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国际来看,商业银行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的主要方法有存量信贷资产转让、信贷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核销处置三种
作者|唐建伟「交通银行」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21期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明确要求。从长远来看,盘活存量信贷资金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意义重大。从国际来看,商业银行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的主要方法有存量信贷资产转让、信贷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核销处置三种。考虑到美国在这几方面发展都比较成熟且有相应市场数据,本文重点介绍这三种方式在美国发展的历程和相关经验,以此为我国提供借鉴。
信贷资产转让
标准化市场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银团贷款份额,通常由美国银团贷款与交易协会(Loan Syndications and Trading Association,LSTA)负责贷款合同及转让条款制定,具体的交易则主要由以银行为主的经纪商撮合完成。市场主要的参与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中小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对冲基金等。不同市场主体参与银团贷款交易市场的动机有所不同。商业银行中的大型银行更多作为贷款的出售者参与交易,通过贷款交易(Loan Trading)能够实现资产洁净出表,达到节省资本计提的目的。目前美国的银团贷款中有98%都采用债权直接转让的交易模式进行。而中小银行和投资银行则是银团贷款的主要购买者,它们买入优质银团贷款主要是为了实现资产的快速投放和获取相关收益。而对于参与贷款交易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言,杠杆银团贷款兼具高收益以及一定风险保障的特征,同时通过担保贷款凭证(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s,CLOs)等结构化设计,也能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匹配对应产品,从而提升市场流动性。从当前美国CLO市场收益来看,从最优先级的AAA级到BB级,总回报率在8%~25%、收益率在6%~15%,远高于一般债券和理财的收益率,整体上对投资者而言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18年以来,美国银团贷款的年均交易规模超过7000亿美元,约占同期银团贷款投放规模的三成。
在非标准化市场中,交易对象为单笔或打包的双边贷款,与标准化市场相比,双边贷款在利率、期限、担保方式和履约机制等方面更灵活,因此缺乏统一的交易市场和转让机制,大多通过第三方贷款经纪商平台撮合或银行之间自主协商进行交易。市场参与主体主要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作为双边贷款的贷款人,参与双边贷款转让市场更多是单向的贷款出售(Loan Sales),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资产的完全出表——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140号和第65号报表中的特殊条款的会计处理要求,允许商业银行将出售的贷款记录为销售,并在会计账簿中扣除,无须再继续计提资本。而资产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参与双边贷款市场的主要目的则是看中了相关贷款背后的抵押资产处置可能带来的高收益。美国商业地产高度发达,在双边贷款转让市场中,商业地产类贷款的交易规模最大。商业地产类贷款往往具有充足的抵押物,与贷款本身的现金流相比,潜在投资者更关注贷款对应的抵押物价值,以及债转股所形成的股权资产,再加上双边贷款转让市场上交易标的正在逐渐由不良贷款为主转向正常贷款为主,基金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更希望通过二级市场折价买入相关贷款来实现更高的综合收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前后,美国银行业机构主导的双边贷款转让市场年交易规模在1000亿美元左右,约是同期银团贷款交易量的12%。
信贷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银行贷款通过证券化手段出表进入资本市场,从而帮助银行腾挪出更多资产端资源进一步开展信贷投放。2013~2022年,美国的商业银行通过发行MBS和ABS,年均实现近4500亿美元的信贷资产出表,每年美国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化流转出表的规模约是商业银行当年年末贷款余额的5%左右,要高于每年商业银行贷款的增量规模。另一方面,通过资产证券化也能降低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资本占用。美国监管当局公布的ABS发行规则明确,商业银行发行ABS需要自持发行总规模5%以上的份额,以确保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持一致。从发行实践来看,商业银行发行并持有的优先级资产约占ABS发行金额(含本息)的20%~30%。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直接持有信贷资产的风险权重为100%,而通过发行ABS(假设将全部信贷资产发行ABS,并持有30%的A-级资产)所对应的风险加权资产仅为发行ABS前银行全额自持风险加权资产的15%。
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之所以发展良好,除了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等基础资产规模庞大、资产质量整体稳定、贷款文件标准化程度高等原因之外,美国的相关法律和税收制度比较完善也是主要原因,特别是在“真实出售”的实质性认定、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增级制度和SPV免税体的设计等方面。
不良资产处置
