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地位非常极端。
有人说:中国以一己之力,改变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完全可以主导工业机器人;也有人说:中国工业机器人和芯片一样,核心设备被卡住脖子,只要日本禁止出售机器人,就能轻松给我们制造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极端化的工业机器人。
9月2日,CRIA(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公布了一份“喜报”,说: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年销量高达27.1万台,同比增长了50%,而且连续9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
这个数据非常漂亮,因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销量也不过是48.6万,中国自己就占了一半以上,而且在疫情期间,中国更是以一己之力,将工业机器人从危机带向了繁荣
在机器人业内有“世界看亚洲,亚洲看中国”的说法,在他们看来,中国巨大的市场,让全球的工业机器人都得看我们脸色,因此乐观的人认为:中国主导了全球工业机器人。
然而在这份辉煌背后,其实一直隐藏着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伤痛。
我们27.1万台工业机器人中,我们自主品牌销售量只有8.7万台,而且主要以协作机器人为主,也就是说我们有70%左右的市场被外资占据。
但是这还没完,我们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也遭到日德垄断,尤其是日本,长期设置障碍,针对性排挤,导致我们突围相当困难。
工业机器人也是制造业的皇冠,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国家高端制造业的水平。
在卡脖子的情况下,就有人悲观地认为:只要日本禁止出售机器人,就能轻松给我们制造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那么这是真的吗?
我们工业机器人又是怎么被卡脖子呢?未来能否突破呢?今天,熊猫就聊聊分裂的工业机器人。
很多人非常担心中国工业机器人落后,其实它落后,我一点也不奇怪,甚至中国工业机器人落后,才是应该的,这和工业发展、产业转移以及人口有密切关系。
但是我们普通人根本没必要为这个着急,在工业机器人行业里,一定会遵循:始于美国、兴于日欧、盛于中国的发展轨迹,意思就是中国才是工业机器人的未来。
别不信啊,因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极度需要土壤,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
工业机器人的鼻祖: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工业机器人:Unimate,并将它安装在了通用汽车的装配线上。
它的结构很简单,就是一个大盒子外加一个大机械臂,机械臂主要是用来运输热压铸件,因为压铸件的冷却液有毒,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工人中毒,严重的还会出现截肢等问题,所以通用就用它来替代人工。
Unimate确实很好用,不过初代的机器人性能并不好,不仅成本昂贵,而且还很笨重,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加上当时的老美劳动力很充足,所以工业机器人无法大规模取代人工,所以发展环境并不好。
后来老美主动转移产业链,将工业转移到劳动力更廉价的欧洲和亚洲等国家,对于机器人的需求逐渐降低。
老美境内少量的工作岗位,也都是留给工人的,防止他们失业闹事,是不能轻易占用的,所以Unimation公司只能是 说生不逢时,在老美本土的工业机器人注定是发展不起来的。
即使到现在,老美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和市场也不高,整个美洲加起来的销量只有4.4万台,不到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一半,如果算市场,那就更惨了。
很多人说中国工业机器人是我们制造业的软肋,是我们又一个被卡脖子的地方,这个的确是事实,但是老美比我们更惨。
很多人都知道,现在工业机器人有四大家族,分别是日本发那科和安川、瑞士ABB以及德国的库卡,后来库卡被中国美的收购了,就变成了日欧中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四大家族的技术,基本都来自美国的Unimation公司。
也就是说:工业机器人虽然是老美发明的,但是却被日欧垄断了,连中国也能偷下一城。
所以我才说:工业机器人始于美国的,那么工业机器人为何会被日欧垄断,中国工业机器人为何一定会强盛起来呢?
