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交大首届“文治新人”,
也是国奖获得者;
他潜心研究、笔耕不辍,
连续发表多篇CSSCI期刊论文;
他热爱学术,
立志毕业后继续从事法学研究工作。
他就是本期访谈人物——李德旺
让我们跟随李德旺学长的步伐,
一同探索学术路上的心路历程吧!
人物简介
李德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叶必丰教授。先后在《法学家》《现代法学》《社会科学》等CSSCI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法理学法史学》等刊物多次转载,荣获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文治新人”、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凯原法学院“学生学术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P1
初心不变,一如既往
Q
我们了解到,学长在2021年就接受过凯原法学院院研会的采访,今天我们很荣幸再次邀请到学长进行采访,请问学长您目前的心境较此前博士刚入学时是否有什么变化?以及攻读博士这几年的科研实践,是否与当初准备攻博时的设想相符?
李德旺:上次和研会同学交流的时候,是刚来交大读博的第一年。当时压力还是很大的,由于博士生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博一阶段,加上家里还有很多事情,常常处理完学校的事情就需要赶飞机,来回奔波,身体感觉非常疲惫。虽然有尽可能挤出来时间和精力做研究,但还是会感觉生活安排得比较局促。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一下子扑面而来,心里就会比较焦躁和沮丧,内心的挫败感也很强烈。后面学校和家里的事情慢慢理顺了,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了一些,心态才逐渐从容一些。在这里,非常感谢家人和老师们对我的包容,让我有一段比较好的过渡期。
回想过去的这三年多时间,虽然有时候心情上会有一些波动,但对于学问的内心追求和观念认识没有大的改变。从我大学最初接触学问时,我就对学问抱有很高的敬畏心,一路走来,一直如此。我刚读博的时候,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扎扎实实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争取在读博期间写出来两篇比较有意义的文章。我知道,在今天的学术竞争中数量很关键,但我始终觉得质量更重要一些。如果没有质量的提高,光冲数量是没有意义的,至少在真正的学术标准上是这样。无论是从个人的目标追求还是精力分配上,我都没法做到像有些同辈那样能在短期内拿出来特别多的论文,我只能争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且觉得比较重要的学术问题上,一篇一篇地慢慢去做。2021年我有一篇文章被一本业内很好的刊物拟录用时,编辑老师就告诫说:“之前也有博士生在我们这里发表过论文,但在我们这边发表一篇之后就没有在同等的其他刊物上再发表。希望你能够继续努力,不断地提升。”编辑老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所以这几年,我一直比较警醒,在读博期间也是尽可能地争取写一篇有一篇的进步。如果将眼光看长远一些,我们博士生,即使是高年级的博士生,其实还是处于初学者的阶段,研究刚刚起步,能力和眼界上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有几把刷子,自己心里是再清楚不过的。学问无尽头,我始终觉得踏踏实实做好每一篇研究,比什么都强,这才是真正的功夫。
回顾在这几年交大读书,我自己感觉还是非常充实的,虽然很多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基本实现了自己最初读博的设想。人生有很多阶段,一个阶段结束后,就需要开启下一个阶段,继续新的努力。目前,我距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非常宝贵,我也想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继续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同时也为开启下一个阶段的旅程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Q
学长即将毕业,能否与我们分享对于博士毕业后是如何规划考量的呢?能否与我们分享学长的考量及原因?
李德旺:2020年我申请到交大读博时,提交的攻博计划就谈了自己的未来规划。当时谈了两个方向:一是以政治为业。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动力源在相当程度上都来自政府本身。我希望以后能将自己不脱离实际的激情、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并不教条的判断力,在复杂的法治政府建设的实务中实践自身所学。在经过实践锻炼的后半生,如果有精力的话,我想再以自己的理论研究能力、学术眼光和学术视野,集中精力创作切合中国实际的富有生命力的行政法学术作品。我始终觉得,我国政府的政策形成和改革举措是我们开展学术研究非常重要的议题来源和素材来源,在中国如果无法深入地了解政府运转的行事逻辑,那么做的学术成果就很难有足够的生命力。二是以学术为业。求学十年来,我自身对学术研究充满了兴趣,也特别愿意发挥自身特长,踏踏实实做好学术研究,在高校内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我觉得教书育人是一份非常神圣也非常有追求的事业,是以人影响人的一份工作,我愿意做好知识的承传和智识的接力工作。我始终觉得这两个就业方向,对于个人而言都是一种献身,也都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拓展。
现在读博临近毕业,似乎就业的口子和空间已经非常压缩了。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可能还是先去高校从教,把自己所追求的学术研究事业先做出来成果。人生常常难料,无论日后路在何方,我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当下,不断充实自己,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实现自己人生的不断成长。
P2
培养兴趣,掌握方法
Q
很多同学到了研究生阶段也没有很明确自己想研究什么,能请学长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吗?
