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琴别立格|内蒙古
提起“祥泰隆”,阿拉善无人不晓。作为阿拉善和硕特旗出现最早业务量最大的一家旅蒙商号,其主要业务覆盖了外蒙古和宁夏、天津、北京、山西、内蒙西部地区包括包头、阿拉善等地,其经营范围之广、贸易额之大、获利之多,在我国民族贸易史上是罕见的。为了挖掘阿拉善商业文化,丰富阿拉善文史资料,笔者曾赴山西平遥采访祥泰隆第五任总管董枢之孙、原平遥县政协副主席董培良先生(1941年--)和山西省史志研究院旧志处处长,山西《史志研究》主编董剑云(董培良之子)等人。根据采访记录,并参考《旅蒙晋商骄子——祥泰隆》《旅蒙商祥泰隆账簿》等一些资料,对祥泰隆从业始末作一概略介绍,以为研究阿拉善及我国民族经济史之参考。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贺兰山西麓、腾格里沙漠东缘,北与蒙古国接壤,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境地区。土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阿拉善盟首府巴音浩特原名定远营,被山西平遥人俗称“山后”,即贺兰山后面的意思。阿拉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所出物产不仅产量大质优,是国内外受欢迎的优质商品,吸引了不少外地商人。
300年前,有一批做了雁行客的山西平遥行商走出雁门关,翻过贺兰山,来到阿拉善草原。他们肩挑货郎担,背负货物,活跃在当年阿拉善旗的牧民中间,深受牧民的欢迎,特别是蒙古人敦厚好客、诚实豪爽的民风,使他们爱上了这片土地,先是搭帐篷销货,后来又盖房营业,其中有一家叫“祥泰公”的就是当时最早成立的商号之一。他们的商贸活动成为沟通“黄土文化”和“奶茶文化”的渠道,充当了连接蒙汉回等多民族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使者,其商业活动在开发牧区经济资源,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保障牧民生产、生活,增进各民族的团结等诸多方面,都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
一、祥泰隆的历史
明末清初,晋商崛起,并向全国各地延伸,成为当时流通领域中的一支劲旅。他们不但向北京、天津、上海、汉口等大商埠发展,也瞄准了近在咫尺的内蒙古、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清初,有一批平遥籍行商走碛口,过黄河,入河套,越贺兰山,来到阿拉善旗草原。他们肩挑货郎担,背负货物包,活跃在阿拉善旗的牧民中间,当时阿拉善札萨克(蒙旗首领)的王府就在沙日布日都的“额肯衙门”,沙日布日都(汉语称紫泥湖)一带自然就成为阿拉善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是这些平遥人结伙搭帐篷销货,大胆放手经营,在紫泥湖下游盖房营业,成立了一家叫“祥泰公”的商号,这是当时在阿拉善最早成立的商号之一,股东们多数是山西平遥人。
清雍正元年(1723),祥泰公结束营业,股东们的资金又重新组合,组成了两个商号,一个叫定远堂,一个叫祥泰隆。因祥泰隆的股东多数为原祥泰公的股东,所以后人称祥泰公为老祥泰隆。数年后,定远堂倒闭,祥泰隆仍继续经营,以日杂、南锦(百货)、布匹为主营物品。
清雍正八年(1730),阿拉善第二代王爷阿宝因平息西藏、青海有功,清廷诏令将紫泥湖东八十里处刚刚建成的“定远营”(现“巴彦浩特”)赐给了阿宝。两年后,阿拉善第二代郡王阿宝的王府迁驻定远营城,祥泰隆也迁往定远营,开设在定远营东门外“头道河子”以东,附近的一株大槐树就是一个重要地标。因而阿拉善旗的老人们谈起祥泰隆的轶事来,有句俗语:“先有祥泰隆,后有定远营。”定远营成为当时阿拉善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祥泰隆也就大有用武之地了,而资金不足成为它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当时还没有票号、钱庄等金融借贷机构,就向当地的源泰当铺借高利贷。
