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彤|内蒙古
黑戈壁的路,总是漫长的没有尽头。远处的沙丘在黄昏的余晖中模糊成一片深浅交错的轮廓,偶有几丛骆驼刺散落沙地上,迎着风沙低伏着,扎根在这片荒凉大地上。
“算井子”这三个字,在我入警培训时听到过不止一次。教员曾说:“提到算井子,不知道的人会摇头,知道的人也会摇头。那里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不能生存的地方’。”这番话当时让我心生好奇,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又是什么支撑着那些人,能够长年累月地坚守在这样的地方?
“拐过前面的路口,算井子就快到了。”我顺着前辈指的方向看去,黑暗吞没了前方的路,什么也看不见。
车子继续行驶,路越来越窄,一弯接着一弯,仿佛永远也绕不到尽头。疲惫逐渐在颠簸中蔓延,正当人有些迷糊时,远处忽然亮起了一点光,在漆黑的戈壁中显得格外清晰。那光一点点放大,渐渐映出了低矮的院墙轮廓,终于,算井子边境派出所浮现在视野中。它像戈壁深处的一盏明灯,为行人照亮方向,也让这片荒凉大地多了一份难得的希望。
真诚的样子
到所里时,派出所教导员岳国旗早已等候多时,见我们进屋,他热情地招呼:“快,先吃口热乎饭!”屋里暖气腾腾,飘着饭菜的香味,瞬间驱散了戈壁上的寒意。民警们围坐一起,警服和鞋子上还粘着没拍干净的沙土,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当天的工作:“今天我们把东边的牧民家都走了一遍,南边的还没走呐,明天的任务重喽……”我忍不住问:“每次下乡都要这么晚才能回来吗?”
副所长张建辉听后,笑着说:“在算井子,邻里之间的距离不是用几步路、几条街来算的。这儿,30公里算邻居,50公里也不过是串个门。牧民们住得太分散了,有时候开车一天,也就走两三户人家。”他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件习以为常的事,可从这平静里,我却感受到一种不容忽视的责任感。
第二天一早,我在办公室门口看到张所正盯着墙上的辖区地图,手指轻轻滑过每一个地名,眉头紧锁,仿佛在反复衡量着什么。“嗯,今天得去这户人家看看,再绕到西边问问情况。”他一边低声自语,一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确认每一步都妥当后,张所便带领着我们踏上了下乡的路。
路上,我才了解到,算井子辖区内仅有29户36名牧民群众,其中最远的一户距离派出所足有250公里。张所的话在我脑海中愈发清晰:“30公里做邻居,50公里去串门。”这并不是夸张,而是他们日复一日的真实生活。
按照规划,我们来到一位牧民大哥家,远远地,他已经迎了出来,满脸笑容:“你们来得正好,再晚点我就得去镇上开牧民大会了。”张所关切地询问着大哥的近况:“羊圈修好了吗?水井情况怎么样?家里老人身体还好吧?”大哥一边回应,一边和张所聊得热络,语气里透着亲切和信任。民警们也没闲着,有的喂骆驼,有的帮忙挑草料,动作利落,仿佛这是他们自家的一份活儿。
牧民大哥满脸自豪地对我说:“民警就是我们牧民的守护神,经常来看望我们,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我们牧民都叫派出所‘母亲派出所’!”他的语气中透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和信任。
在相互道别时,张所依然紧紧握着大哥的手,眼神里满是对牧民们的深情厚谊。“巴耶日泰(蒙语:再见)。”我也用临时抱佛脚学的蒙语,跟大哥挥手道别。
他站在门口,始终挥着手,直到我们的车渐行渐远。
看着他的身影逐渐模糊,我觉得,荒凉戈壁之所以不显得冰冷,是因为有民警们,用他们的真诚和付出,守护着这片土地,才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坚毅的样子
在算井子,有一个特别的传统:每位初来乍到的民警,都要到大红山驻足,感受这里沉甸甸的历史。那天,我跟随民警们来到大红山脚下。这座山在荒漠中巍然矗立,山脚处刻着四个遒劲的大字——“大红山见证”。
“它见证了什么?”我不由自主地问道。一位前辈沉默了一会儿,目光停留在山顶处:“它见证了一代代算井子人的坚守和付出,也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改变。”
