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业产业集聚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文摘   教育   2024-05-13 08:00   天津  
本文编号:GLOBAL-160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gipcenter

原文标题:Impac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vidence from China
原文发表于: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ABS二星)
原文作者:王幼松,姚瑶,张扬冰*,苏泊雅,吴统元


1. 引言

2024年,“新质生产力”一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当前阶段各行业的工作重点,也是未来各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然而,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劳动和资本拉动,创新水平较低。由于生产要素累积的有限性和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依靠劳动和资本驱动的经济增长是粗放的、不可持续的;只有依靠技术进步、管理优化和组织创新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才能使建筑业实现集约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因此,在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下,探索建筑业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对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者们已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GDP、消费者价格指数等经济环境因素已被发现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重要影响,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政治环境因素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验证。在中观层面上,建筑业市场结构、人力资源及科技创新活动等产业因素被发现影响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市场结构包括市场上企业的规模(企业的总产值)、市场的所有权结构(国有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例)、专业化结构(总包商与分包商的比例)等。在微观层面上,企业战略(多元化和国际化)和项目管理(如分包管理、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因素也皆被发现可以影响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表现。
虽然学者们已发现大量影响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但产业集聚这一常见的产业现象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却很少被讨论。产业集聚是指一个行业或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它已经被证明对制造业、纺织业和旅游业等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重要影响。过往研究中曾发现建筑业存在承包商集中的情况,即表明建筑业已存在产业集聚现象。此外,产业集聚的形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提出的政策和战略密切相关;在政府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集聚的出现不可避免。因此,本文将探讨产业集聚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为提高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出几点建议。

2. 假设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产出与综合投入(例如,劳动、资本、能源等投入的不同组合)之比,高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征。产业集聚通常有两种定义,一种将其解释为同一行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另一种将其定义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本文聚焦于单一行业(即建筑业),因此基于第一种定义将建筑业的产业集聚定义为建筑企业在特定地区地理上的集聚。既有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主要通过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前者带来了地方化外部性,可以提高生产率,但后者可能抵消这些好处。因此,产业集聚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将取决于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之间的竞争结果,可能会呈现出产业集聚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负线性关系或正线性关系或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
2.1 建筑业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根据Marshall的观点,由地方化经济的规模效应引起的规模经济为集聚带来了经济合理性,例如知识溢出、劳动力集聚和供应链上下游间的联系,从而导致了生产率的提高。
首先,知识溢出是指产业区内企业和个体之间进行的正式和非正式互动(例如面对面会议、开放日活动、共享培训等)。建筑业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知识型产业,因为员工需要根据经验在不同的建筑项目中解决各种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实践。因此,知识溢出通过员工对环境的快速反应和降低问题解决成本表现出来,有助于提高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第二,产业集聚使大量企业聚集于某一地区,有得于劳动力集聚以形成劳动力储备。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在提高生产率时显著依赖于劳动力的数量和技能水平。产业集聚可以显著降低雇主的劳动力不足风险并减少其寻找熟练劳动力的成本。此外,员工在想要离开与其发展规划不匹配的原公司时,也可以降低其工作转换成本。总之,劳动力储备有助于提高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它可以方便员工和雇主之间的频繁匹配。
第三,产业集聚可以吸引上游和下游产业集聚在同一地区,使得建筑企业能够轻松找到贸易伙伴并节省交易成本。例如,建筑业的材料运输成本占项目成本中的很大比例,达到总物流成本的39-58%,产品销售价格的4-10%,而供应商、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集聚则可以节省运输成本。
2.2 建筑业产业集聚的拥挤效应
尽管广泛的研究已经验证了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但过度的集聚也可能导致拥挤效应,从而阻碍生产率的提高。拥挤效应可以在两个方面体现出来:过度竞争和基础设施负担。
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不断增加,会出现企业对项目和生产资源的过度竞争。首先,由于供需两侧的不平衡,过度竞争将导致建筑市场的有效需求超额,从而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生产率。其次,由于过度竞争,项目投标中会出现市场混乱和不健康的竞争,如低价投标、贷款施工和围标串标等,这将导致建筑企业利润率降低。第三,由于企业为争夺熟练劳动力而进行的过度竞争,劳动力成本将增加,从而推高了工资水平。此外,过度集聚还会导致其他资源价格的上涨(例如设备租金和土地价格等)。因此,拥挤效应导致的过度竞争将阻碍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导致市场混乱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此外,过度集聚将使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导致交通拥堵等副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产业过度集聚会导致交通拥堵,降低交通可达性,并增加不同地点之间的通勤时间。研究发现荷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是由频繁的交通拥堵引起的,类似的结论在印度企业中也适用,并且相关研究还发现改善区域间基础设施的联系对市场具有积极效果。交通对于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可以推断产业集聚的拥挤效应造成的基础设施负担对于提高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有消极影响。
2.3 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的竞争结果
产业集聚可以带来集聚效应,提高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它也与拥挤效应的不经济因素相关联。Potter和Watts提出的集聚生命周期模型描述了产业集聚随着时间在行业发展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演变,导致从集聚经济学到离散经济学的结果。因此,根据集聚生命周期模型和过往的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有益的集聚效应将于产业集聚初期出现并主导建筑业集聚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拥挤效应逐渐出现并逐渐抵消集聚效应的积极外部性;最终,拥挤效应超过集聚效应,并减弱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考虑到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之间的竞争会在产业集聚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净影响,本文根据净效应将建筑业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成长阶段和衰退阶段。成长阶段主要由集聚效应主导,因此,产业集聚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净影响;而衰退阶段主要由拥挤效应主导,因此,产业集聚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负面的净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H1:我国建筑业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处于成长阶段。
假设2(H2:我国建筑业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处于衰退阶段。
但如果数据的时间跨度足够长,建筑业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可能呈现倒“U”形状,展示了从成长阶段到衰退阶段的演变过程。因此,本文还提出了另一个假设:
假设3(H3:我国建筑业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即产业集聚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已完成由成长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的转变。