答案就藏在日欧工业机器人的崛起中。
日欧和老美的情况不同,他们的工业和人口其实有很大的矛盾,给了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机会。
从人口上看,在70年代后,日德的人口增长率却开始下滑。
从工业上看,日欧承接了老美的工业,并且在1970年后开始爆发式增长,尤其是汽车的普及,让日德两个国家走到了工业的顶端。
当时,德国汽车年产量在400万以上,日本汽车年产量更是达到了600万以上,在下游的汽车产业链中,他们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大。
加上汽车的零部件比较大,而且有些工序还有毒,所以他们对工业自动化需求增大,而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的高端产品,自然也受到很大的青睐。
于是日欧就开始引导企业发展工业机器人。
先说下日本:他们的工业机器人是在19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当时日本川崎重工从老美Unimation公司引进机器人和技术,并在随后开启自研的道路。
但是真正的突破,却是在1970年后。
当时,日本工业机器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很多的工序里面,已经能够替代一部分人工,尝到甜头的日本就开始探索更加先进的工业机器人,他们的企业不仅联合起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而且政府还带头引导,密集性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看下下面这张表就知道了。
有了政府鼓励支持,企业也开始在生产中,应用了大量的工业机器人,尤其是汽车产业,是支撑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领域,根据汽车产业的需求,工业机器人种类越来越多,有喷涂、点焊、搬运、装配等等,日本工业机器人迎来井喷的时代。
到了1985年时,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已经为全球第一,有93000套之多,约占当时全球的保有量的七成,5年后,这一数字提升了3倍,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到了274210套。
可以说,当时的日本就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代表。
至于德国,他们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虽然没有日本快,但是也在稳步上升。
他们的技术也是来源老美的Unimate,通过引进、吸收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后来他们政府强制规定:一些有毒、有害的危险岗位,需要用机器替代人类。
工业机器人才开始在德国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1985年时,德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8800套,2000年,这一数字提升到了90000套,2015年,这一数字又上升到了18万套。
从发展轨迹上看,日欧的发展几乎是同步,都是因为工业发展开始重视工业机器人,又因为人口问题,导致工业机器人走向兴盛。
相比老美,日欧工业机器人的生存土壤更好,相比其他国家,发展得早而且有产业加成,所以他们领先其他国家,并不奇怪。
而且纵观世界几大工业机器人巨头,也基本都在这个时间成长的:日本发那科在1974年,推出的自家第一款工业机器人,日本安川也在1977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工业机器人,而库卡是在德国创立的,1973年时,它们也研发出旗下第一款工业机器人,瑞士的ABB也是在1974年,由它的前身ASEA推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后来全球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内地,但是主要的汽车产业链却依然留在它们的本土,给了他们成长的空间。
所以我才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它们的工业机器人领先中美几乎是必然的。
反观中国呢,情况又完全不同?
其实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也不算晚,1972年时,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工业机器人了,1980年沈阳自动化所就研究出我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甚至研发出中国第一台6自由度关节机器人,这个性能在国际上都属于比较先进的。
可以说我们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其实还蛮早的 ,而且还不算落后,尤其是1986年后,中国制定了“863计划”,开始向高端制造业发展,但是在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过程中,却依旧落伍了,甚至走到了被日欧卡脖子的地步。
那么中国工业机器人为啥起个早,赶了个晚集呢?
有些人说:这是我们不重视工业机器人的造成,也有些人说,我们只想引进而不是想自己发展,其实压根不是这样,而是当时的国情导致的。
1980年代,我国才刚刚进入改革开放,制造业主要以劳动力密集的低端为主,能用上工业机器人的企业非常少。
加上当时劳动力过剩,大量的员工都下岗了,工业机器人是用来替代人工的,解决的是制造业效率问题,而当时,我们的制造业首要解决的是就业和民生问题,其次才是生产效率问题。
所以我们在那时候就没可能用机器去替代人工,那压根不符合国情。
而且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非常依赖制造业市场,只有用到工业中,那才能不断产出和迭代,当时的制造业用不上,工业机器人就没有生存的土壤,更不用说跟上时代的发展。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中国工业机器人落后是必然的原因,就像我们整体制造业落后一样,工业机器人也被称作制造业上的皇冠,它的背后其实是制造业整体实力的比拼。
所以那些一上来就指责我们工业机器企业不够努力的,建议先好好了解下历史再说。
总之在21世纪的头10年,我们的工业机器人发展并不快,大部分是以进口为主,主要用在某些高端产品的生产线上的,在2001年时,我们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仅有1630套,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52290套,但是相比日德差距依旧巨大。
那后来,我们为啥又开始重视工业机器人问题呢?其实也是效率问题。
