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
三联韬奋书店(ID:slbook1996)
当城市进入午夜 书店就是灯火
▲ 第49期特别推荐书籍
本次发布的榜单是三联韬奋书店2024年第49周销售排行榜,供读者们参考。
作者: 陈徒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5
本书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1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教授的生存处境: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冯定均任职于北京大学,蔡旭、陈垣两先生则分别任职于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赵汀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9
一部教你“如何幸福”的哲学指南
中文世界中为数不多的原创哲学经典
《论可能生活》是一本讨论生活意义与幸福问题的书,但它几乎没有直接讨论生活的意义,而是通过幸福来标记意义。在当下,幸福的消失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严重问题,由于快乐与满足能够通过购买获得,幸福正逐渐被廉价替代品取消,这是危险的,因为这会取消生活的意义。赵汀阳在本书中将伦理学从普遍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学拉回生活本身而不停留在生活之外。他在书中对规范伦理学及现代社会甚至宗教亦有种种批判,反思极富见地,往往一语道破人们惯常思维逻辑中的观点缺陷,这些错误也是当代哲学常见的错误。生活的意义应该回归生活,这毫无疑问是有力的呼吁。同时,它也并不是人们当下麻木一见的过来人的“鸡汤”,因为赵汀阳自己逻辑学和分析哲学的功底使得批判具有穿透力。与赵汀阳的所有文字作品一样,本书的哲学书写仍然呈现为他极为个人化的风格,于当下学界过于历史考证及翻译语系浓厚的风格中独树一帜。
--
哲学,特别是伦理学的根本问题,不是“幸福是什么”,而是“怎样才能获得幸福”。《论可能生活》是哲学家赵汀阳探讨伦理学的第一本著作,讨论生活意义与幸福问题。在当下,幸福的消失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严重问题,由于快乐与满足能够通过购买获得,幸福正逐渐被廉价替代品取消,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会取消生活的意义。作者在本书中将伦理学从普遍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学拉回生活本身,而不停留在生活之外,讨论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如何可能的?又是如何被创造的?本书的结论是,生活的本意就是追求幸福,幸福就是过创造性的生活,而公正保证了这种生活的可能。
在本书中,作者主张建立一种以目的论为基础而不以知识论为基础的新目的论伦理学,其最根本的两个原则即是“幸福公理”与“公正公理”,前者说明了一个人如何创造幸福,后者表明怎样保护创造幸福的条件。全书语言精炼,展现作者特色的原创哲学思考穿透力的同时,颇具现实指导意义。本书自1994年第一版上市以来,影响广泛,是中文世界中为数不多的原创哲学经典,读者公认其“值得反复阅读”。
☝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 周裕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11
在《苏海观澜》中,周裕锴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为我们揭开了宋代文化巨人苏轼的多面形象。本书不仅是对苏轼生平和作品的深入剖析,更是一次跨时空的思想对话。周教授的笔触游走于苏轼的政治理念、审美情趣和文学创作之间,让读者得以窥见一个立体鲜活的历史人物。书中的每篇论文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是周教授多年学术思考的汇总,不仅为苏轼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理论深度,也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书适合所有对苏轼及其时代感兴趣的读者,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专业学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启发和共鸣。
--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苏轼的学术论集,汇集了周裕锴教授对这位宋代文学巨匠的深入考论、研读随笔、书评序跋。书中不仅涵盖了苏轼的治国理念、廉政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诗歌理论、嗜石趣味、禅悦倾向及文献考证等多个方面,更进一步探讨了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对苏轼诗、词、文及书画作品的细致解读,本书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苏轼的思想体系与艺术观念,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贡献与人格魅力。书中各篇论文均基于扎实的史料与严谨的学术态度,力求观点新颖、论证充分,为苏轼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此外,本书还探讨了苏轼的艺术人生智慧对当代文化的启示与影响,引导读者在理解苏轼的同时,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对于从事苏轼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的学者与学生而言,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与学术指南。
☝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 [美] 菲利普·津巴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8
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引发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于人性的天真看法。实验测试挑选了征募来的受试者,这些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然后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一开始,受试者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整个情景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人性情大变,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书详述其事,并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下,我们是否会像上帝最爱的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地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之事,从而堕落成魔鬼撒旦。
作者: 宋希於
中华书局 2024-10
本书主要关涉近现代学人、作家的生平行迹及其交游、著述、收藏等内容,尤留心种种旧传的未详、待考、不确、不真,发微索隐,言及前人之所未言,让旧掌故发出新光彩,且行文练达生动,下笔如探案故事一般,洋溢着“考据癖”的趣味,引人入胜。
☝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 李零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23-11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甘居下流,不争上游。在这方面,它是天下第一。《老子》篇幅虽短,意境却深,给人神秘感,在形式、内容、叙述逻辑、文学手法上都很有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老子》短小精悍、思想广博、睿智深刻,重在阐释天道,并以其关照人道,指导修身、治国,直面现实社会。
李零研读《老子》数十年,将北大的课堂讲义写成通俗易懂的学术普及读物。本书可帮助读者精准而最少障碍地阅读并理解《老子》文本,真切地感受古典时代的人文气息,从而深入领悟和吸纳先秦子学的思想智慧。
☝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 克里斯托弗•库尔-万特(Christopher Kul-Want)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1
是什么使欧洲大陆的哲学如此不同?
