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写边悟
饥来吃饭倦来眠
当我们读一首诗,接触一段优美的文字,内心产生了深深地共鸣,不必急着附会、表达出这份感受。
像是一块蜜糖,含在嘴中,待它融化,才能滋润心田。
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的这首诗,是来自于王阳明的《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唯此修行玄又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偏向身外觅神仙。
这几乎是一首白话诗,没有更多讯息让人破译,但却回味悠长,几乎每个人读后都能会心一笑。
这便达到了作者作诗的目的:彰显良知。
是那份你我们内心同住同在的,被王阳明唤作“良知”在作用。
要走入这首诗,别急着打开山门看热闹,先徘徊门口看看门道。
这首诗名为:答人问道。
如果我们搜索王阳明的诗,很多是答谁问什么,以诗的形式去作答。
这是为什么?
1
提出紧要问题
一来,古人信息交互的周期长,信息密度低,有时一封信要辗转半年才能抵达手中;
如果学生不在老师身边,那么信件的往来,一定是把自己学业中最为紧要的疑问提出,交由老师去解惑。
2
诗为药方
二来,王阳明曾对徐爱说:“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
这世间的老师,多是有问必答,不问不答,不轻易自问自答。
如王阳明所说,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给予关注和解答的分量不同,一旦用错了药,不仅不是帮他,反而可能害了他。这一首首作答的诗,就是王阳明开出的药方。
3
四两拨千斤
三来,以诗的形式,传递的信息密度低,但能量密度高,兼容性强。看似平平无奇的二十八个字,却起到了拈花一笑的印心效果。
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并不是在打哑谜,而是将不可言说的心要,用另一种不可言说的意境诠释出来。
这是中国诗最美之处。
我们把这首诗比喻成药方,是要治什么病,也就是说应对的问题是什么?
就在题目中给出了答案:问道。
是谁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在提问时自身的状态如何,已经不可考,但通过答案反推,就可以知道,这并不是初学者的提问,而是当一个人内心深有醒悟,对良知有了惊鸿一瞥后,王阳明才给出的一记棒喝与引导。
只有当一个人去过了南方,但又迷路了,才会问出:我怎么才能再回到南方。
老师们才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密在汝边、平常心是道、饥来吃饭倦来眠……
其实“南方”,也就是王阳明口中的“良知”,从来未曾离开过你,正心诚意,澄明内心,当下即是。
这首诗最早的出处《景德传灯录》第六卷,也印证了这一点:
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慧海禅师回答:“用功。”
问:“如何用功?”
慧海禅师回答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问:“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慧海禅师回答:“不同。”
问:“何故不同?”
慧海禅师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见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后,复见山是山,水是水的澄澈,怎么会与初时见山见水的蒙昧相同呢?
千里长轨,万灯皆明
见了门道,含化了蜜糖,我们再推开山门,看看热闹。
日本有一名铃木俊隆禅师,在他的著作《禅者的初心》中说到:“菩萨的道路是千里长轨”。
这是对所谓“修行”相当为贴切的回答, 也是对“饥来吃饭倦来眠”的翻译。
如果列车不严丝合缝地行驶在当下的轨道中,便有着脱轨的风险;脱轨带来的结果,不是某一节车厢,而是全副身家的惯性袭来。
对应到生活中,是一次又一次沉溺在情绪的滔天巨浪中。
☁️“唯此修行玄又玄”
菩萨也好,世人也好,没有谁能例外。玄之又玄的,就是最为平凡而普通的每个当下,每一笔划。
☁️“说与世人浑不信”
一颗被欲求充斥的心,很难相信这句话的。
这不是评判或责怪,是人类整体的现状。思想带我们走出荒野,却也把我们关进了另一个牢笼。
消费、仇恨、战争……种种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背后,都是思想编织的陷阱,一旦认同,便会失去了对生活、对当下时刻的聚焦。
砍柴时想着担水,担水时想着吃饭,吃饭时想着睡觉,睡觉时想着开悟。
☁️“偏向身外觅神仙”
被梵网兜住的世人,像极了追着自己尾巴奔跑的小狗,甚至开始享受这份稍纵即逝、求而不得的幻象。
整体的梦幻泡影,要靠个体来戳破。
真正的修行,是看破世事无常,徒增烦恼后,仍能回归和享受生活的清醒。
真正的修行,是一注心流,如长横长竖,一气呵成,如千里长轨,延绵不断。
一颗心清净,就有一片国土清净。
一盏灯保持燃烧,才有机会传递智慧,终至万灯皆明。
在在处处,行住坐卧间,与当下所做之事合一,就是在创造一个清净庄严的新世界。
边写边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