李德旺:兴趣既需要发现,也需要培养。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你只有对一个东西感兴趣了,才会充满动力地学习、去钻研。至于对什么东西产生兴趣,有很大主观性。我觉得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判断自己是不是对一个问题感兴趣,需要建立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当然起源可以是在课堂听讲中老师的启发,可以是阅读文献过程中的思考,还可以是社会事件的刺激,等等。这个时候,如果内心觉得解决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别人的工作做的还不到位、不充分,自己有想去研究的冲动,就说明你对它产生了兴趣。我们在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会对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有一定的掌握,在这个大的框架和体系内,就需要判断自己对哪一块领域的问题更有了解,更希望去进一步了钻研和探究。
很多时候,有的同学可能会给自己设定比较高的起点,想着等自己把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掌握后再去判断和寻找自己的兴趣点。这样做可能会有风险,我们上学期间学习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既定的时间段内要完成既定的任务。我觉得,作为初学者,即使对学科的知识体系没有做到每一块都充分掌握,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你找到你感兴趣的切入点之后,可以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其他相关的知识给串联起来,慢慢去拓展和掌握就行。老话讲的“干中学,学中干”就是这个道理。
兴趣发现之后,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地去培养。大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有难度的训练。如果还没认真训练就放弃了这一训练,可能原先已经发现的兴趣就丢失了。只有在认真接受专业训练的过程中,自己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你才可以更理性、客观地去判断研究这个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我觉得硕士生同学在选择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时,要尽量同自己导师的研究领域结合起来,最好是在导师研究的延长线上做研究。导师之前做过相关主题的研究,有过一定的积累,才能够更好地判断你选择的问题是不是有足够的价值,也才能够给你接下来的写作提供很好的指导。如果选的是自己导师之前没有接触过、思考过的,相对来说,就会很难获得老师更细致的指导。
Q
很多同学觉得做学问很枯燥、很困难,因此对做学问会有畏难情绪。学长做学术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做学术是不是真的可望而不可及?
李德旺:我想有的同学感觉做学问很痛苦或者很困难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本身并不太适合做学问。做学问需要一定的理论思考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需要不断地看书、写作、思考。有的同学一看文字内容就很痛苦和烦躁,无法静心地进行理论思考,或者说有一些想法也很难通过学术的文字表达出来,但做其他事情却比较有天分,会做得很出彩,这可能说明他并不太适合做理论研究工作。选择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赛道去努力或者同别人竞争,当然就会感觉很痛苦,很困难。另外一方面可能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掌握正确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学习和训练解决。比如说读案例,怎么读、怎么理解,需要掌握一套案例研究的方法。再比如说读书,需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问题关切,了解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尤其是需要去理解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以往的处理方式是什么?作者如何去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作者以何种方法讨论这本书的核心课题?作者的讨论问题有何不足之处?你对作者的论点有何异议?这本书和你看过的其他同主题的书有什么不同之处?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去做整理,可能就会比平时泛泛的阅读会更有收获一些。
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专业性,如果没有掌握专业的能力,肯定会觉得比较难。我们现在还处在读书的阶段,虽然将来不一定选择学术就业,但在求学阶段接受必要的学术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最后拿研究生学位,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具备了研究生应当具备的研究能力,研究生学位的含金量其实也就在这个地方。有的同学来交大后,花费很多精力投入到律所实习,而没有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机会,那这样你和本科毕业之后就去律所工作的同学相比,优势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说你比他们多了一张交大的学位证,那在学位证的背后你在交大学到了什么他们所没有学到的东西呢?现在高校的一个比较现实的情况是,会有很多同学不太注重自己研究能力的提高,如果没有认真地接受过、体验过适当的学术训练,就给自己预设了做学问做研究很难的障碍,也会出现基于想象的认识偏差,反而让自己丧失了提升自身能力的一种可能。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即使将来没有把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从业选择,而是选择了其他工作,那么在其他工作岗位上也应该展现出来读过研究生和没读过研究生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通过学术训练所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学术训练的过程,非常强调问题意识、逻辑思维、体系思维、论证能力,甚至包括对细节的重视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思考,尤其是批判性思维,需要有想象力,也需要有足够的踏实认真态度。我觉得通过这样的训练所获得的能力,不仅仅是学术研究工作需要,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同样需要。如果我们在求学阶段能够养成一种集中注意力对问题做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兴趣、批判性思考的习惯以及踏实认真的做事态度,将来在做其他工作的时候,也一定会做得比其他人更出彩。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学问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任何工作都是一门学问,做好这些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是有很大程度上的相通之处的。你认真地去思考,去钻研,去体系性地总结和表达,你就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出来学问。
Q
学长在做学术过程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又是如何看待从事学术的快乐和收获?做学术的快乐和痛苦,哪个更让学长印象深刻呢?
