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错过,愿你别蹉跎

文摘   2024-11-06 12:02   宁夏  


它是英国作家大卫·尼克斯的第二部小说。

大卫·尼克斯本人,也是一位很具传奇色彩的作家。

他做过音乐剧编辑、演员,后来才成为专业作家。小说处女作Starter for Ten名列2004年“理查与茱蒂”俱乐部选书第一名,2006年被改编成电影。

而第二部小说《一天》,则受到了美国制片人青睐,被改编拍摄为一部好莱坞爱情片,曾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讨论。

而小说的成绩较之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年刚一上市,便以“浪漫情怀”席卷整个欧洲,仅在英国销售便超过110万册, 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其风头甚至盖过《失落的秘符》《暮光之城》,坐稳英国年度小说榜第一把交椅,还把英国《卫报》“年度图书”、《ELLE》杂志“夏季好书”、“理查与茱蒂”俱乐部选书、 “世界读书夜”选书等奖项收入囊中,《泰晤士报》《镜报》《卫报》《独立报》等媒体也对其强力推荐。

成绩斐然的背后,是作者的精心布局与故事构思:“前期需要很长的准备过程,就像完成一幅拼图。我必须想好那么多个7月15日那天发生的事。”

他用一个特定日子来纵向连接男女主角将近20年的悲欢离合,又用那一天的活动、言行来横向交待各自的境遇发展。

这种叙述风格是罕见却精巧的。

下面,我们就穿越时空,从1988年的那一天说起吧——


这个故事,开始于一个女生的暗恋。

1984年,大一女生爱玛在一场派对上,对男生德克斯特一见钟情。

往后的四年,她一直处于恋爱空窗期,却也不曾主动靠近心上人,直到毕业离校前一晚,两人才阴差阳错地产生交集,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在离校的最后一天里,他们迅速成为好友。

但德克斯特对爱玛并不那么上心,见一个迷一个的他,也没打算把自己的余生拴在一个女人身上。而另一方面,他们20岁,正处在选择人生的紧要关头。

于是短暂交汇之后,两人很快各奔东西。

德克斯特去了罗马,在一家语言学校当老师,爱玛则回了老家。期间两人一直有联系。

父母希望爱玛安定下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然后嫁人生子,过循规蹈矩的日子。

可爱玛心里偏偏燃着一团火焰,作为一个拥有英语和历史双学位的优等双学士,她不甘心在小城里平庸一世。

她向往伦敦,她觉得自己可以征服伦敦,周旋于文学沙龙、组建乐队、摄制影片、写小说。

事实上,爱玛也曾将这一切付诸实践:她在乐队做过贝斯手;在一家另类的夜总会打过工,也写过小说,可惜两部都搁浅了。

后来,爱玛又应朋友之邀做了舞台剧演员。那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小剧团,经济效益糟糕,成员间却彼此勾心斗角,爱玛很快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三个月之后,关于热情、友情、社会价值感的高度理想主义便消失不见,她在舞台上浑浑噩噩地度日,满脑子只想去罗马,和德克斯特在一起。

在某次空场演出后,爱玛决意辞职而去。为了生计,她去了一家墨西哥餐厅当服务生,整日在奇怪的食物之间打转。

她常常在工作间隙中恍惚,不停追问自己:我过的是什么日子?

在那些庸碌灰暗的日子里,爱玛唯一的快乐是给德克斯特写信,用长长的文字来诉说自己的一切。

此时,她心心念念的德克斯特,却因为和女学生谈恋爱而被语言学校开除。

他游荡在印度,爱玛的困窘境遇令他心生怜惜,忽然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她,随即写下一封长信,邀请爱玛到印度来,到自己的身边来。

遗憾的是,那封信在德克斯特的约会中不慎遗失,爱玛始终未收到他的心意。

再次见面时,德克斯特已经是一名电视主持人。他得到伯乐赏识,迅速在媒体圈崛起,身边的女伴也走马灯似的换。

但爱玛依然是墨西哥餐厅里的服务员,虽然得到了升任经理的机会,但和德克斯特见面时,他下意识给的小费却让她痛苦至极,灵魂也仿佛流失了一小块。

他经历丰富,可她生活平淡,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远得再也容不下男女之情。

德克斯特却想方设法地劝说爱玛,希望她放弃餐厅工作,去从事自己真正想要从事的职业。他也试图让陷在生活沼泽里的爱玛振作起来,相信自己聪明、优秀而美丽。

最终,爱玛在德克斯特的劝说下摘掉大框眼镜而换上隐形眼镜,从外貌开始一点点找回自信。

两人的关系再度拉近,但多年前敞开的感情之窗已然关闭,爱玛打算坚守分寸安心做朋友,德克斯特却一再撩拨。

他许诺说:如果到了40岁,两人都还单身,他就娶爱玛为妻。



27岁时,爱玛终于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她从餐厅辞职,租了一套安静而有格调的单身公寓、买了一张名牌大床、得到一纸研究生文凭。她打算成为一名教师,教授英文和戏剧——都是她通晓而喜爱的。

