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额尔古纳河右岸》
循自然之息 感文明之温
2008年获评第七届矛盾文学奖
在阅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后,我被这部作品深深打动。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民族的灵魂,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颂歌。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让我对鄂温克族的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民族精神的坚韧、生命的尊严以及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的思考。
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书中,迟子建以一位鄂温克族老人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而居,与自然同悲喜。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平等和尊重的。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保护环境、尊重生态平衡是每个人的责任。鄂温克族人的生活方式,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思,也是对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一种实践。
民族精神的坚韧与不屈
《额尔古纳河右岸》展现了鄂温克族人在面对严寒、猛兽、瘟疫以及外来侵略和文化冲击时的顽强生存。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民族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性,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保持坚韧和希望,就总有生存和繁荣的可能。鄂温克族人的故事,是对人类生存意志的一种赞颂,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
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哲学
书中对死亡的描述平静而深刻,每个人物的离去都伴随着对生命尊严的深刻思考。鄂温克人对死亡的态度,让我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和死亡的意义。他们相信生死轮回,对死亡的接受和尊重,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哲学思考,是对现代文明中对死亡的回避和恐惧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深刻探索。
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对鄂温克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对其文化的传承。书中详细描绘了鄂温克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书中也展示了随着时代变迁,这些文化如何受到冲击和改变,引发了我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思考。鄂温克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瑰宝,它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对一个民族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在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过程中,我不禁对现代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鄂温克族人的生活方式,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生活,是对现代文明中物质追求和环境破坏的一种批判。这种批判,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保持我们的精神家园。
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与理解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他们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却也充满了爱和希望。这些故事,让我对个体命运有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理解。这种同情和理解,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一种体现,也是对人类精神的一种颂歌。
总的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了解了鄂温克族的历史和文化,更让我对自然、生命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尊重。这本书是对人类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宝贵贡献,也是对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触动和启示。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自然的爱、对生命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都是我们作为人类应该坚守的价值观。
供稿单位:国网泰兴市供电公司
作者:张毓琳
责任编辑:杨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