李德旺:做学术最基础的两项工作就是读书和写作,贯穿其中的是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别人怎么发现一个问题,如何运用理论工具条分缕析地展开分析,如何使用论证的素材,如何谋篇布局等等,好的作品会把读者带入他所讨论的语境中,会让读者跟着他一块思考。当然,读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和作者不同的想法,或者读不太懂的情况,甚至有的文献读的时候感觉懵懵懂懂地理解了,然而很快就会遗忘。如果读的是一篇质量很高的文献,整个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会让人有智识上的收获,就会感觉比较充实和快乐。
当自己对一个学术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就会产生表达欲,想把自己的思考形成体系性的文字。当然,写作的过程会比较辛苦。尤其是在自己没有思考特别清楚的时候,写作就很难推进,这个过程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焦灼和苦恼。写作过程中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关卡,有时候是问题切入的表达,有时候是一个论证环节或论证方法,有时候是一个关键文献的支撑等等,每克服一道关卡,对于写作者来说,心里就会很开心。我觉得整个写作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写完论文初稿的那个晚上,自己费尽心思找到的一个选题,挖空心思地去论证,最终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稿子,还是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内心慰藉。或许稿子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至少完成了最艰难的初步工作,给后续的修改提供了一个基础的东西。
当然,这种快乐会比较短暂,后面很快就需要面对来来回回的修改和频繁被拒稿的现实。尤其是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稿子投递出去之后,有的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有的甚至很快就被拒稿,这个过程是会打击人的意志的,让人产生很大的挫败感,甚至是自我怀疑。对于研究者来说,必须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一方面需要认识到被拒稿是一种常态,我们初学者写的稿子不可能一投出去就一帆风顺无阻碍地发表出来;另一方面还需要在不断的被拒稿过程中反思,想一想自己的稿子是和刊物的方向不契合还是稿子本身的质量问题,想一想自己现有的稿子还存在哪些问题,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完善,进而通过提高自己的研究功夫来提升文章的被采用可能性。
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论文最终发表出来虽然也很开心,但没有自己初步完成研究工作时那么快乐。写完初稿是自己对一个学术问题思考最饱满的时候,是自己经过很多辛苦的思考过程所达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高点,基本完成了写作任务,这时自己的自信心和充实感也最强。论文发表,通常会距离自己写完稿子有非常长的时间。一篇文章发表的时候,自己已经在做另外一项研究,开始了新的起航,这时候收到之前论文被录用的信息,当然会有心理上的慰藉,但也会有一些收获的钝感。论文发表出来之后,还有一个让人比较开心的事就是会有人来和你讨论你论文的内容,我觉得这个比关注发表本身会更让写作者感到有意义。
P3
没有秘诀,打好基础
Q
学长一直专注于行政法基础理论领域,并且基本上每年都有文章发表,学长有没有什么长期坚持学术的“秘诀”可以分享给大家?如果想要精进学术,需要培养怎样的心态、锻炼怎样的能力,从何处开始积累、进步?
