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在充满希望和祝福的新春假期,愿这个书单能陪伴你们开启智慧之门,探索未知之境,书写青春的华章。
《那样的时代 那样的人》
著者:马识途
“一次战斗的间隙,我从战壕里望去,不远处,一个锈迹斑斑的钢盔弹孔里,长出了一朵野花,怒放着。”
马识途,作家、诗人、书法家。这本散文集是他百年人生经历的浓缩,不仅是对过去时代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人性光辉与文化传承的深刻致敬。书中记叙了他一生中遇到的人,”文人”“友人”“亲人”“凡人”“洋人“,千人千面,各有特点,鲜活地保留在他的脑海中,是他从事创作的来源。
《乡土中国》
著者:费孝通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一部研究中国农村传统社会的经典著作,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阅读《乡土中国》,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祖先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也为我们思考现代中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参照。它帮助我们认识到,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那些植根于土地的传统智慧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类》
著者:迈克斯·泰格马克
“人工智能时代,生而为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本书不仅是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探讨,更是一次深刻的哲学反思——关于我们如何塑造一个既充满机遇又不失人性光辉的未来,它促使我们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与责任。泰格马克以其独特的视角提醒我们,今天的选择将影响数亿年后地球乃至宇宙的生命轨迹。
《算法之美》
著者:布莱恩·克里斯汀
汤姆·格里菲思
“与其浑浑噩噩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如有点儿理性决策的精神,把决策变成一个数学问题。”
《算法之美》将告诉你,我们可以模拟计算机的思考方式,把复杂的人生问题,转化成单纯的数学运算,让生活变得更加有序且高效。
《中国文化的精神》
著者:许倬云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整体的生命是两条线:一条是对生命延续的盼望,一条是对于过去岁月的忆念,两者是平行的长流。”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许倬云“中国三部曲”压轴之作,从“民间文本”发掘亿万百姓日常生活的中国文化,承续冯友兰、钱穆对中国文化的温情,直述中国人的文化内核。本书是深度挖掘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探索中国文化基底的大家之作。让你看到更有温度的中国文化与历史传承。
《丝绸之路》
著者:彼得·弗兰科潘
“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史诗级巨著,从丝绸之路的角度重新审视全球交流的历史,揭示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对当今世界的深远影响。从张蹇通西域到“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既塑造了人类的过去,并将继续影响世界的未来。
《刻意练习》
著者:安德斯·艾利克森
罗伯特·普尔
“杰出人物的进展只有在局外人看来才是重大进展,因为那些人并没有见证过那些微小的进展,而正是这些小小的进展,才累积成重大的飞跃。”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这本书打破了“天赋”的神话,它强调正确的练习方法对于技能提升的重要性,指出了传统学习方法的局限性,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练习方法,帮助读者在任何领域追求卓越。
《孔子与论语》
著者:钱穆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本书是由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钱穆先生撰写,是深入理解孔子学说及《论语》精髓的一部力作。他鼓励年轻人挑战自我,走出舒适区,探索未知的文化领域。此书就像一把钥匙,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智慧的世界,激发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此间鸟兽》
著者:任疆
“古人在鸟兽身上,理解了生命,有了哲学思考,并且寄托了情怀。”
本书通过聚焦十六种动物形象,以三百余件跨越八千年历史的珍贵文物为媒介,串联起从远古神巫时代到礼制封建社会的文化脉络。对于任何对中国文化、历史或艺术感兴趣的人来说,《此间鸟兽》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文物的书籍,更是一次心灵的深度旅行。它让我们在赞叹古人巧夺天工技艺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病隙碎笔》
著者:史铁生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史铁生在身患尿毒症、接受透析治疗的艰难岁月中,利用四年的零碎时间创作完成了这部散文集。书中不仅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与抗争,更是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的不懈追问。史铁生以其特有的宁静和智慧,书写着生命的坚韧不拔。
愿这些书籍如同新春的阳光,照亮你前行的道路,陪伴你度过一个充实且有意义的假期!
供稿:图书馆
投稿方式
“微微笑”信箱:tnuwei@163.com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所在单位、手机号码、投稿栏目(德承经典、智海探航、体健心怡、美韵悠扬、劳作匠心、丰收画卷、书海泛舟)等信息,图文、视频不限。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