3. 研究结果和结论

本文采用区位熵(LQ)和Färe–Primont DEA分别测量建筑业产业集聚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收集了2002 - 2017年我国各省建筑业面板数据(我国建筑业各省级总增加值数据自2018年以来未进行更新),数据来源于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NBSC 2003–2018),建立非线性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建筑业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向关系,表明我国建筑业于观察期内处于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在该阶段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为积极影响,影响机制主要为集聚效应。因此,由于积极的集聚外部性和建筑业的集聚生命周期的存在,至少在短期内,中央政府不需要过于担心拥挤效应的发生,可以在整体发展上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建筑业的产业集聚发展。
(2)集聚效应主要通过知识溢出、劳动力市场汇聚和增强供应链上下流链接,以实现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建筑业产业集聚的区域,政府和从业者可以加强劳动力池中人员及企业间的交流,通过面对面的会议、开放日活动、共享培训等促进企业及人员之间的互动,加强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建筑业的集聚优势。
(3)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省之间产业集聚的情况具有较大差异,而由于集聚不经济可能随着集聚水平的增加而出现,因此,各省政府需要监测每个省份的集聚状态,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一旦集聚不经济出现,这便向中央政府发出了信号,预示中国建筑业产业集聚生命周期将逐渐进入衰退阶段。届时,各省政府和中央政府需要制定预防计划,降低特定省份的产业集聚水平或降低产业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例如,将建筑企业分散到其他省份以降低产业集聚程度,或者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以减轻拥挤效应。
(4)控制变量方面,分析结果显示建筑业企业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益,而专业化结构(总承包商数量与专业承包商数量之比)的影响是负面的。企业规模增加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此外,经济发达地区往往集聚了更多优势资源,比如便利的公共设施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推进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然而,专业化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面的,表明总承包商的生产率低于分包商的生产率,因此应该强调承包商的专业化。结合公司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可以考虑鼓励总承包商扩大公司规模、分包商聚焦专业技能提升,形成一个更为有效的总包-分包系统。


王幼松,姚瑶,张扬冰,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苏泊雅,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吴统元,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

作者联系方式:zhangyangbing1989@163.com


下期预告

冲突一定抑制合作吗?——基于事件视角

往期推荐

城市基础设施数据资产价值评价研究

我国建筑信息模型(BIM)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

世界银行2024年《全球经济展望》

(点击标题跳转)



内容来源 / 王幼松 姚瑶 张扬冰 苏泊雅 吴统元

责任编辑 / 高颖

图文编辑 / 唐玲



全球工程经营
天津大学全球工程经营交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