生活慢慢步入正轨,曾经四处乱撞的姑娘渐渐柔软下来,开始过规律的日子,也开始了体面而正经的约会。

德克斯特却活成了全家人眼中的浪子。

不到29岁的他,已经是一个著名的电视主持人了,经常出入高档餐厅、穿价值不菲的名牌服装,生活的光鲜亮丽。

不过,他的节目散发着浓浓的低级趣味,他本人也放浪形骸游戏人间,常常和一群年轻人混在一起,通宵达旦地酗酒作乐,甚至吸食毒品。

这让他的父母很不齿。

母亲病重卧床,对这个离经叛道的儿子失望至极,一家人的关系也因此而剑拔弩张。

那天,德克斯特回家探望。他的表现很糟糕,令病床上的母亲不悦,也让父亲愤怒至极。

父亲没收了德克斯特的车,他灰溜溜坐火车回伦敦,忽然特别想见爱玛一面:对她倾吐心事,把自己的脆弱与不安都无所顾忌地表露出来。

他和爱玛之间从不谈风月,但却明白对方是自己最信赖也最依赖的人,有些情愫始终在蠢蠢欲动,却一直找不到个合适的时机来表达。

但德克斯特的电话晚了几秒钟,爱玛刚刚出门走到公共走廊,她赶着去约会,再一次错过了德克斯特的真情流露。

这样的阴错阳差,后来还发生过好几回。

爱玛和别人约会,错过了德克斯特的所有电话。他在黑夜中一遍接一遍地打,希望浮浮沉沉,最后却赌气似的转头叫了别人。

圣诞节时,母亲过世。对德克斯特来说,这不啻为一场大灾变。他觉得自己越来越依赖爱玛,可爱玛却变得忙碌而疏远。

她有了男朋友,也如愿当上教师,生活被许多事情密密麻麻地填充着,同时也陷入了两性相处的琐碎,情感生活如一团乱麻。

有时她也重拾梦想,写写小说什么的,可却下笔艰难,最后都不了了之。

这时,德克斯特遇到了职业困境。

他的主持水平遭到质疑,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刊登着批评甚至羞辱。

这些负面消息影响了他在直播时的发挥,以至于他看上去虚弱不安,有时甚至流露出恐惧,说错台词,对错镜头,表现得业余而笨拙。

当时,德克斯特特别希望爱玛能到现场来支持自己,如果她或母亲在场,他一定能秀出最好的自己。

遗憾的是,那天正逢爱玛指导学生首演《雾都孤儿》,她脱不开身,只能在收到德克斯特的鲜花后打去慰问鼓励的电话。

直播风波后,德克斯特却意外与救场女主播相恋,业务范围也拓展到了广告、配音、模特等领域,再度混得风生水起,赚得也盆满钵盈。

他们处在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上,经历完全不同的人生,各自的烦恼悲欢都不能共通。久而久之,相处便出了问题。

两人都看不惯彼此的生活方式和另一半,却又固执地保持着定期约会的习惯。因为他们都认定,对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最爱的人。

然而,他们的行为却不能受心灵控制。

爱玛看不惯德克斯特的颓废与颓唐,德克斯特则讨厌爱玛的“劳动人民”做派。两人的交谈常常夹枪带棒意有所指,每句话都像扎进对方心里的刀。

在某次话不投机的进餐中,两人唇枪舌剑,彼此都伤了心,从此分道扬镳不再往来。



30岁出头时,教师爱玛沦为校长的情妇。

她和那个生活粗糙酷爱耍宝的男友分了手,当时,男友正准备了戒指向她求婚。可她不想要那样的婚姻,接受就意味着妥协。

于是,校长乘虚而入。

开始时,爱玛觉得自己真的与校长相爱了。他是位热情、优秀、有原则的教师,眉目和善,逗乐也有一手。

但9个月过去后,兴奋已消退,爱玛开始对自己的处境产生尴尬之情,同时也心怀内疚,分手的想法也开始蠢蠢欲动。

可分手以后,这个中年男人渐渐露出油腻一面,不时以工作的名义给爱玛穿小鞋。

爱玛不甘在中学里平庸一世,又捡起了丢下的笔,开始地孜孜不倦地写小说、投稿,哪怕退稿信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摞。