源泰当铺是山西省平遥县西赵村董姓人氏所开,趁祥泰隆急于抓住发展机遇、扩大经营规模之际,也搭车发财。以“驴打滚”“内扣八”等高利贷方式,一再借银给祥泰隆。然而雄心勃勃的祥泰隆,由于受信息、运输、市场风险等因素影响,理想化为泡影,债台越筑越高,最后因资不抵债而破产。
道光元年(1821年),源泰当铺彻底兼并接管了祥泰隆,由董德峰接管。第一任总管董德峰(1767--1844)字玉山,山西省平遥县西赵村人氏,嘉庆年间例授正六品(相当于县级市长)千总(相当于团或营级军官)。接管祥泰隆后,董得峰独执该号股份的72%,其余为小股和人力股。所以祥泰隆的历任总管(股东代表),一直由董得峰及其子孙担任,后来祥泰隆的股数扩大到25股,董氏控股也始终居于主宰地位。董得峰娶六房夫人,共生五子,即振锺、振铭、振钺、振镛、振镗。董得峰之兄董得峥,十八岁殇而无嗣,董得峰遂将第四子董振镛为其继嗣,并把占家产总额半数的祥泰隆分给董振镛,其余四子平分平遥城内的“广裕公”等三个票号和一个棉花店,以及石嘴山的两座当铺等。此时,紫泥湖的源泰当铺已逐渐收缩,全部资金注入了祥泰隆。
第二任总管董振镛(1825-1875),董得峰四子。后过继伯父董得峥为嗣。他知书达理,性格刚毅,办事果断。遵父命接管祥泰隆商号总管后, 根据蒙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大胆革除旧制之弊端,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全新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聘用经商多年的赵廷斋(山西孝义人)出任大掌柜(蒙语叫“大朴苏”),使祥泰隆越办越红火。股金从8000两白银发展到20万两,还有上万头牲畜,成为当年阿拉善旗这块十八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首富商号。光绪元年(1875)去世,享年51岁。
第三任总管董翰昌 (1852-1908),字墨臣,董振镛次子。董振镛去世后,其四个儿子董书昌、董翰昌、董国昌、董万昌平分了股权。从此祥泰隆总管职务实行了股东公推制,时年23岁的董翰昌被众推接祥泰隆第三任总管。董翰昌接任后,为求发展,将目光扩向宁夏。光绪五年(1879),在银川光华巷开设了“广发店”客栈房。光绪十三年(1887),在银川市东西大街开设了隆泰裕商号,两商号获利显巨。据老年人回忆,广发店运货的骆驼多达1200多头,可见其规模之大。宁夏商号的创立,使总号祥泰隆锦上添花,财源滚滚而来,三年结帐时,每股分红可得5000两白银。此时,祥泰隆总号人员由65人增加到260余人。且还在北京、天津、兰州等13个大城市设立了分庄,业务融入了全国大市场。为货市流通方便,董翰昌率先将银两流通改进为纸币性的银帖流通,节省了大量的开支,解决了银运的不安全问题。董翰昌晚年因病辞职,光绪三十四年(1908)去世,享年56岁。
第四任总管董国昌(1878-1934),字子正,董振镛第三子。爱好戏剧,在平遥戏剧好友中享有盛名,因排行十二人称“十二王”。董振镛因病辞职后,接祥泰隆第四任总管。时值辛亥革命时期,国内形势动荡,商号经营困难,财物损失加剧,董氏族内部矛盾纷纷,因此生性好乐的董国昌只任职一期,三年后遂辞去总管之职。
第五任总管董枢(1881-1937),字星一,董翰昌长子。幼好读书,17岁中秀才,后进入平遥超山书院,师从朱善元学习。结业后,先在平遥实业学校任教师,后晋升为总务主任。光绪末年到宣统时期,在平遥超山书院任教的朱老夫子任职绛州知州时,董枢曾与平遥的知名好友赠银送行,现存文庙碑刻中有记载。民国初年,三叔董国昌辞职后被推举为祥泰隆商号第五任总管。董枢生性谨慎,顾全大局,考虑事情周密。上任后,将管账的阎清龙提任祥泰隆总掌柜,并根据时局动荡的形势,决定将宁夏的隆泰裕、广发店两商号各自独立经营,祥泰隆只掌握其中一半的股份权。这就避免了两号距祥奉隆数百里还得请示上报,容易贻误商机的弊端。同时,祥泰隆根据盗匪丛生的局势,面对蒙民经常路遇盗匪丢失银帖的现象,作出蒙民银帖如果丢失或磨损,只要号中有存根,都予不打折扣的办理照兑。这些开明政策,得到了两商号经理人和蒙民的一片感激和赞誉。民国7年(1918),董枢与阿拉善旗王爷各投资一半,合资白银3万两,开办了“乾锡永鸿记茶庄”。这一茶庄的建立,标志着祥泰隆在阿拉善旗的砖茶垄断性经营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民国9年(1920)阿拉善旗一带大旱,人皆危在旦夕。