李德旺:实事求是地讲,没有什么秘诀。我写作节奏其实是比较慢的,读博阶段也没有写几篇论文。很多时候,从最先确定问题,找资料,到最后完成初步的稿子基本上需要花费半年的时间。有一篇学术史研究的论文,我前后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做完,由于资料没有整理清楚,写作思路也一度中断,写得非常用力也非常辛苦,但到现在还没有发表出来,后面有时间了我再好好打磨一下再去投稿。叶老师常常给我们强调做事情要做好提前量,今年做明年的事。事实上,现在投稿发表的周期很长,即使顺利的情况下,今年写作的稿子到明年才能出来,不顺利的话时间就没法估计了。所以,只能不断地思考和写作,这样才能保证有稳定的输出。
我觉得保持稳定的学术输出是非常关键的,学术感觉一旦中断,想要再捡起来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工夫才能进入状态。我们现在处于学生阶段,更多的是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通过学术训练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准。就我的体会来说,善于总结经验、吸收教训非常重要。在读博的几年间,我写的每篇稿子都会事先发给叶老师看。最初叶老师在我的稿子上做了很多的修改和批注,包括问题的提炼和引入方法,写作内容的体系安排,论证的逻辑结构,句子的表达技巧,甚至是包括非常细节的字词语病和格式错误等。对于每次叶老师指出来的问题,我都会认真考虑叶老师为什么会指出这样的问题,和我原有的写作考虑有什么不同,哪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一方面需要在这篇稿子中尽可能地去修改完善,另一方面,我也一直思考在写作下一篇稿子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写作是遗憾的艺术。每篇文章写完,即使是发表后,我也常常觉得当时写作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果当时能够如何如何修改就更好了。我常常带着这样的考虑进行新的写作,争取在新的写作中尽量把之前写作所形成的经验或技巧运用上来,同时也避免再次出现之前的遗憾。读博阶段时间非常有限,人的精力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进行太多的写作。但通过一篇一篇的写作训练,尤其是通过像规范分析、制度史梳理、案例研究等不同主题的写作训练,通过老师不断地写作指导,我们自身写作的经验才能慢慢地积累。基础性的问题不再出现的时候,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对深层次的问题做交流。我觉得这样会让我们写一篇有一篇的提高,而不是始终在一个水平上重复性地徘徊不前。
在我们学生阶段,我觉得,最核心工作就是要打好专业的基础功底。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理工类学科,我想基础对于未来的长线发展都是非常关键的。像我们博士生,读博是我们做学生阶段的最后一站,后面很快就需要转换到学术工作的角色,后面这么多年能不能在学术上真正取得成就,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读书阶段打的基础是不是扎实。应当说基础理论是安身立命之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我们基础不扎实,其实后面很难会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即使是做应用对策,基础理论也非常关键,你能不能对新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关键还是在于基本功。谢伏瞻曾经讲过,“基础理论研究的思想深度和学理厚度,决定着应用对策研究的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和精准程度。没有基础理论研究作支撑,对热点问题的跟踪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断低水平重复。有基础理论研究作支撑,应用对策研究就能够在‘人所共知’之处提出不为常人所知的主张,在‘人所不知’之处提出需要高度关注的新变化新特点。基础理论研究得越深,对策研究就越有思想深度,提出的建议就越高明、越管用。”
强调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完全排斥对热点的关注,而是说要有所警惕,有所区分,要看热点背后是不是存在一个能够成立的学术问题,要看通过对热点的研究能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能力。有的社会热点尽管大家都在讨论,但其实它本身可能并不会在学术上成为一个特别值得去讨论的问题。有的热点则可能是新的社会矛盾或者新的社会需求的一种体现,给既有学术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它可能就会成为推动知识更新或者技术更新的一个契机,这种热点就值得我们去关注、讨论和研究。当然,这也需要你具一定的前瞻眼光和判断能力。
现在,很多同学看到热点来了,大家都在讨论,其他人都在发表相关的论文,就索性放下自己手头的研究去追热点。这种做法很有风险,尤其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对热点问题保持一定的关注,是对知识应用、专业分析的锻炼,但未必需要着急赶时间写成学术论文发出去。如果我们聚焦在一个领域当中,不仅会加深对这一个主题的了解,不断丰富研究素材的储备,同时也会提升自己的学术敏感性和判断能力,这样就会不断刺激我们去思考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我在写作和研究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还存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者其他相关的问题值得去解决,需要专门再做一篇研究。这样不仅给我们积累了新的研究问题,也能够保持学术研究主题上的一致脉络,而不是看到别人做什么主题能发表出来,自己就去盲目跟风,另起炉灶。
从我们学生自身成长来看,还是需要老老实实专注自己的兴趣领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计划开展研究,把基本功练好。这样做,尽管短期未必成效显著,但长远看却是非常有益的。所谓术业有专攻,如果我们能够持久地把更多精力集中在一处,对一个领域的已有文献可以挖掘得更充分、掌握更熟悉,对问题的思考也会更成熟,体系性认识才可以慢慢形成,并且能够不断地得以修正和完善。如果学术功力不断深化,就会逐渐积累自己的学术自信心,从而减少焦虑感,做自己的事情也就更从容一些。我们有了自己的学术根据地,才能更好地拿出来有质量的成果,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学术标识,才能更好地被被人记住或认可。
坚定意志 集中心力
好学深思 健康纯净
李德旺学长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
保持热爱 奔赴山海 不负期待
文字|郑慈懿 叶驰 包怡然 徐嘉璐
排版|许菁菁
审核|焦玮琳 邱竞冬 刘子严 王是琦 江旋
责编|张中晔 江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