山顶,摆满了刻满了名字的石头,那是历代算井子民警的姓名,每一块石头像一条穿越时间的线索,将算井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一份无声的承诺,每一个名字都记录着一次次无悔的坚守。
听民警们讲,前年春天,他们为牧民运送物资途中遭遇特大沙尘暴。风沙如同巨兽一般吞噬着戈壁,能见度不足几米,车窗被拍得“噼啪”作响,细沙从每一个缝隙钻进车里,大家耳朵里塞满了卫生纸,口罩摘下后,嘴里和鼻腔里都是沙粒,连呼吸都变得困难。即便如此,也没有民警抱怨,更没有民警退缩。最终,物资安全送达。牧民感激地说:“有你们在,我们就有信心,再大的风沙也挡不住我们的生活。”
算井子民警的坚毅不仅体现在风沙中,更在于他们日复一日的实干中。他们一路上在生命禁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先后修建“爱民路”40余公里,打出“爱心井”7口,建立“爱民医疗室”“便民商店”“为民加油站”“警民邮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牧民的深情厚谊,成为了牧民们心中最坚实的依靠和温暖的港湾。
站在大红山脚下,旷野的风沙依旧呼啸,吹动着衣角,也吹拂着那些刻在石头上的名字。虽然岁月已将一些字迹磨蚀得模糊,但它们的重量却未曾减少。
这一刻,我明白了,“坚毅”不仅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信仰。正是这种信仰,让一代代算井子人无畏风沙、无惧险阻,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大红山下,也镌刻在这片荒漠的历史中,成为这里永恒的丰碑。
传承的样子
算井子旧名蒜井子。蒜井之名,因大蒜而来。很久以前,有商人途经丝绸古道,偶然找到一眼泉水歇脚。临行前,他将剩下的大蒜留在井边。翌年返回时,发现大蒜已环井而生,郁郁葱葱,蔚为壮观,于是以“蒜”命名。自那时起,荒凉的戈壁中便有了一个绿色的名字——蒜井子。
在我看来,故事中被商人遗留的大蒜,就像1971年驻扎在算井子边境派出所的第一批民警。他们不畏风沙,不惧干旱,默默扎根,静静绽放。他们的到来,不仅为这片荒漠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更为后来的我们树立了榜样。岁月流转,大漠的风沙吹散了无数的痕迹,却吹不走他们留下的坚定与执着。
走进警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张立满奖章和锦旗的荣誉桌,岳导说:“这些啊,都是几代人一点一点攒下来的。”警史馆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记录着从1971年建所以来的历代民辅警,站在这些名字前,我忍不住想象,他们是不是也和现在的民警一样,肩上扛着风沙、脚下沾着沙土,穿梭在这片戈壁的每一个角落,熟悉这里每一户牧民的名字、牲畜的数量。
算井子边境派出所从早年的土坯房到如今规划整齐的院落,承载了几代民警的汗水与足迹,也记录下了他们如大蒜般顽强不屈、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在平凡中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墙上的名字、桌上的奖章,是他们守护这片土地最有力的见证。
两天的时间仿佛转瞬即逝,我再次踏上那条蜿蜒曲折的返程路。车窗外,大漠依旧寂静,回望身后,算井子的灯光已经渐渐隐没黑夜中,但它的样子,却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是那片灯光,是那些名字,是风沙中的脚步,更是代代传承下来的坚守与希望。
★
【作家简介】
北疆网络文学
张彤,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岗位实践培训新警,对摄影和写作充满热情,用镜头捕捉美好瞬间,用笔触记录生活点滴。
《北疆网络文学》
欢迎扫码投稿
·感谢阅读·
·如果喜欢,就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赞赏,是一种看得见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