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轻翻,思绪飘荡。
愿携知与慧,沉醉于字海,执着于真理。
落墨心间,言尽意长。
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精彩继续,
小马们快跟随喵喵的脚步,
一起走进第十一期的读书会吧!
本期两组同学共同阅读了由陈明明教授所著的《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关于党治国家的一个观察与讨论》。该书主要讨论了党治国家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面临的挑战。它深入分析了党治国家的概念、历史背景以及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限度,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党治国家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读者提供了多维的理论视角。
第一小组
01 经典概览:小组展示环节
首先,钟晨曦同学结合主流意识形态变迁的轨迹梳理了书籍的主要内容,展示了变迁路径的四个阶段:“新继续革命论”“实践检验论”“初级阶段论”和“三个代表论”,并具体阐述了为什么主流意识形态的嬗变是一场交织着复杂性与动态性的历程。她认为主流意识形态必须积极地顺应时代的沧桑巨变与民众期望的多元演进,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与发展。
随后,窦占晴同学分享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舒曼、刘小枫、汤普森三人的观点。她还结合具体历史时期深入剖析了主流意识形态结构的价值-信仰、认知-阐释和行动-策略三个部分,并提出了对“排除一般的公民权所隐含的抽象的法律权利平等观念”含义的困惑。
廖芷玥同学则以现代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民生幸福这几个与党治国家统治绩效紧密相关的变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机理,并由此佐证了书中关于党治国家统治绩效的关系式:党治国家统治绩效=F(现代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民生幸福,随机误差项)。她还结合三个历史时期介绍了党治国家统治绩效关系函数的三种模式,并总结道:“党治国家统治绩效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变革,应不断调整意识形态与治理策略,以实现统治绩效提升与意识形态适应性变革的良性循环。”
最后,陈芷晗同学围绕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调适及其受 “现代传统” 的制约展开分享,阐释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调适表现以及面临的困境。她认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在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书写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这篇文章。
02 传道解惑:师生互动环节
第一组同学的分享结束后,毕鸿昌老师先肯定了同学们对学术性较强的文本有很好的把握能力,随后在同学们的阅读感悟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解答的方式,对同学在分享中提出的疑惑逐一回应,在解答中拓展相关知识,让师生交流环节的内容条理清晰、集中具体。
Q:如何理解书中提到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是意识形态行动-策略层面的最鲜明的特征,它们通过排除一般的公民权所隐含的抽象的法律权利平等观念,以阶级身份的归属和由此承载的具体的经济社会权利的享有,实现了国家与社会的联系,形成了一种与西方国家建设迥然有别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及国家重构模式。”?
A:目前,学界对意识形态的概念界定较为模糊,它的主要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导向、动员和辩护。由于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性,它在行动层面表现为阶级斗争,在策略层面表现为群众运动,这就是“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是意识形态行动-策略层面的最鲜明的特征”的含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公民权往往被赋予了抽象的法律权利平等观念。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人们在享受权利时存在实际差异。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通过强调阶级身份的归属,排除了这种抽象的平等观念,转而关注具体的经济社会权利的享有。由于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非常关注整个阶级的利益,同一个阶级的人能够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和行动目标,从而实现整体“认同”。从历史上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政党成立大多晚于国家政权的建立,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尽管西方国家的主流政党之间仍会因为利益相互斗争,但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性逐渐弱化。相较而言,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所以形成了与西方迥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及国家构建模式。
Q:未来会不会出现新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变迁与国家治理绩效的变量?若具备相应条件,可能涉及什么变量?例如智慧化、协同化?
A:关于是否会出现新的变量,我认为可能,但是目前没有标准答案。原因在于目前社会分层更加普遍,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开放的主体,这必然会对我们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所以这些影响因素非常值得关注。
而关于这个变量可能是什么,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事物能被称为变量:一方面,变量是一个独立的、与其他变量处于同等地位的存在;另一方面,变量和变量之间应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我个人认为智慧化和协同化是一种依附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本书提出的现代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民生幸福之间的解释是个很好的视角补充,但现阶段这两个因素不能算作独立的变量。
Q: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代一些理论资源的暧昧态度,限制了其对理论的吸收转化能力,这在对外交流借鉴方面提出了思考。那么,如何突破这种限制,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当代理论资源融合的道路?例如,如何在借鉴代议民主理论、分权制衡理论等有益成分的同时,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如何探索合适的本土化改造路径,来提升我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A:新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西方很多理论资源是依托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而衍生出来的,决定了我们需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西方的理论成果。因此,关于如何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以及探索合适的本土化改造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就要求学界立足于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具体实践,提炼出具有标识性的概念来阐释中国政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以此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03 至心交换:心得分享环节
读书会结束后,同学们也纷纷分享了自己在本次读书会中的收获。
钟晨曦:通过深入研读《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我对中国现代化路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读书会的讨论中,我们主要探究了我国意识形态变迁的规律,深刻认识到了意识形态在社会变迁中的复杂演变。该书详细剖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下,革命思想与现代化理念是如何交织碰撞,并推动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的。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我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那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这次阅读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多元化有了更深的体会,更启示我们思考意识形态的当下发展以及未来变迁。同时,读书会也拓宽了我们阅读此类著作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阅读此类著作的视角和方法,受益匪浅。
