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各大博物馆珍藏有
大量带有牛元素的文物
其中不乏“明星”文物
“湖北文物”联合湖北各大文博单位
推出文博科普系列产品
《荆楚文物与成语》
今天,一起来认识
藏在博物馆里的“牛”
老牛舐犊
舐:指用舌头舔。形容父母爱子情重。
《后汉书·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䃅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
清 青玉童子牧牛
武汉博物馆藏
这件清代青玉童子牧牛摆件,玉质莹润,白中泛青。圆雕一水牛伏于水中,牛儿侧首垂目,犄角弯曲后盘,造型憨厚敦实,萌态可掬;牛背上侧坐一赤足顽童,身背草帽,手持横笛,昂首前眺,眼含笑意。水牛的静与顽童的动,相得益彰,充满诗画意境。
湖北各大博物馆收藏的“明星牛”不胜枚举。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馆珍藏的商代青铜带鋬觚形器,鋬把上的纹饰即是牛头型兽面纹,极具设计感。湖北省博物馆珍藏一件蟠龙盖罍,肩部立有圆雕牛首,另一件西周早期的曾侯谏盉,颈部有完整的卧牛纹饰。荆州博物馆藏一件战国时期的卧牛钮铜鼎,造型逼真,富有生气。湖北省博物馆一件秦代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绘有雄壮有力的牛,让人不禁联想到“不待扬鞭自奋蹄”。
商代 青铜带鋬觚形器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藏
西周早期 蟠龙盖罍
湖北省博物馆藏
秦 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
湖北省博物馆藏
牛在中华大地历史悠久,宁夏地区发现距今约3万年左右的牛头化石。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时期,人类可能已将野生水牛驯化为家畜。
牛在古人看来,是“辟地”的神兽。除作为生产工具外,牛也是重要祭品。在商代,牛肩胛骨是重要的占卜材料。周代祭祀时,牛羊猪三牲俱全称为太牢,如缺少牛,只能称为少牢。三牲之中,牛最珍贵,非一般人所能享用,正所谓“诸侯之祭,牛曰太牢”。正因如此,古代重要、精美的青铜礼器中,以牛为造型、纹饰的元素,并不少见。周代还设置“牛人”一职来管理和使用牛,“执牛耳”形容人们在某方面具有权威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把牛用于耕田,到汉代,牛耕得到推广,牛的地位越发重要,位居六畜之首。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社会,牛是人们的帮手和亲密朋友。鄂州市博物馆藏三国时期的瓷质牛舍,牛圈、棚顶俱全,还有三头健硕的牛似在进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到汉初,国家百废待兴,马匹数量不足,普通人只能坐牛车。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牛车风靡一时,逐渐成为官员、贵族乃至皇帝的代步工具。这一时期的青瓷牛车俑,湖北多家博物馆都有收藏。
三国(吴) 牛车
鄂州市博物馆藏
牛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符号,源远流长,古人以牛为形象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其中,渔樵耕读、童子牧牛为常见题材,表达对淡泊自如人生境界的向往。
襄阳市博物馆
襄阳博物馆
市内可乘坐1路、5路、13路、505路
公交车在岘山站下车
· TIPS ·
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