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向内看”,“往里走”,“莫向外求”这样的字眼已经开始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并且成功引起你的思索和疑问;
如果你开始意识到有时候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并不受理性控制,它们仿佛有自己的生命和发作周期;
如果你发现有许多矛盾和冲突不断地在你生命中上演,换汤不换药;
如果你观察到一个好的情境如何令自己快乐,而相反的情境就如何令自己不快乐,快乐总是如此转瞬即逝,不快乐总是如影随形……
那么,你确实可能来到一个分叉路口,并且发问,我要走哪条路?
A.重复以前的生活模式,反应模式,重复以前的快乐和不快乐;
还是,
B.我想搞清楚“为什么我会是这样的我,以及我到底是谁,我要去向何处呢?”
许倬云老先生的一句“往里走,安顿自己”,感动了无数的青年人。他出人意料地,给大家指了一条没有门槛和条件的路,人人皆可以遵循尝试的路。虽然他自己已经取得了种种成就和地位,也是那么努力勤奋的一个人,但是他没有把重点放在劝说年轻人你要多上点学,多赚点钱,努力获得一定社会地位等等作为上。
“往里走,安顿自己”,这七个字如此朴实温暖,清晰肯定。大家怀揣着这个宝贝,带着一份感动和力量,冲进人海,继续前行。但是,很快又会发现,宝贝丢了,因为路上总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严肃地告诉你,“你什么都没有,你什么都不是,你得伸手去求,你得有各式附属物傍身,才能立足,才会获得尊重,获得幸福和满足的感受。”
所以于很多人而言,“往里走”,变成一句空话,一个不知要如何面对的向往,一个此生也许终也做不到的理想,一个区别自己和他人的标签。
“我做不到,我没有那样的条件,我没那么幸运,我还得努力挣钱去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哪怕我不快乐,也没关系,哪怕我与理想背道而驰,那也是无可奈何……”
“我太害怕了”,这是人们深藏心底的一个念头/对自己的设定,这个念头浇筑了很多人一生的基底。在恐惧之上建立起来的东西,会散发香气吗?会有独特的姿态和色彩吗?会有鲜活的生命力吗?
为什么
你并不真正想放弃的事情
却无法继续下去?
为什么
你并不真正想要的东西
却一直在苦苦追求?
你有答案了吗?
向内看,往里走,如何真实而具体地在你的生命中展开?
许多伟大的老师都有经验可以分享,亲身实践者也有经验可以分享,但每个人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
你得亲自
来走这条路
我想特别简洁地分享几条我的实践经验:
1、观察自己每天注意力的分配:
是否有留给自己的较为整块的专注时间,不管是看书,写字,画画,冥想还是做瑜伽、跑步等等,这段时间里不看零碎的无关信息,注意力完全投入在这个过程中;
是否在浏览自己真正关心和感兴趣的信息,还是在看一些无关痛痒的低质量的零碎信息或短视频,亦或是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做功课去买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2、不要轻易掩盖掉引起内心波澜的人事,正视它们,它们都是关于认识自己的宝贵指引。
任何让你内心不平和的人或事,引起你轻微或巨大反应、评判的情境,都是一面明镜,在告诉你,仍有哪些未被看见的心结,课题。
与其沉浸于痛苦中,不如提醒自己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俯瞰这一切:照见。
3、与同样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前行的队友们,经常进行深入坦诚的交流。
打开自己,放掉恐惧,去有意识地倾诉与倾听,同频共振的伙伴会在合适的时机出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顾虑去主动、诚恳地交流。
彼此共同搭建的空间,散发的能量场,会引领你更勇敢和坚定地向内探索下去。总有人比你走得稍远,会拉你一把,也有人会向你提出问题,敦促你更主动地面对。
4、长期地、反复地、持续地阅读帮助认识自己的书籍。
有的书是为认识自己全面奠基的存在,比如埃克哈特·托利的书《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当下的力量》;
有的书是犀利敲打强大习性的,比如克里希那穆提的书《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有的书是可以互证和补充的,比如《佛陀传》《内观》《爱的艺术》;
有的是可以加深实践运用和回味的,比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臣服实验》《悉达多》……
每一天,都看一点这样的书,让它们提醒我们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种种念头、习性,帮助我们观察与理解心是如何运作的,感受我们的本质为何,陪伴我们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持续前进。
看这样的书,不为赶进度,不为完成阅读量,而在于不断地反复地结合实践去咂摸和领悟。
(搬运两条我之前发在微博上的《当下的力量》读书分享小视频)
今天这篇小文,也是在静坐时,突然冒出的灵感。
安静内观的时空中,浊物会沉淀下去,心又恢复澄净清明,这时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创造什么,传递什么,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的症结源于何处,如何化解,智慧自然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