人竞争中产生的。我好,是因为我比别人强。
如此一来,孩子就会一直想要通过“打败”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且好胜心过强,很容易引起敌对心态,以及对他人的“恨意”。
毕竟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我”更好,更优秀。
孩子会非常排斥和更优秀的人交往,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嫉妒和自卑。
而且,在“比较式鼓励”下成长的孩子,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可能会存在“看不起”的心态。长大后,也就更容易成为那种鄙视弱者,缺乏同情心的人。
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鼓励孩子呢?
心理学有一个观点,孩子的根本需求是归属感,他们要在父母这里确保自己的独特性。
也就是说,孩子需要父母看到当下的、真实的自己。
对孩子来说,父母最有效的鼓励是,肯定他的个体价值,而不与他人、环
境做比较。
那么,我们拿上面的反例,来做一个正确的示范,比如:

把“只要你想,就一定做得到。” 

换成:

如果你想的话,可以尝试一下,成败都是经验,爸妈永远是你的后盾。


把“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的更好。” 

换成:

我们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进步,爸妈很为你感到骄傲。


把“和xxx比,你已经很优秀了。” 

换成:

在爸妈心中,无论你的成绩如何,你都是独一无二的。

归根结底,我们既然要鼓励孩子,那肯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而不是把自己的期待,看似隐形地加进去。
因此,我们在言语前,或许可以先想一下:
这到底是在鼓励孩子,还是想给我们自己一些心理安慰?
如果是后者,那我们可以用这条原则来调整思路:
父母要让孩子认知到自己的价值,这无需通过他人的肯定、评价,才得以存在。
最后,点亮「在看」吧,我想用书中的一段话,为孩子们说一句: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

*来源:窈窕妈妈(ID:iiimum),有两个逗比孩子的二胎妈妈,用漫画和文字,分享海量育儿知识、解读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万妈妈和孩子的成长。*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