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兴业消费金融”)新任董事长戴叙贤、总裁刘庆华的任职资格批复,悄然挂上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
就此,两人正式走马上任,兴业消费金融也业界罕见地完成了董事长和总裁、这两大高管职位的同时更替。
兴业消费金融,于2014年12月在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改革试验区正式成立,是首家由股份制商业银行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也是2014年1月国内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试点后成立的首家公司。
在兴业消费金融的主要股东中,除兴业银行控股66%外;主要是泉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占股24%;此外,福诚(中国)有限公司、特步(中国)有限公司也均持有5%的股份。
经过多年发展后,据兴业银行半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6月末,兴业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已达53.20亿元,总资产726.51 亿元,所有者权益115.62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88 亿元、归母净利润2.77 亿元。
同时从规模来看,兴业消费金融也已在业界具有相当地位。根据Wind数据,以2023年末的总资产计,兴业消费金融已仅次于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一众同业中排名第2。
2023年末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一览
单位:亿元;基础数据来源:Wind
由于行业性质问题,新任董事长戴叙贤、总裁刘庆华的公开资料相对不多。
只知新任董事长戴叙贤,曾担任兴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的副行长;后于2017年调至总行担任私人银行部总经理;本次正式出任、作为兴业银行控股子公司的兴业消费金融董事长。
注:上图为兴业消费金融新任董事长戴叙贤。
而新任总裁刘庆华,早年曾担任兴业银行南宁分行副行长;后于2021年10月,出任兴业银行海口分行行长;本次则与戴叙贤“搭档”,正式出任兴业消费金融总裁。
注:上图为兴业消费金融新任总裁刘庆华。
兴业消费金融的原董事长郑海清、原总裁林春,也均是兴业银行出身;本次罕见的两大高管职位同时更替,或与兴业消费金融的经营恶化不无关系。
在新任董事长戴叙贤、总裁刘庆华“搭档”上任后,如何解决兴业消费金融的资产质量问题将是上任后的关键。
兴业消费金融历年营收利润情况走势一览
单位:亿元;基础数据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兴业消费金融仅以规模而论,已在同业中排名靠前;但在多年的发展中,“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却愈发明显。
2018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24.4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12亿元,后者占比为20.92%;而到了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1.7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55亿元,后者占比下降为16.60%。
如果在公司初创时期,考虑到各项一次性开支的“铺开”,“增收不增利”还情有可原,如2015年该行营业收入为1.51亿元,归母净利润就为-0.49亿元;但在多年的发展后,该问题的凸显就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事实上,正是资产质量问题,拖累了兴业消费金融近年来的利润低迷。2023年开始,该问题的进一步凸显,或是促使做为控股股东的兴业银行,同时更替两高管职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上,2023年度该公司的营业收入111.75亿元,同比2022年度的101.35亿元增加了10.40亿元,增速10.26%;而归母净利润为18.55亿元,同比2022年度的24.93亿元反而减少了6.38亿元,降幅高达25.59%。
而到了2024年,趋势进一步恶化,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开始出现“双降”。根据兴业银行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营业收入为51.88亿元,同比去年的55.37亿元,也出现了3.49亿元的下降,降幅6.30%;而归母净利润为2.77亿元,同比去年的12.64亿元,更是下降了9.87亿元,降幅高达78.09%!
在这种局势下,本次罕见地同时更替两主要高管职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营业收入的小幅下滑,或许有市场外部因素;但归母净利润高达78.09%的降幅则大概率是严重的经营管理问题所致。事实上,正是该行资产质量问题的爆发,使得“信用减值损失”等“营业支出”明显增加,才导致公司的利润被不断侵蚀。
仅从公开的年度数据来看,2023年度的“营业支出”从2022年度的68.51亿元增至87.68亿元,增长19.17亿元,同比增幅27.98%;而其中的“信用减值损失”就从42.80亿元增至66.05亿元,增长23.25亿元,同比增幅54.32%!
现在看来,可能是兴业消费金融在早年的“爆发式”增长中,没有同步把好资产质量关,才导致了目前的困局。目前公司的规模已是业内靠前,新任董事长戴叙贤、总裁刘庆华“搭档”上任后,如何解决资产质量问题将是后续关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