董枢以市场存亡为大局,积极调动祥泰隆的全部人员和驼队,竭尽全力从全国各地购运黄米、小麦等粮食2000余万斤,平粜或借给牧民,帮助牧民度过了难关。灾后祥泰隆不但保住了自身赖以生存的消费市场,还进一步赢得了蒙民信任,业务与日俱增,到民国十九年(1930),祥泰隆总资金高达银洋120余万元。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祥泰隆每年招收10-30名年龄在15-20岁的平遥青年,先进行业务和蒙语培训,蒙语过关的首选留任阿拉善旗区。这样,祥泰隆的人员素质更加提高,团结协作气氛更浓。董枢经营期间,虽处国内形势动乱时期,但由于措施得力,政策开明,祥泰隆的业务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每期下来,每股红利都可达5000两白银左右,创造了祥泰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民国26年(1937)1月,因脑溢血去世,享年56岁。
第六任总管董梿(1890-1960),字子商,董翰昌第三子。幼年读书,聪明能干,民国26年(1937)接任祥泰隆商号第六任总管。董梿上任时,正值抗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军队南撤,各地军阀更加肆无忌惮,占地为王,全民抗日兴起,祥泰隆原有的南北交通受阻,各地分号不断遭劫,业务随之局促一隅。民国28年(1939),祥泰隆分红时的每股红利已下降到3000两白银。同年,宁夏军阀马鸿逵以抗战名义进入阿拉善旗,以蒋委员长的“抗战地不分南北”为借口,到处征兵派款,占地刮财。祥泰隆每次被派壮丁15名,需以75匹骏马或105峰骆驼顶替。时价好马每匹400银元,好驼每峰200银元。仅当年,祥泰隆就先后被派丁7次,共交好马195匹,好骆驼330峰,折合银元14.4万块,连同宁夏隆泰裕、广发店派丁,总计交纳壮丁款20.8万块银元。正是在这种不堪重负的盘剥下,大掌柜阎清龙忧闷去世。董梿聘平遥城内李光清为总经理。马鸿逵在蒙古扎稳脚跟后,在定远营设立起“宁夏富宁公司分号”,专门垄断蒙古的粮食供应和畜产品收购,严禁他人经营,并设立特务监督机构,违者严办。民国32年(1943),祥泰隆只好缩小经营规模,改祥泰隆商号为“蔚生厚”。全国解放后, 1951年蔚生厚解散歇业,其中部分人员自行组成为“利民商号”,1955年公私合营为“第一合作商店”。从“祥泰隆”到“公私合营”,历时233年。
民国二十六年(1937) 祥泰隆总号员工新春合影
二. 祥泰隆的发展
董得峰接管祥泰隆后,正值晋商突飞猛进之时,随遇而产生的票号,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铁路、电报、邮政等,更使商业流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祥泰隆随此大潮,从资本规模、经营项目、开设分号等诸方面,一直不断滚动地向前发展。股金从白银8000两发展到20万两,还有上万头牲畜。到民国十九年(1930),资本高达银洋120余万元。祥泰隆的经营项目由原来的日杂、南锦(百货)、绸缎,逐步扩大到牲畜、畜产品、粮食、砖茶、药材、土产,无所不营。从批发、零售到收购、运销,从牧民的衣、食、住、行必需品到畜牧业生产资料,包揽无遗。许多经营项目处于垄断地位,左右着阿拉善旗的市场价格和金融业务,成为阿拉善旗这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总后勤供销部。祥泰隆在阿拉善旗草原的8个苏木(相当于区),设有8个分号,每个分号约有员工30人,经营牧民所需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收购羊毛、驼绒、牲畜、药材等,每个分号各有一个牧场,牧养自己运货的驼队和收购待卖的牛、羊、马、骡、骆驼等牲畜,牧养人多用甘肃民勤县的人。各分号员工在掌柜的领导下,忠诚敬业,相互竞赛,每年销售额都在3万两白银以上,收购营业额都在4.5万两左右,合计7万两。
