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之死引发的拷问与反思!
学术
2025-02-04 21:55
山东
大S因流感造成肺炎离世,卒年48岁。火于流星花园,卒于流感病毒。她死在立春时候。死在新年里,“长命百岁”“平安顺遂”的满屏祝福中。春天来了,死亡的镰刀并未停止收割。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却都还在进行“2025年人生规划”,讨论“退休养老计划”。对此,死神笑而不语。无常一直在,总在人们忘记它的时候,证明自己的存在。据负责大S家庭日本旅行的导游,在网上透露,大S与家人1月29日到达日本,出发前大S身体已有咳嗽哮喘症状,但还是强撑病体出发。一行人先是到箱根泡温泉,期间大S身体状况未好转,1月31日晚上因病情突然恶化,被救护车送往箱根当地诊所急诊,后半夜被送回。2月1日一行人从箱根前往东京,在半途中大S又被送往一家小医院,小医院称看不了,开了药又推荐去东京的大医院,但不知为何一家人并未立刻前往东京医院,直到当天后半夜大S病情再次恶化才又送医,不幸的是因治疗无效,大S于2月2日早上过世。从上述导游描述的时间线来看,大S在1月31日至2月1日之间曾两度送医,但均未接受有效的治疗,耽误了病情。第三次送医时为时已晚。黄泉路上无老少。相比大S死讯的轰轰烈烈,大多数的死亡是悄咪咪的。即便是精英乃至栋梁级人物的英年早逝,又能如何?就在2025年,1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全宇晖死于黑色素瘤,年仅39岁;1月3日,同济大学博士杜梅患癌症去世,年仅30岁。还有更普通的人,他们悄悄地走了,就像他们悄悄地来。他们的死惊不动一片云彩。很多人活着已经竭尽了全力。很多普通人寿终正寝是奢望,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常见的悲怆。春节团圆的饭桌上觥筹交错,言笑晏晏,还有多少人家锅灶冰冷,黯然垂泪。无用即为大用,金丝楠木常被刀斧惦记,反而歪脖子树活得长。看得到的是金玉满堂,红灯帐底卧鸳鸯,看不到的是人后凄凉,黄土陇头送白骨。据传,大S在她和老公闹离婚的时候,两三年前,就有算命先生,在微博上说,看她面相,在走下坡路。八字诊命,推断她命灾50关,火心病残,二婚夫克妻,劝她不要离婚。结果,蛇年春节,挂了。你觉得,你觉得是玄学,是天命,是概率,还是巧合?一个人的衰老会有两个感受: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特别是那些曾经陪伴了自己成长经历的明星,另外就是春晚上的明星粉丝们尖叫着,但是自己一个都叫不出名字。这时候人就会感受到时光正在从自己身上跨过,并且远远将自己甩在了背后。这几天,来医院看“感冒”以及主动要求“流感”检测的人,明显增多了。大S用生命中最后一次热搜,告诉大家流感真的不是普通感冒。曾经那句诟病过度医疗的名言“我就是一个感冒,医生还要东检查西检查”放在大S离世后的今天,至少一时之间成为了人们对流感认知的一块抹布。大S的悲剧,再一次印证了批判“过度医疗”背后的反智陷阱。很明显,被某些人指责为“过度医疗”的血检、胸部检查,恰恰是救命的关键。不知从何时起,检查化验在人们心中总是和牟利挂钩,呼吸机的使用也曾在网上掀起血雨腥风,河北邯郸“过度使用呼吸机事件”至今仍横亘在医生心头,不仅是病人,连某些鉴定专家都会轻易地给出“没有指征”的结论。没有人认真考虑“过度”与“不足”的辩证关系,没有人关心医生的“小题大做”提早发现了多少早期病变,没有人在乎医生的谨慎小心及时纠正了多少危机值。有的,只是对医生专业性的质疑。医学的本质,是在不确定中寻找最优解。当你嘲笑医生“开检查单太积极”时,是否想过这些数据可能是阻止病情恶化的最后防线?当你用“过度医疗”的标签否定医生的专业判断时,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在用偏见绑架科学? 当你勇敢地否定医生,你是否真的确定,下一次被流感或是其他什么疾病推到生死关头的,一定不是你身边的任何人,包括你自己?对于普通民众的不理解尚能理解,但是,对于医保对“过度医疗”的质疑,甚至处罚,作为医生,又该如何是好?怎样面对?
医护家园
医生护士学习交流平台,助力继续医学教育!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