她甚至联系了在出版社工作的同学打算走个后门,为了约见主编而缺席学校的会议,不料却被对方当作了应聘的保姆。

爱玛悲愤至极,心情跌到谷底,还因缺席会议而被校长冷嘲热讽。一怒之下,爱玛辞职不干,将所有精力都投向小说创作。

与此同时,德克斯特也丢了他的工作。

他主持的节目换了人,人们认为他傲慢而无趣,并不适合继续做节目。德克斯特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都开始江河日下。

职场失意的德克斯特,却在情场意外找到寄托——他遇见了自己真正想娶的姑娘。

一个长得像奥黛丽·赫本的正经女孩,出身于保守家庭,受过良好教育,是最理想的妻子人选。认识她后,德克斯特的心仿佛也安定了下来。

为了她,他戒掉酗酒、摒弃做作、检点行为,甚至在她家中主动洗碗,耐心应付她那难缠的双胞胎兄弟,以及挑剔的父母。

此时,他和爱玛已经两年没联系了。

闹翻的两人音讯全无,直到大学同学的结婚潮到来,才在他人的婚礼上冰释前嫌。

然而,爱玛等到的,却是德克斯特的结婚请柬。他将在七周后举行婚礼,因为未婚妻已经怀孕了。

爱玛强颜欢笑发出祝福,两人却忍不住在派对所在地的城堡外的迷宫里倾吐心声。到最后,德克斯特甚至想拉着爱玛往迷宫深处走,关掉手机、一起迷路,直到派对结束。

可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得不回到现实中去。

而现实中的德克斯特,已经是准爸爸准丈夫,是别人的男人了。



德克斯特的婚姻生活,与他的想象中相去甚远。

他彻底失业,主持人不做了、公司也宣告破产,生活充满了口角、私心和怒目而视,一天天的品出了贫贱夫妻的悲哀。

妻子希望他接受大学同学的建议,去对方手下谋一份职业,也好养家糊口。

开始时,德克斯特是抗拒的,他的骄傲和自尊,都不允许自己去为当年不如自己的同学打工。

可为了当个好父亲,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德克斯特妥协了。

于是,曾经小有名气的主持人沦为普通人,做着伺候顾客的工作,他清洗榨汁机、戴着发网做三明治、研磨咖啡。

有时候,会有顾客把他认出来,德克斯特总是一边工作一边安慰自己:“这样挺好,我安定下来了,我喜欢这里。”

他年纪渐长、身材渐胖,渐渐被生活磨去了锋芒与傲气。

但德克斯特并不知道,老同学肯施舍这份工作,是因为妻子做了他的地下情人。当德克斯特手忙脚乱地带孩子时,妻子正背着他,和他的老同学寻欢作乐。

所以,这段婚姻并没有持续太久。

两年后,妻子搬进老同学的豪宅。婚姻宣告解体,德克斯特因此而受到严重打击。

作为一个37岁的男人,他失去事业、家庭、妻子、女儿,他觉得自己是个孬种,沉湎于痛苦而无法自拔。

像往常的每一次低谷期一样,他又想到了爱玛。他认为,他们是彼此的解药和救赎。在历经沧桑浮沉,在失去所有之后,他才猛地意识到,爱玛对自己有多重要。

但此时,爱玛已今非昔比。她的小说终于得到出版,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成为畅销书作家,出版社已经预约了下两部。

她去了巴黎,遇见了情投意合的男子,自身也光彩照人,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灰头土脸的姑娘。

两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爱玛本以为,自己可以坦然拒绝德克斯特,也抵抗得住他的诱惑。毕竟自己不是他的安慰奖,也不是他永远的备胎。