2005年后,我国工业已经从低端制造开始向高端制造发展,单纯的人力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一些高效率、功能多样的机器人,更加适合我们的工业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具备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土壤了。
2007年时,全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和专家都汇聚北京,共同探讨“中国到底要不要做机器人”,会上一致同意要做机器人,但是如何做却出现了分歧。
以数控为代表的一派人认为:要将工业机器人列入数控系统领域,因为机器人主要由六个系统组成(机械结构、驱动、感知、控制系统等等),其中多轴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核心系统,加上这个系统也是机床的核心系统,属于长期被国外禁运的技术。
所以数控企业希望将它作为高端数控的子项目来攻关,这样可以加快两个项目的攻关进度。
其他部分人则不同意这样做,而是提议将工业机器人单独作为重点项目来研究,因为工业机器人发展到此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功能从以前制造业辅助,发展到喷涂、装配、焊接等等多种功能。
而且结构也从以前的单节,发展到现在多关节机器人、甚至种类也丰富起来,所以他们认为应该将工业机器人单独列入重要项目进行研究。
虽然这次集会意见分歧很大,但是中国要做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却达成了共识。
2008年,中国第一个工业机器产业化项目重启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研发六轴焊接机器人,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攻关 。
一场关于工业机器人的突围战也正式开始了。
然而这场突破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工业机器人确实处于全方面落后的状态。
工业机器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本体,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本体就是指机器人本身的主要结构,比如手部、腕部等等手臂部件,至于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则是作为工业机器人身上各个环节的核心零部件。
这两大部分全都是卡脖子的地方,不过中国不是没有优势,我们制造业就是最大的优势,日本可以借助制造业,帮助工业机器人产业崛起,中国也可以。
以2013年为例,在这一年,我国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37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其中国产的工业机器人有0.45万台,国产化率虽然只有13.35%,但是也培养了一批国产品牌。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此时我们没有任何话语权。
尤其是在2015年前,我们工业机器人还是以本体自研、核心零部件引进为主,而国际巨头们早已经通过合作,打通了上下游,对我们形成了垄断和包围的局势。
尤其是日本企业,他们工业机器人品牌积累已经超过了40年,他们的体量庞大,采购量和话语权都比较大,在签订合约的时候会有排他性,导致核心零部件无法低价大量供应中国企业。
以RV减速器为例。
四大家族购买一台精密减速器价格只需要3万元左右,但是国内企业去采购,却要花费7-12万元,两者相差一倍以上,而且还要接受漫长的排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减速器 一般被应用在工业机器人的关节位置,可以决定一个机器人控制范围的精准度以及扭矩,尤其是汽车,3C电子等制造领域中,减速器一旦出现比较大误差,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它的要性不言而喻。
但就是这样的关键核心零部件,也是常年被日本企业霸占,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住友等日企在中国市场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导致国产工业机器面临即使高价,也不得不买的地步。
除了减速器,其他核心零部件也有类似的经历。
除了核心零部件,下游的集成商上也是如此,工业机器人是要搭配生产线合作的,国外的集成商或者企业都会指定品牌,一般是以四大家族为主,国产工业机器人很难进入他们的采购链。
他们共同形成一条共生共荣的产业链,结果就是核心零部件占比虽然很少,但是成本却占据了国产机器人7成以上。
至于中间的国产机器人品牌,因为长期高价来购买这些零部件,在研发和迭代上的投入就会相应减少,整体的性能也落后于他们。
所以在2015年时,我们虽然培养了一些工业机器人品牌,但是想要真正突破,就必须上下游同时努力,攻克核心技术。
为什么我以2015年为界限呢?因为这一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正式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根据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制定了10大突破领域。
其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正是位列在第二位,并且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列为重要的攻关项目。
为什么我说中国工业机器人一定会强盛?
因为我们具备了比日本工业机器人崛起还要好的土壤条件:日本有工业机器人崛起的三大因素:政策、汽车制造业和人口,中国面临的情况也一模一样。
日本当时有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我们现在也有,大家都处在人口停滞增长的阶段,没有就业带来的压力。
日本有扶持工业机器人的政策,中国也有,而且项目更多目标更大,从国家到地方、从单独立项,到行业扶持,只要有技术的企业就不会被埋没。
日本有汽车和3C市场支撑工业机器人发展,中国也有,而且更大更多。
2021年,中国生产了世界汽车总量的三分之一,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国的地位,更不用说家电、数码产品了,更关键我们还有钢铁、能源、物流、纺织、家居等等。
《中国制造2025》,是全领域的制造大升级,在这种制造业大跨步中,我国有足够的空间给我们工业机器人发展。
所以在2015年后,中国工业机器人就依靠产业链优势,开启了:弥补劣势,错位竞争,和弯道超车的战略。
什么是弥补劣势战略?
