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
新生联合辩论赛决赛
圆满落幕
冬意渐浓,持续三周的新生辩论赛也圆满落下帷幕。决赛赛场上,意气风发的辩手们金句频出,在唇枪舌战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为听众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的盛宴。
2024年12月12日18:00至21:00,2024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新生联合辩论赛决赛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比赛邀请了武汉大学优秀的辩论前辈李睿、孙铠、申秉男、刘淼磊、谢美泓伊担任评委。
01
季军争夺战的辩题是“博物馆着火你选择救猫/救画”。正方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吴剑楠、王苗淼、郝颉、刘靓怡组成的“玫瑰玫瑰咖啡咖啡”队,反方是由艺术学院的李苗畅、朱笑涵、吴佳颖、吴玥莹组成的“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怒恼闹老龙,农怒龙恼农更怒,龙恼农怒龙怕我们”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曹乐敏担任本场比赛主席。
八位辩手身着正装,气宇轩昂,在与评委握手致意后,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个环节是开篇立论。正方一辩认为双方要比较两种应然态度与价值观。首先,在火场的危急时刻下,猫猫比画更能激发出人的朴素直觉,而这种本能性的判断不应强行抑制。其次,猫猫具有决定自我意义的能力,相较之下更值得被尊重。反方一辩则根据何者能将火灾损失减损到最小的判准,指出火灾发生时应该救画:第一,比较之下救画不确定因素更少,自己和被救方逃生成功率更高;第二,救画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远高于救猫,能够避免更多损失。
第二个环节是驳辩环节。反方二辩首先重申了猫在逃生中的本能更为强大,进而举出东南大学的数据表明对动物来说生存更多是群体概念,认为正方是在强行投射人类的生死观。正方二辩驳斥对方判准,指出火灾的损失难以比较,需要从应然态度和价值导向来选择。
驳辩环节结束后,双方在判准上存在分歧的同时都勇于进入对方的论点展开交锋。
在接下来的对辩环节中,双方在判准上展开激烈争夺,正方四辩侧重拆解对方论点,强调对方画的价值不是无可替代,并且猫身上也存在许多价值。反方三辩防守得当,指出画背后的价值远远高于猫的价值,并强调了做出选择的情景在火灾这一紧急情况之下。
在质询环节中,正方三辩继续推进论点,提出在危机时刻跟随朴素直觉选择救猫是更可靠的选择,更能解放我们的人性。反方三辩再次确认对方判准,并进一步切换情境以反驳对方论点的片面性。
在小结部分,正方三辩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解释了丢失朴素直觉带来的恶性影响并指出以人类中心论的视角去做出选择会忽视小猫作为生命本身的意义。反方三辩则提出火场逃生更需要的是冷静和策略,强调名画背后同样具有生命价值乃至超越生命的更为重要的文明价值。
接下来是紧张激烈的自由辩论,双方进行多层次交锋,各有侧重。在名画的价值是否能够被替代,虚无缥缈是不是比不上生命真正存在的意义的议题攻防中,正反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最后是结辩环节。反方四辩再次驳斥对方论点,认为求生欲同样是人的朴素直觉,冲进火场正是克服本能理性判断的选择。以重现圆明园的美好,传承人类的文明作结升华价值。正方四辩结辩积极回应反方,对对方前场的质疑作出回应,认为我们应顺应人的朴素直觉,推进猫作为真实生命存在的不可替代性,圆融己方论证,并大胆构想那只被困在博物馆的小猫也是猫界的艺术家,强调了救出小猫生命带来的无限可能。
经过五位评委投票,主席宣布本场比赛反方艺术学院“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怒恼闹老龙,农怒龙恼农更怒,龙恼农怒龙怕我们”队以5:0的分数获胜,最佳辩手是来自艺术学院学院的反方四辩吴玥莹。
比赛结束后,评委李睿、孙铠、申秉男、刘淼磊、谢美泓伊都对场上攻防进行了细致的梳理,阐述归票理由。他们在表扬与鼓励两队新生辩手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提升自身大局观,更好圆融自身攻防细节的建议,表达了对于新生辩手未来发展的期许。