可是他一出现,所有的防守便都全线崩塌。爱玛没有考虑太久,便放弃了那个在巴黎认识的优雅精致的男人,转而投向德克斯特的怀抱。

14年后,他们终于真的在一起了。



在爱玛的建议下,德克斯特利用自己爱美食、懂葡萄酒的优势,开起了一家咖啡馆,在他的认真经营下,生意也蒸蒸日上。

现在的德克斯特是满意而自豪的,仿佛重新做回自己:有心爱的渴望的女人、聪慧漂亮的女儿,虽然是和前妻生的,还有一份如意的工作,只要坚持,一切都会更好。

只是,爱玛还是想要个婚礼,庄重而正式地成为德克斯特的妻子。她已经36岁了,她还想有个孩子。

德克斯特满足了她的心愿,两人举办了一场别致而温馨的婚礼。

新郎发言是德克斯特亲笔写下的,上一次结婚时,他的演讲是即兴发挥,轻率得吓人。这次,他字字认真句句斟酌,还声情并茂地预演了好几次。

那些日子,两人相处得像热恋中的小年轻。十几年后的失而复得,总是令人感慨和感激的。

当然,激情不是常态。

两年后,他们就已经和老夫老妻差不多了:为房价操心、为生育焦虑,明明很相爱,却总爆发这样那样的冲突。

进入中年的两个人,在各自的事业中疲于奔命,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心力交瘁,活得像世间的任何一对柴米夫妻。

那天早上,战火由爱玛的例假点燃。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造人计划再次失败,已经38岁的爱玛为此而焦躁烦闷,各自的怒气仿佛一触即发。

最终,报纸上报道的伊拉克战争充当了导火索,德克斯特与爱玛的战争成功挑起,两人唇枪舌剑各自发表一通看法,接着又扯到了怀孕的问题上。

好在这番荒唐的争吵,最后以“上私立医院检查”而告终。夫妻俩达成共识,还约好了等德克斯特下班,两人一起去看即将入住的新房。

其实,他们生活得挺好。

所有的渴望、煎熬、热情,都被愉悦、满足以及偶尔气愤的沉稳脉动所取代,这是让人幸福的。作为处于中间阶层的中年人,他们至少还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幸福。

只是,没人知道那是爱玛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她写完稿子,游了泳,骑上自行车,在大雨中穿过迷宫般的小街,向位于吉尔本的新房而去。这时,一辆货车撞上了她……

临死前,她想到的是父母和德克斯特。

德克斯特也许正在新房门前的台阶下躲雨,一脸不耐烦地看着表——他在等她。

讲到这里,故事差不多就到了尾声,剩下的内容,基本都是德克斯特对爱玛的追忆与怀念。

合上最后一页,我忽然明白了此书风靡欧洲乃至世界的原因。

它写爱情,却不是单纯的言情小说,而是把爱情糅合于男女主人公的成长,更让人从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青春,从而产生共鸣。

因为主人公的经历,与毕业后的我们如出一辙,几乎都能一一找到对应。比如囊中羞涩穷困潦倒、比如与父母的矛盾冲突、比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再比如,心心念念却求而不得的那个人。

有人说,这是一部备胎转正史,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部年轻人的成长史。

我们在爱中成长,在爱中修行,在爱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总问,爱情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我想,是通过爱你,而爱这个世界。并且懂得,爱自己。

愿你以大爱之心珍惜人生中一切美好的相遇,珍惜已经得到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在每一个小爱中实现大爱的境界。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服务范围


婚姻情感、恋爱家庭、亲子关系、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减压放松、两性关系、网瘾厌学、中考、高考心理疏导、考试焦虑、精神分析、抑郁情绪、强迫症,焦虑情绪、失眠治疗、恐惧、私人心理顾问、职业规划、企业EAP、心理咨询师成长课程、心理咨询室建设等服务。


李海荣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银川市政协委员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

精神分析师

沙盘心理治疗师    

绘画心理分析师

家庭教育高级顾问

研究领域:社会心理、家庭教育

周 保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东方乙身心健康中心心理咨询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


擅长领域: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问题咨询,家庭教育咨询,自杀危机干预,焦虑抑郁咨询,躯体健康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培训等。

李昕阳

银川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生命密码解读师1万例

绘画咨询师-中级

正念冥想师

ACTI认证金牌讲师

世界500强企业培训师

自由自在社群、美妈荟创办人

2019年银川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陈广丽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身心灵成长导师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指导师

青少年成长辅导专家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执行师

亲子沟通培训师

高级家庭系统排列师


擅长领域: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情感关系咨询、各类心理健康讲座等。在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运用“简快”及“魔法学习”的理念,有效融入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中。使多位有幸来辅导的孩子及家庭受益。

魏 娜

中国心理协会心理援助专员

中国中科院CCA心理职业同伴组员

中国劳动部职业技能注册全国心理咨询师

曾任中国传媒大学特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团体辅导师

曾任中央电视台12“社会与法”频道《心理访谈》栏目心理援助嘉宾

受训经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与治疗研究生

·中国劳动部心理咨询师技能培训(森田,焦点,团体等技能疗法)

·中德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培训(跟随导师私训)

·短期焦点解决技术培训

·萨提亚家庭系统治疗培训

·北京高校危机干预培训

·表达性艺术治疗系统培训(绘画心理、音疗)