其实很简单就是补课,品牌力不够,就弥补品牌、核心零部件缺失,就努力打破技术垄断。
比如品牌商,我们就一边打造国产品牌,诞生了节卡、大族、埃斯顿等品牌,一边向上投资和收购国际知名品牌。
2017年,美的收购德国库卡,以色列高创,2022年,美的又对库卡完成了全面私有化收购,将四大家族之一收入国产系;同样的、其他的国际巨头在中国都有合资公司,他们想要打入中国市场,也需要借助中国的力量。
而在三大核心零部件上,我国与国外差距最大的就是减速器。
减速器根据关节的不同,又分为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其中差距较小的是谐波减速器,我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绿的、来福等生产的减速器,在精度与使用寿命上,也达到了日本同类机器人的水准,欠缺的也只是市场的认可。
至于RV减速器是中外差距最大的,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攻关,我们的南通振康、恒丰泰等国企,已经掌握了生产的技术能力,不至于落到没有减速器可以用的地步。
而在技术的差距上,我国也在慢慢追赶。
北京工科教师张跃明花了几年时间,攻克了RV减速器的生产技术能力,其生产出来的RV减速器,在精度保持性和使用寿命等多个指标上,比日本的还要好,而这项技术专利目前正在产业化当中。
同样的突破场景,还出现在伺服系统、控制器中,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就像2015年前的国产品牌一样,正在形成燎原之势,未来突破卡脖子的技术和企业会越来越多。
错位竞争战略,讲的是包围城市的思维。
日本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和3C领域有先发优势,设置了很多专利和产品障碍,我们突围起来就会困难一点,所以我们在正面硬钢的同时,还在物流、金属、能源、家居等领域进行布局,与日本汽车错开竞争。
比如国产伺服系统,我国凭借低于国外品牌15%-30%的价格优势,加上定制化的服务、供货周期短,和优质的了售后服务等,已经在汽车和3C电子之外制造领域站稳脚跟,国产和某湾生产的伺服系统占据35%的市场份额。
至于弯道超车战略,就很有意思了。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开始进入数字化建设,我国也正式开始建设新基建,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等快速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工业制造,就连华为都不得不改变战略,成立更加专业、更加细致化的军团作战模式。
因为中国工业制造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大变革,各行各业都需要产业升级,而且不是简单的自动化升级,而是向智能化、智慧化升级。
同样的,工业机器人作为升级中的重要一环,会诞生出非常多以前没有的品类,在这些品类中,中国和国际巨头们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这就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
举个例子:现在的机器人已经有六大种类,我们在传统机器人上劣势还比较大,但是在协作机器人上,我们却实现了大逆袭。
协作机器人顾名思义,就需要人和机器人协作配合,充分发挥机器人的效率和人类的智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半智能化,它的优点就是性价比高,而且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产业化升级的阶段。
协作机器人是近十年才诞生的,没有专利和产品限制,所以我们突围起来就非常快,根据《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国产协作机器人在中国的占有率超过90%以上。
不仅如此,我们生产的协作机器人还打入了日本本土,上海的节卡已经成为日本丰田汽车目前唯一合作使用的协作机器人企业。
协作机器人外,还有焊接机器人等也正在更新换代,也就是说:工业制造大变革时代,势必会诞生越来越多的新工艺和新的工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没有专利壁垒,就是我们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我们为什么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充满信心就是在这里,在经过华为等事件后,制造业上的国产替代已经成为主旋律,这又给了我们工业机器人机会。
工业机器人不是芯片,没有到完全被卡脖子的地步,即便被禁用,我们也有能力完成替代,更何况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这个市场,连国际机器人联盟的主席米尔顿(Milton Guerry)都不得不承认:“这种快速发展在机器人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没有中国市场,这些工业机器人都得歇菜,所以不是我们离不开它们,而是它们离不开我们。
以前生产线上不大愿意用国产机器人,生怕出现问题,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在同等技术上,国内企业都会给国产工业机器人机会,让它们替代国外的企业。
所以就形成一种局面,大家都知道我们工业机器人被卡脖子,但是谁也不敢小瞧中国工业机器人,只能用专利技术和协议等小手段阻止我们发展。
但是一边是中国大刀阔斧的工业制造革命,一边是我们足够争气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它们俩几乎是绑定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它们能成长起来?
我是相信的,至于你们呢?可以在评论区说说。
好了,我是熊猫,如果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