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研究发现:过午不食可以改善血糖?那以后可以不用吃晚饭了吗?
刘阿姨最近可真是遇到了点烦心事,每次去医院体检,血糖总是偏高,医生总是叮嘱她一定要控制饮食,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这天,刘阿姨在公园里和老伙伴们聊天,突然,邻居老王神秘兮兮地说:“你们听说了吗?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发现,过午不食竟然能降血糖!”
这话一出,大家都来了兴趣,纷纷议论起来,刘阿姨心里一动,想着:“要是真的不用吃晚饭,那我不就既能控制血糖,又能避免节食的痛苦了吗?”
然而,欣喜之余,刘阿姨心里又犯起了嘀咕:“这个方法真的靠谱吗?”毕竟,晚饭可是一天中重要的一餐,不吃的话会不会对身体造成其他影响呢?
其实,刘阿姨的疑惑并不多余,过午不食,这个听起来颇具诱惑力的养生方法,听起来似乎简单又诱人,但它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
01
北京协和研究发现:过午不食有利于代谢,靠谱吗?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寻求各种方式以适应现代生活的压力,其中,间歇性禁食作为一种新兴的饮食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科学研究指出,间歇性禁食对于降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有益,但同时也可能会减弱人体的抗感染能力,并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间歇性禁食中有一种“日内限时饮食”模式,即在一天中的16小时内禁食,8小时内正常进食,然而,这8小时应该怎么安排呢?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协和医院的毛一雷教授、杨华瑜教授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
这项研究纳入了90名健康受试者,他们被随机分配到三个不同的饮食组:早段进食组(6:00-15:00进食)、中段进食组(11:00-20:00进食)以及随意进食组(无进食时间限制)。
研究为期5周,通过严格监控和多种生理指标测试,研究团队发现早段进食组在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空腹血糖方面表现最佳。
此外,这一组的受试者体重下降最为显著,与其他两组相比,他们的身体炎症水平也有更明显的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肠道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研究结果表明,将进食时间安排在早上6点至下午3点(即16:8轻断食模式中的“过午不食”)可以最大化健康效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重、抗炎、促进肠道健康及降低空腹血糖。
然而,这一研究成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许多人开始质疑,过午不食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需要注意的是,午后及晚上完全不进食对健康并非全无益处,这种饮食模式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大、胃肠道黏膜消化以及胆结石的风险增加。
而且过午不食对于那些本身就患有糖尿病、胆囊炎、肝肾功能不全、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患者,可能会加重病情。
在尝试过午不食之前,患者应该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免因为盲目跟风而带来健康风险。
02
研究表明:晚餐做出3个改变,寿命或更长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指出,晚餐时间与睡眠时间的间隔越短,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越高。
研究显示,相对于晚上9点前就餐的人群,10点后还在进餐的人群,男性患前列腺癌和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8%。
为了健康,建议晚餐与就寝时间至少保持4小时的间隔,这有助于食物在睡前得到充分消化,减少夜间胃肠负担。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另一项研究聚焦于晚餐的营养成分,研究指出,晚餐食用大量精细米面和动物蛋白,比如过量的红肉,可能会显著增加心脏病和心绞痛的风险。
晚餐应该是一天中营养均衡的重要一餐,不仅要少量多样,还要考虑食物的健康搭配。
建议晚餐的蔬菜、肉类和主食比例为2:1:1,其中,主食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的粗杂粮。
如果早午餐蔬菜摄入不足,晚餐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比例,达到膳食平衡。
03
晚餐少吃4种食物,再馋也要管住嘴
甜食会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夜间消耗的热量原本就比较少,过多的糖分容易转化为体内的脂肪,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比如年糕或糯米等食物,这类食物会增加胃部负担,容易引起急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
晚餐摄入过多盐分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增加细胞间液和血容量,进而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虽然浓汤美味,但油脂和热量含量较高,晚上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身体负担加重,增加肥胖的风险。
养生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晚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安排晚餐,避免盲目跟风或听信一些不科学的饮食方法,保持健康,从每一餐开始。
喜欢这篇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各位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给个赞,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获取更多科学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