第二小组
01 经典概览:小组展示环节
首先,陈雨菡同学对书籍的导论和第一章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出“无产阶级政党所具有的集权与动员特征是受列宁式政党影响而形成”的观点。她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在对国共两党的比较分析中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式现代化路径及后续发展,并提出对无产阶级政党反体制、中德日现代化差异等问题的疑惑。
接着,郑伊茗同学向大家分享了阅读书籍第二、四章的感悟,细致梳理出革命党、统治党、执政党的概念。同时,她对书中单独列出统治党概念的分类方式提出疑问,认为三个概念的历史分期不够明确、存在重叠。她还辨析了“局部执政”与“全国执政”概念,强调党在执政进程中要通过革故鼎新的方式焕发新活力。
接下来,张亦弛同学聚焦第三章,用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剖析了党治国家与政党体制、国家体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引用西方学者萨托利对政党体制的分类划分等理论,将“党治国家”这一概念阐释得更加丰富多元、立体饱满。同时,她客观分析党治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卓越贡献与面临的诸多局限,得出一个结论:在社会日益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党治国家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紧迫需求。
最后,王若宸同学用思维导图向大家解读第五、六章内容。在概括政治制度价值结构时,她提到此书丰富了自己由高中学习而搭建起的知识框架,深化了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相统一”的认识。随后她梳理了主流意识形态变迁轨迹,着重讲述意识形态从超越性到世俗性、从排斥性到包容性的变化,并提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传统话语结构限制新自由主义力量扩张这一现象究竟产生的是正面还是负面影响”等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02 传道解惑:师生互动环节
第二组同学的分享结束后,毕鸿昌老师采用与上一组相同的交流方式,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分享了自己对书籍的见解。
Q:“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鲜明的反体制特征”,这里的“体制”具体指的是什么?是资产阶级体制还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体制?
A:无产阶级政党并不是像资产阶级政党那样是从国家政治体制内,而是从体制外产生出来的,它一开始就把批判和否定现存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合法性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此处的“体制”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体制。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具有相对特殊性,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阶级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必然要反对这一剥削体制,逐步构建起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体制,确保国家有效治理与社会公平正义。
Q:书中提及德日是保守渐进的现代化,中国自始至终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从而直接跨越阶段走上不同道路。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和德日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结局呢?
A:这与当时国家的现实国情密不可分。中国近代社会如同一盘散沙,自组织能力十分匮乏,晚清政府、北洋军阀还是国民党对现代化认识也相去甚远,导致这些主体主导的改革和革命难以实现目标。近代德日尽管保留了皇帝制度,但国民思想比较统一,最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近代中国因国情特殊,在面临外部压力与内部变革需求时,先走上了通过革命建立新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再逐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Q: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无法从传统中获取组织和思想资源,这里对“传统”的范围限定是怎样的?是否仅局限于政治领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获取资源?
A:在封建王朝时期,有个说法叫“皇权不下县”,组织资源集中于大大小小各级封建官僚手中,地主阶级也不希望民众组织起来。至于思想资源,作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强调等级尊卑,也难以满足现代化对平等的要求,故中国的现代化难以从封建时期的传统中获取组织和思想资源。此情况也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在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均存在。相较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党领导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挖掘宝贵智慧,并且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思想观点与价值理念,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Q:专家治国论是否会与我党自建立以来所坚持的群众路线产生冲突?如何辨别和学习国外经验与制度,避免像苏联一样产生思想路线变异?
A:专家治国论是西方学界提出的概念,其提出背景是国家治理的复杂程度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需要官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事实上,在我国具体的治理实践中,专家咨询建议和坚持群众路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较好地平衡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借鉴国外经验时,应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的原则,注意甄别国外经验中的合理成分与“糖衣炮弹”,果断摒弃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部分,避免重蹈苏联的覆辙。
Q:中国应如何更好地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来应对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A:现阶段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科技革命的竞争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等现实挑战,我们必须予以回应,妥善处理好现代和传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为我们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应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指明了方向。
03 至心交换:心得分享环节
陈雨菡:《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关于党治国家的一个观察与讨论》蕴藏着无穷智慧,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党治国家等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学们和老师丰富的见识、严谨的表述和科学的看法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受益匪浅。在老师的带领下,我进一步学习了如何更深入了解马学科的经典以及如何用解释性思维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在读书会中,我不仅收获了读书的方法,还感受到了大家对读书的热情,这也将帮助和激励我在学习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书海沉潜,墨香幽绵。
文中漫溯,神思逸兴。
心驰霄汉,志慕圣贤。
穷理致知,慧光浮现。
且让心灵在书页的轻拂下,
永不停歇探寻的步履,
赴一场知识的盛景。
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的旅程仍未到达终点,
敬请关注喵喵的下期推送,
解锁更多小组的精彩表现!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媒体运营中心倾情出品
文字:曹乐敏&刘靓怡
图片:曹乐敏&刘靓怡&栗浩宸
编辑排版:喻思绮
审核:胡栩健
投稿邮箱:whumy_bangtui@163.com
☝☝☝☝☝☝☝☝☝☝
长按关注【马跃珞珈】
以梦为马❤心跃珞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