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迷彩绿,心系师大红,他的故事很励志!

教育   2025-01-26 18:15   天津  

从一名美术专业的本科生到一名解放军战士
再到一名优秀的研究生
在天津师范大学
有这样一名优秀的退伍大学生
一路拼搏
不负韶华
“优秀义务兵”“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优 秀学生干部”“自强之星”“圆梦之星”——这是他的青春写照;
天津市、甘肃省、京津冀以及全国的美术作品展的屡屡获奖,更是他勤学不辍的印迹。
下面
让我们一起了解他的故事

携笔从戎百炼成钢

2015年9月,王昊辉考入天津师范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昊辉看到了学校的征兵宣传,在那一瞬间,心中埋藏已久的参军种子破土发芽,让王昊辉毅然选择了应征入伍。

王昊辉服役于“金刚钻红军旅”,怀着满腔热血与憧憬迈入军营后,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也曾让他陷入迷茫与怀疑,从宿舍到训练场再到食堂的三点一线、从早操到训练再到夜间岗哨的日复一日,岁月在这里格外漫长,但已许国,便无悔。

平凡的岗位做到极致就是不凡。刚进入部队,王昊辉的体能并不是全连最好的,总是被单独“加餐”,好在班长并没有彻底放弃他,有幸被连队编入英模集体“愈战愈强班”。这是一个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有96年光辉历史的英模集体“金刚钻红军旅”“愈战愈强班”。

从那时起,王昊辉决心放手拼搏,以超越极限的训练磨砺自我。他每天比别人早起两小时,双腿绑上20斤的沙袋训练,利用一切碎片时间狂练体能。终于,与9名战友从五千多人中脱颖而出,组成旅尖兵集训队,多次参加各级比武,屡获殊荣。两年间,他踏遍昆仑雪山、孤寂荒漠,累计经历过6000多公里的越野训练。最终,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了“优秀义务兵”荣誉称号并记旅嘉奖。

记忆犹新的是,2017 年在一次实兵实弹对抗演习中,为力求速度,他将 40 多斤装备紧紧绑在身上,导致在全程15公里、在海拔近 4000 米的高原突发热射病,倒在终点线,与死神擦肩而过。但这些都没有让他胆怯,反而让他越挫越勇,愈战愈强。他牢记“用顽强迎接挑战,用努力赶超一切,用生命捍卫荣誉”的誓言,不断突破自我,最终连队党支部发展他为唯一的一名“义务兵党员”,这也是他人生中最自豪的时刻。

退役复学勇挑重担

2018年9月,回到校园,王昊辉始终牢记党和军队的培养,尽萤火之光,报效祖国。重返校园后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他们或已卸下戎装,或从未踏入军旅,但同样在为校园国防教育、思政教育和征兵宣传事业发光发热。

王昊辉先后担任学校学生军训教官的排长,组织学生教官的军事技能训练,成为第一位本科生“指导员”,共计组织1000多个小时的训练,培养了200余名学生军训教官。作为退伍军人,多年以来,他从未缺席过新生军训工作,高质量完成学业及研究生会工作的同时,带领学校退伍兵积极参与军训、民兵训练及征兵宣传,用亲身经历激励青年学子投身国防事业。这不仅是他对国防的贡献,更是他为青年成长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永葆本色圆梦师大

退伍后,他决心努力学习,培养出过硬的业务能力为党和人民服务,他先后创作多幅军旅油画作品,这是他梦的又一次启程,退伍不褪色,化钢枪为画笔,战斗在文艺一线。

本硕期间,他将这份对国家的热爱转化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用画笔捕捉和记录那段军旅岁月,他的军旅油画作品不仅记录了个人的经历,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坚韧与豪迈,他的作品先后多次入选省部级展览,获得多项荣誉。

王昊辉深知艺术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他积极参与对口扶贫项目,用画笔为学校对口扶贫村绘制了近150平米的墙体彩绘,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活力。

王昊辉也常走进大中小学课堂,作为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的外聘专业课教师,用军旅和艺术的故事点亮学生们的梦想,让艺术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民族精神在他们心中代代相传。


本科及研究生期间,王昊辉获得了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义务兵”、天津师范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天津师范大学“一等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自强之星”和天津师范大学第六届师大圆梦人“圆梦之星”。

作品《情系格尔木》入选天津市第八届油画双年展、作品《军魂》获第三届“铸剑杯”大赛天津赛区三等奖、作品《信仰—强军魂》获北京市“青绘未来,共画新时代”美术作品优秀奖、作品《津港暮色》获“发展中的滨海新区天津市青少年美术写生作品展”一等奖、作品《红色土地上》入选天津市第九届油画双年展、作品《战士》入展第三届京津冀高校艺术作品展、作品《可可西里的炊烟》入展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征选天津市美术作品展、作品《可可西里的炊烟》入展甘肃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美术作品展”、天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天津市“我们共‘城’长一听见国防”国防故事征集讲述》优秀奖等。

他的故事,虽然平凡,却充满了对梦想的无限执着和对国家的深切热爱,这段漫长的旅程时刻都在印证着王昊辉曾在军旗下许下的誓言,“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只要心中怀抱着对国家的热爱,便能描绘出最为灿烂夺目的生命画卷。
今天,王昊辉愿以画笔作为挥斩时光的利剑,以艺术作为沟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继承并发扬光大我们的民族精神,为更多人点亮前行的路途。

供稿:人民武装部


投稿方式

“微微笑”信箱:tnuwei@163.com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所在单位、手机号码、投稿栏目(德承经典、智海探航、体健心怡、美韵悠扬、劳作匠心、丰收画卷、书海泛舟)等信息,图文、视频不限。


往期推荐

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召开202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图书馆“拍了拍”你:一份寒假书单,请查收!

天津师范大学
大家好,我是师小薇~欢迎大家关注天津师范大学微信公众账号。我们将为您发布校园新闻资讯、提供相关贴心服务,让我们一起关注和见证师大的发展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