·沙盘游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培训

·曼陀罗绘画培训

·正念呼吸冥想培训

·接受个人精神分析成长2000小时以上;正念内观训练3000小时以上

·接受各类催眠课程训练1000小时以上

吕 萍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民族福利院理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中、高级咨询师

自治区宣传部特聘家庭教育宣讲团讲师

困境留守儿童‘同心路’系列课程国家金奖

宁夏电视台,银川电视台,都市阳光,教育电视台,成长帮帮团受邀嘉宾

多次参加公益支教活动

先后师从申荷永沙盘分析与治疗

刘建新沙盘分析与治疗

魏广东的沙盘分析与治疗

严虎的心理绘画分析

李明的叙事疗法

曾奇峰的精神分析

雅 宁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亲子沟通培训师

家庭教育高级顾问

绘画分析与治疗师

舞动疗愈师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指导师 

李子勋家庭治疗

李中莹NLP简快

叙事治疗


擅长领域: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叙事疗法及家庭综合疗法。青少年压抑,焦虑心理疏导、青少年考前焦虑疏导、青少年沉迷网络咨询,青少年人际关系障碍咨询、家庭亲子关系及亲密关系的咨询及辅导等。

谢莎莎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级沙盘心理治疗师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师

团体心理辅导师

精神分析师


擅长领域:教师心理调控、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亲子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等。曾带领多起父母课堂、读书会、工作坊等。咨询案例已过500例。

李小静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级沙盘游戏咨询师

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指导师

思维导图指导师

银川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

“女童保护”宁夏团队志愿者讲师

宁夏电视台“成长帮帮堂”栏目嘉宾


擅长领域: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和省思,对亲子教育有更加深刻、独到的认知。执业以来,已有近千小时个案咨询经验,其中以亲子教育、个人成长为主,强调自我体验、案例督导和技能体悟训练,截至目前累计超过500例。

马 佳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培训师

心理健康教育硕士

生涯咨询师

EAP顾问项目经理


擅长领域:企业员工EAP、潜意识心理卡牌、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沙盘心理分析与治疗、家庭系统排列、女性瑜伽身心灵课程、团体心理辅导、情绪减压。

吕 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高级督导心理咨询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首批督导心理教练

北京大学企业心理导师         

NGH国际注册催眠师、心灵导师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后现代合作对话实践高级研修班》讲师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红寺堡区检察院未成年人特聘心理咨询师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志愿者(讲师)

近10年来在犯罪心理学、亲子关系、青少年成长、危机干预、人际沟通、情绪压力管理等领域实践应用工作;在心理教练技术、后现代心理学、人性主义心理学、阳明心学等领域多年实践与研究。擅长沙盘心理分析与治疗,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陈 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精神分析长程系统咨询结业证

正念冥想训练师

精神分析观察法结业证

文化经纪人

擅长领域:亲子教育、亲子冲突、父母成长、个人成长、自我探索、身份认同、生命意义、依恋模式 

姚 娟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OH卡牌治疗师 

沙盘游戏咨询师 

绘画疗愈咨询师 

生命教练

李中莹NLP简快 

叙事治疗 

绘画疗愈  

先后师从知名心理学家郑日昌教授, 郭召良博士,岳晓东教授 

中科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研究生

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

许永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催眠疗愈师

意向性疗法

短焦疗法总咨询时数500+小时,专注焦虑、

抑郁、恐惧、强迫等情绪障碍,以及睡眠管理,

擅长使用催眠帮助各类考生克服考前焦虑,调整考试状态。

张 磊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催眠师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讲座1000余次、个体咨询时间超800小时

擅长领域精神分析、催眠治疗;擅长人群未成年人、老年人心理咨询。


杨涵淇

宁夏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讲师;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修生;

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

银川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

中级绘画心理分析师;

师从北京市原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金声学习全人心理学;

全国首届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EMDR眼动疗法培训;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张文静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催眠疗愈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绘画分析师

笔迹分析师           

王雅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学习力指导师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指导师

心理健康教育本科

萨提亚咨询师

家庭系统排列指导师。               

擅长领域:青少年心理咨询、青少年学习力指导、自我成长咨询青少年,比我们想象的更需要心理辅导。掌握必要的心理技能,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基石。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 

微信号:yinchuanpsy   电话:0951-5168817或7772222

把心交给我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
心理学健康科普知识、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师培训、心理FM、艺术疗愈、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心理健康沙龙、校园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企事业单位心理健康服务项目、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家庭教育知识、线上读书会、传统文化倡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