在祥泰隆发展期间,1862-1874年,时属甘肃行省的宁夏府发生了以马化龙为代表的“西北回乱”,回、汉间进行了无休止的互相屠杀,直至陕甘总督左宗棠大军压境,历时12年的“回乱”才得以平息。12年的民族互相残杀及朝廷镇压,宁夏一片“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惨状。社会稳定下来以后,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地区,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为占领宁夏市场,有头脑有胆略的商人们,自是趋之若鹜。时任祥泰隆总管的董翰昌,于光绪五年(1879)在银川光华头道巷开办了广发隆货栈(广发店),从事大宗货物的收购和批发,岁入10万银元。广发店名为客店栈房,实际上是批发收购经销部,该店的常住客人被称为“老板”,都是全国各地大商号的购销代理人。该店员工最多时达200多人,在宁夏各地遍设分号,有时一次进货可达几十万银元,运货的驼队可达1200头骆驼。光绪十三年(1887)由祥泰隆投资1000银元,在今解放东街61-63号处,开设了隆泰裕商号,主营绸布、南锦(百货)、日杂、土特产收购等。在宁夏及内蒙古草原也有不少分号。生意最好时,岁入可达19万银元。广发店、隆泰裕初成立时为祥泰隆独资设立的分号商店,掌柜(经理)由祥泰隆委派。银川距定远营100公里,需翻越整座贺兰山,信息十分不便,常常延误商机。为此,总管(董事长)董翰昌果断决定让广发店、隆泰裕改为独立经营,掌柜由总管直接任命,祥泰隆仅为持50%股份的大股东,使两店能够放手经营,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到民国初年,广发店和隆泰裕又兼营鸦片、滩羊皮、枸杞子等土特名产的购销,获利更巨,使总号祥泰隆亦锦上添花,财源滚滚而来,三年结账时,每股分红可达5000两白银,祥泰隆总号人员也由65人增加到260余人。
祥泰隆既经营日用百货,又经营粮食、牲畜及畜产品、药材等土特产品。从零售、批发到运销,包揽无遗。在旗内设有分号账房和牧场,在外地有分店和转运站。从牧民的日用百货、生活必需品到畜牧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等等无所不包。市场商品价格、金融流通,统由祥泰隆一家垄断,成为为阿拉善旗的后勤供销总部。
祥泰隆在内地九个地区和城市开设分庄、分号,具体分工如下:
宁夏银川设有广发隆、隆泰裕两个分号,负责采购粮食、油料、白酒、地毯,生活用紫铜、黄铜器皿等。
包头分庄负责销售牲畜及畜产品--羊毛、驼绒、皮张以及药材等产品;采购砖茶、生烟、糖类、布匹等。
天津分庄主要推销头等、二等驼绒、药材;采购绸缎、布匹、日用百贷等。
北京分庄主要采购蒙古族喜爱的特需商品--首饰、装饰品、生活用品、马具以及绸缎、布匹等。
山西分庄主要采购“川”字牌砖茶、生烟等蒙古族从不可少的日常用品等。
另外还在兰州、西安、绥远、张家口等地也开设了分号,主要购进各种民族用品、鞋帽、砖茶、绸缎洋货、各种布匹之类的商品。同时,祥泰隆在阿拉善旗境内也开设了9个分号和1个总号,每个分号经营一至两个牧场,每个牧场的牲畜在500-1000头(只)。
据资料记载,祥泰隆每年进贷总值在40万两白银以上。在阿旗境:9个分号名称记载分别为:
紫泥湖(沙日布日都巴格高勒音阿德格)设“盛记”栈房(当铺);巴音乌拉巴格那仁苏海图设“茂记”栈房;洪古尔玉林布日恒图设“恒记”栈房;巴彦布尔都巴格库日格音高勒设“敦记”栈房;雅布赖巴格乌朱日乌孙设“凝记”栈房;树贵巴格赛音呼都格设“祯记”栈房;孟吉郎阿德高勒(现三道湖)设“福记”栈房;图楞太巴格查干高勒设“泓记”栈房;英都勒图设“瑞记”栈房和定远营“祥泰隆”总号。(资料来源,巴彦淖尔市档案馆,1960年7月31日,档案编号060-01-0015--002)
祥泰隆通过内地各主要城市的分庄和境内各栈房、销售、采购活动,掌握市场行情,了解商品信息,沟通城乡物资交流,起到了互通有无、繁荣经济,发展生产的作用。由于祥泰隆的资本雄厚,控制着市场行情,使许多商品能够几倍或十几倍地赚取利润,垄断一切商品,保证其商品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清“祥泰隆”木印(底部)
阿拉善博物馆藏
★
【作家简介】
北疆网络文学
《北疆网络文学》
欢迎扫码投稿
·感谢阅读·
·如果喜欢,就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赞赏,是一种看得见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