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美国西部,一辆排量 6.7 升的皮卡扬起尘土,缓缓驶过漫无边际的牧草地。车窗外的风景绵延不绝:翠绿的苜蓿草地和广袤的谷物田与远处的山峦交相辉映。这是艾斯克兰迪农场的日常景象。
一、从内蒙古到美国西部的跨越
很难想象,这片足有 2.2 万英亩(约合 13 万亩)的农场,如今已经属于一个来自中国内蒙古赤峰市的企业家所有。张仁武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6 年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便投身于与草和奶牛相关的农业领域。多年来,他在国内种植奶牛专用饲料草,创办过中国最早、最大的苜蓿颗粒供应企业之一,堪称中国饲料草圈里的“教父”级人物。
2008 年,中国爆发三聚氰胺奶粉丑闻,国内奶业亟需高品质牧草。国内耕地紧张、优质草料欠缺,眼看着中国奶业风雨飘摇,张仁武决定“走出去”——到海外寻找更广阔的天地。先后考察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后,他最终把目光锁定在美国。彼时全球正处于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美国很多农场主经营困难,纷纷低价挂牌出售自家土地。张仁武看准时机,以 1600 万美元收购了在犹他州挂牌的艾斯克兰迪农场。这个农场最早可以追溯到 1776 年的西班牙殖民时代,“艾斯克兰迪”在西班牙语里意为“攀登者”,而张仁武也似乎正要在异国他乡迎接新的攀登。
二、“草王”到来之后
张仁武的眼光是独到的。艾斯克兰迪农场地处美国西部,毗邻格林河(Green River),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这里每年日照时间长,气候适宜苜蓿和谷物的生长。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苜蓿生产国,而犹他州又恰巧是苜蓿主要产区之一。艾斯克兰迪农场里,3400 英亩适宜种植苜蓿草的土地可以年年收割 4 至 5 茬,这些优质苜蓿全部运往中国,成为饲养奶牛的最佳粗饲料。
接手农场的第二年,张仁武就向中国海运了 5 万吨双倍压缩的苜蓿。由于美国农场高度机械化,粮草收割、运输、打包等流程,都能在极少数人手中高效完成。整片广袤的土地上,只有 6 名美国工人再加上一个唯一的中国员工“小乔”就够了。
初到美国的小乔起初很难想象:14 岁的美国少年便能熟练操控各种农机具,而他是东北农业大学毕业,依然手忙脚乱、磕磕绊绊。小乔感叹:“感觉自己像个十几岁的孩子,而这里的年轻人却像三十多岁,成熟而自立。”在几番忙碌的农场季节后,小乔慢慢适应了美国务农的节奏,也在跨文化的合作中收获了自信。
三、张仁武的全球棋局
很多人会好奇,张仁武为什么要远渡重洋,在美国买下一大片农场?这看似冒险,背后却隐藏着深思熟虑的商业逻辑与长期价值。
土地的保值增值潜力
在美国,土地是私有制,产权永久且交易流程透明规范。它不会像机械设备那样随着时间贬值,反而随着城市化推进和人口增长,价值可能不断上涨。即使未来不种苜蓿,这片土地的价格也会是张仁武稳稳在握的底牌。资产配置的多元化与国际化
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在美国购买土地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方式。美国经济体相对稳定,投资环境成熟。将部分资产放在海外,可以提升资金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流动性。对于张仁武来说,把牧草基地与土地投资捆绑到一起,一方面保障了牧草出口业务,另一方面也为财富增值提供了稳固的基石。农业生产的高效率与低成本
美国农业现代化程度高,机械化和规模化运作能降低生产成本。依托先进的灌溉系统和大型农业机械,收割一茬苜蓿只需少数员工协同工作就足以完成。而在中国,由于耕地分散、人工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想要复刻这样的效率并不容易。技术与管理经验的交流
在美国经营农场,让张仁武及其团队能直接接触到世界领先的农业研发与管理模式。例如苜蓿的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滴灌技术等,这些经验都可以在将来逐步复制到中国的项目上,为国内牧草和奶业带来更多启示。
四、更多中国“买家”瞄准美国农地
张仁武并不是唯一看中美国农业资源的中国商人。早年间,中国互联网“教父”陈天桥就曾在美国俄勒冈州购入近 20 万英亩的林地,一举跻身美国第二大外籍土地拥有者。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把目光投向美国广袤的土地和农场,试图在其中挖掘更大的经济和战略价值。
“草王”张仁武的传奇或许只是中国企业出海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化的道路上,总有人前赴后继,用勇气和智慧打开新的版图。而当皮卡车驶过美国西部空旷的公路时,车窗里那位神情专注的中国农场主,正是见证这段“与全世界做生意”的生动注脚。
北美购房网的团队也在过去一年中完成多笔大型农田果园的交易,写过多篇农田果园相关专业文章和报告。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北美购房网顾问: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北美购房网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西雅图。团队成员拥有10年以上跨国交易经验,涉足豪宅、公寓、办公楼、零售商铺、酒店、度假村、养老地产、商住混合等各种地产类型。
2015年,北美购房网编写并出版了全球第一本详细介绍美国住宅地产的专业著作《美国房产投资》
2017年,北美购房网编写并出版了全球第一本详细介绍美国商业地产的专业著作《美国商业地产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