为什么人们都说它是“难理解的”?
欧陆哲学与18 世纪的变革巨浪相伴相生,它指18 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欧洲思想家所发展出的一种激进哲学形式。欧陆哲学的主要思想家来自德国和北欧,但是到20 世纪中叶为止,这种思考大幅转移到了法国。本书介绍了现代和后现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伟大哲学家——从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德勒兹,到阿甘本和齐泽克,以及自德国理想主义到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哲学运动。
作者极为出色地阐释了欧陆哲学中最令人兴奋且最强有力的思想观念。
☝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 [德]赫尔曼·黑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3-1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为了治疗自己的抑郁症,离开德国,隐居瑞士提契诺州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后,观察自然、体验自然后创作出的38篇随笔诗歌作品集,并精选收录了其同时期创作的多幅插画。黑塞在提契诺将观照自然之美作为自我疗愈的实践,此举成为全球青年修炼的榜样,此作也成为自我疗愈的指导性文本。
☝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 [爱尔兰]玛丽·卡西迪
中信出版社 2023-3
多年前,玛丽·卡西迪博士从格拉斯哥赶到都柏林,杰克·哈比森教授希望她可以担任副国家病理学家,而就在这时,她被警察护送到一个谋杀现场,于她而言,此行再无回头路。
从2004年到2018年,她担任爱尔兰的国家病理学家,她的名字总是与突发的恶性案件联系在一起,由于她高超的专业水平与职业操守,她成为那个动荡时代值得信赖的人物。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她经历了数千次的尸检,数百起谋杀案,有些秘密很容易被揭开,有一些则需要严格的科学论证。法医在尸检过程中发现线索并将所有线索结合在一起,就有机会重现事实,还原真相。
书中以幽默的方式概述了法医病理学和司法系统如何“相爱相杀”。阅读本书也是一次独特的幕后之旅,书中探讨的那些案件,或扑朔迷离,或令人扼腕,但法医却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专业知识让我们在感受到人性温情的一面。
☝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中信出版社 2024-9
在过去10万年里,我们智人积攒了巨大的力量。然而,持续不断的发明与征服也将我们推入了一场生存危机。全球生态濒临崩溃,虚假信息泛滥。我们正一头扎进可能毁灭我们自身的、由新型信息网络组成的人工智能时代。
人类如此智慧,为什么却总是倾向于自我毁灭?我们为什么走到了生态和技术自杀的边缘?当非人智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人类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从口口相传的故事,到文字书写,再到人工智能,《智人之上》透过大历史的长镜头,讲述信息网络如何塑造了我们和我们的世界,邀请我们思考信息与真相、神话与官僚制度、智慧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探讨不同的社会结构在试图构建信息网络时面临的关键困境。
如果我们拓宽视野,看看人类的信息网络在过去几千年如何发展,我们也许可以更了解今日与未来发生的事情。
☝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三联韬奋书店贵宾卡
☝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END—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当城市进入午夜 书店就是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