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大教师首次获得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教育   2025-02-03 17:57   天津  

近日,2024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简称“大禹奖”)奖励结果发布。我校地理学部教师宾零陵参与完成的“城市复杂水动力系统多功能综合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城市复杂水动力系统多功能综合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北工程大学、广东爱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完成。项目紧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治水思路和统筹推进重点,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工程项目等资助下,以包括城市排水管网和城市河网的城市复杂水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国内南北方不同典型城市在年内雨季和非雨季因水动力-水量-水质时空不协调产生的城市洪涝灾害和水质不达标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在城市复杂水动力系统水量水质溯源耦合模拟技术、城市排水管网洪涝协同防灾与源头雨污联调联控技术、城市河网水环境改善装备与水量-水质协同调控技术以及水量-水质全过程协同管控平台4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系统解决了城市洪涝-水污染共治的关键技术难题。


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天津、深圳、海口、福州、中山、固原、宿迁、淮南等城市洪涝灾害防治和水环境改善,提升了洪-涝-污协同调控的精细度和城市河网水环境治理水平,实现了多层级多业务高效协同管理,显著降低了治理成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项目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12篇,授权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36项,主参编行业、地方标准11项,有力推动了城市洪涝防灾和水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发展,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我校地理学部教师宾零陵作为主要完成人,全程参与该项成果的研究、设计、应用、推广过程,特别是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完成了城市河网水环境改善装备与水量-水质协同调控技术的开发,推进相应装备和技术在天津市中心城区河网的示范应用。该项新技术特点是融合太阳能供电、微曝气、立体生态植物床等开发了适应城市河道的水质集成净化装备,无供电成本且长期净化效率显著提升;提出了集成补水置换和原位装备净化的城市河网水环境综合改善调控方法,建立了降低对行洪排水影响的城市河网净化装备布控和流量调控技术以及雨后河网水环境快速高效恢复技术,降低了城市河道生态补水量,缩短了污染水体水质恢复时间,有效攻克了污染高效治理难题。

“大禹奖”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是中国水利领域首个社会科技奖项和最高奖项,下设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奖项,旨在鼓励和引导水利科技工作者攀登科技高峰,促进水利科技进步,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2024年度共评出“大禹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20项。

供稿:地理学部


投稿方式

“微微笑”信箱:tnuwei@163.com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所在单位、手机号码、投稿栏目(德承经典、智海探航、体健心怡、美韵悠扬、劳作匠心、丰收画卷、书海泛舟)等信息,图文、视频不限。


往期推荐

震惊!回家过年的TNUer竟是“百变马丁”


音乐与影视学院教师刘慧慧亮相央视春节档,唱响天津民歌《新年喜歌》

天津师范大学
大家好,我是师小薇~欢迎大家关注天津师范大学微信公众账号。我们将为您发布校园新闻资讯、提供相关贴心服务,让我们一起关注和见证师大的发展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