02
冠军争夺战的辩题是“应该/不应该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提倡‘钝感’”,正方是由来自艺术学院的刘可玥、王一冰、黄宇阳、习若斐组成的“敏感到取什么名字都觉得不对,我们需要一点钝感对不?”队,反方是由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子昊、王靖雅、蔡思婕、毛舒萱组成的“超级卡皮巴拉和冲锋小钢炮”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曹乐敏担任比赛的主席。
首先是立论环节,正方一辩先结合当下年轻人所面临的职场环境阐明了“钝感力”是一种理性克制、关注自身的能力,随后从“钝感力”有利于改善年轻人的情绪状态、减少无谓的内耗和有利于年轻人专注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反方一辩则从《钝感力》一书中的论述出发,认为钝感是敏感的互斥概念,是一种漠视和屏蔽信息、降低感受性的状态,进而论证了提倡钝感既不利于年轻人适应复杂变化的职场环境,也不利于年轻人发现隐性的伤害和压迫。
在紧随其后的驳论环节,反方二辩提出适度的敏感焦虑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刻意钝感反而是逃避问题,同时指出钝感所屏蔽的不一定是干扰,也有可能是有助于年轻人发展的有效信息。正方二辩则认为面对当下高压的职场环境,提倡钝感力有利于培养年轻人平和的心态,缓解痛苦。
下一环节是对辩环节。正方一辩率先发问,提出敏感的人在职场人际交往方面会过度在意他人看法,既会给自己增加过多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反方三辩则指出职场不同于校园,需要年轻人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断积累经验,实现自我成长。
接下来是质询与小结环节。正方首先质疑钝感力并不会减少信息的接收,而只是一种对负面情绪的屏蔽。反方则指出敏感和钝感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钝感必定意味着会牺牲共情、理解等能力。在小结环节中,双方三辩都对前场的交锋点进行了梳理。
进入到最紧张刺激的自由辩论环节,双方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给观众展现了一场精彩的唇枪舌战。正方围绕着当今年轻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现状,通过消防员救人等事例证明用理性和克制屏蔽负面情绪有利于减轻心理负担,并举出钝感力训练能够缓解焦虑等丰富的实验数据和例证,与对方进行交锋。反方则坚定己方态度,通过描摹商业谈判、小组合作等场景证明钝感意味着处理信息的速度较慢,不仅会让年轻人在迅速变化的职场环境中错失机遇,制约晋升发展,更会让年轻人更难融入团队,难以顺利开展工作。
最后是结辩环节。双方对本场的核心交锋点做出回应,也对辩题进行了整体升华。反方四辩首先处理了双方在定义上的纠缠,进而提出年轻人有着敏锐的双眼,能够洞察问题,发现不公,这是他们独有的天赋,专属的武器。正方四辩则再次强调了在焦虑已经成为普遍困扰的当下,提倡钝感能够为年轻人调整心态,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一剂良药。
经过五位评委投票,主席宣布本次比赛正方艺术学院“敏感到取什么名字都觉得不对,我们需要一点钝感对不?”队以3:2的分数获胜,最佳辩手为来自艺术学院的正方四辩习若斐。
比赛结束后,评委李睿、孙铠、申秉男、刘淼磊、谢美泓伊首先肯定了八位新生辩手的精彩表现,接下来对场上攻防做出了细致的梳理,阐述了各自归票的原因。同时,他们也向新生辩手给出了完善定义描摹、积极推进战场的建议,并表达了对新生辩手未来发展的期待。
03
学长姐的悉心栽培,三个月的自我磨砺,才有我院辩论队成员在新生辩论赛的优异成绩。一版又一版的文稿,夜晚路灯下并肩而行的身影,都是我们的见证。
最后,回望这三个月的辩论之旅,输赢、努力、天赋、热爱、团队,故事很长……
我们永远热爱辩论本身。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媒体运营中心倾情出品
文字:蔡思婕&郝颉
图片:马克思主义学院辩论队
编辑排版:周嘉彤
审核:胡栩健
投稿邮箱:whumy_bangtui@163.com
☝☝☝☝☝☝☝☝☝☝
长按关注【马跃珞珈】
以梦为马❤心跃珞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