20世纪80年代储贷危机下美国通过设立重组托管公司(RTC)与“好—坏银行”模式处置不良资产。20世纪80年代,美国废除Q条例、实行利率市场化,储贷机构(包含信用社与储蓄银行两类金融机构)由于存贷款利率倒挂、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等问题,不良资产逐步积累、大量储贷机构破产——1980~1994年破产倒闭机构的资产总额达9236亿美元,占同期银行与储贷机构资产的比例为20%。1989年美国审议撤销联邦储贷保险公司,与此同时新设三大机构:一是储贷机构保险基金(SAIF),处理美国储贷保险公司剩余的资产与负债;二是美国储蓄机构监督局(OTS),负责储贷机构的注册登记;三是重组托管公司(RTC),专门负责接管与处置破产银行与储贷机构的不良资产,以获取最大的净值回报、尽可能减少对资本市场与地产行业的冲击。经过5年高效运营,RTC基本完成其使命,将不良贷款率降低至2.5%以下,并于1994完成不良资产清理任务后自行关闭。
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也纷纷展开自救,一方面增提坏账准备金,针对次级、可疑、损失的不良贷款分别计提20%、50%、100%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并且明确规定坏账准备金只能用于冲销坏账损失、不可挪作他用;另一方面采取“好—坏银行”模式,将不良资产从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将其划分给单独成立的子银行,母银行因此成为资产优良且资本充足的好银行,子银行成为坏银行,专职管理与处置不良资产。此举有利于降低银行的不良率,减弱不良资产对银行本身的冲击以及风险的传染。与此同时进行银行间并购,并购后银行实力增强以减弱不良资产风险。
2008年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推出问题资产救助方案(TARP)并实行公私合营投资计划(PPIP)来化解不良资产。在PPIP中,美国财政部与投资者按照各50%比例出资共同组建公私投资基金(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Fund,PPIF),用于收购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购买初始信用级别为AAA级的抵押担保问题债券,形成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新经验。
借鉴与启示
一是继续完善相关制度,提升不良资产转让规模。不良资产转让虽然对商业银行当期利润表现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可以提升银行的资产质量、释放信贷资源。2022年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指导意见》,其中一大改革亮点是将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转让扩围至风险资产,允许资产质量恶化前及时转让出表。未来随着监管部门持续疏通不良资产处置渠道,AMC可承接的不良资产规模还可能继续大幅提升。
二是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围上量。目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中长期贷款约占三分之二,将这部分长期占用的金融资源盘活投放到其他重点支持领域,既能有效促进资金循环,提升资金的周转效率,也能有效节约银行在信贷投放中的资本占用,在不扩张资产负债表的前提下解决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和部分领域过于集中的问题。当前,我国ABS市场整体维持稳健发展态势,在盘活存量资产、发展普惠金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政策一方面要推动提升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审批和发行效率,活跃二级市场交易流通;另一方面建议适度扩大基础资产范围,鼓励发行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三农”等领域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升银行支持重点领域的激励作用。鉴于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成熟度还不高,短期内以证券化方式盘活信贷资产的规模可能不大。从底层标的来看,银行出售收益较高类型的信贷资产的意愿也不强,而对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的节奏可能相对较快。
三是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商业银行一直是地方专项债券和城投债券等地方债务的主要资金提供者。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累积,大量银行资金沉积在地方债务中,所以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的重组和化解也是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的重要手段。随着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严控债务增量,部分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会被逐步偿还。通过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等方式,释放出沉淀在隐性债务中的银行信贷资源,重新投入国家重点支持鼓励的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达到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的目的。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明确未来要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同时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两项政策的实施,无疑将增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参与推动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能力和积极性。
四是聚焦“五篇大文章”,提升存量贷款收回转贷的效率与质量。从近几年银行贷款结构的变化来看,新基建、制造业、普惠小微和绿色贷款等具有政策导向的新兴产业领域新增贷款已占新增贷款的绝大部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银行未来将继续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将资金更多分配到以上新领域中来,从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责任编辑 纪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