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是93年人。80末一代人,大多没什么个性。主要是生活压力席卷而来,根本没有给人滋养个性的机会。
我接触到了董宇辉的零星言论片段,给我的印象是他似乎不是那种个性鲜明的人。诚然,董宇辉在表达能力和知识储备上表现出色,这点毋庸置疑,然而谈及个人特质的展现,却显得较为含混,轮廓不够清晰。这或许与他在直播这一特定平台上的表现方式有关,直播环境可能限制了他全面而自由地展现自我个性的空间,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性。
近期,董宇辉在公开场合流露出对职业现状的疲惫感,诸如“不想卖货”、“反感被称为网红”。他坦言自己深受困扰,甚至夜晚需借助安眠药方能入眠。对此,我深感共鸣,认为董宇辉目前的工作模式或许蕴含了不健康因素。以推销大米、山西醋为例,这些商品背后,真正触动他心灵的热情与兴趣似乎并不多见。诚然,他擅长运用语言,赋予商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知识价值,使之显得疑似高端雅致,但这样的表达,是否真正贴近他内心的声音,却值得商榷。或许,董宇辉内心的抗拒并非源自带货行为本身,而是被迫推销那些他内心并不真正热衷的商品,这才是他真正的困扰所在。
比如网友们最为称道的,董宇辉封神卖大米的段落:“我没有带你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我的微风,没有带你看过沉甸甸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想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
但是这不就是精致的车轱辘话吗,卖的可不还是大米吗?大米,超市就有啊,两三块一斤。
倘若你意在展现口才之魅力,那么《脱口秀大会》或《我是演说家》的舞台无疑更为贴切,乃至转型为一名专注知识的博主亦属佳选。毕竟,在那些光芒四射的舞台上,才是巧妙运用幽默梗与细腻情感铺陈的理想之地。反观董宇辉,他内心深处或许更偏爱如《收获》般充满文学底蕴的杂志,他追求的是那份超脱世俗、纯粹文学性的享受,渴望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然而,市场规律不容许个人偏好的过度彰显,作为职业人士,接受并胜任各类任务是其基本职业操守。直白地说,众多董宇辉的拥趸,正是被以装逼文采推销通俗商品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他们在购物的同时,也享受着精神上的愉悦,仿佛接受了一场由董宇辉亲自奉上的、低姿态却富含文化底蕴的心灵抚慰,这才是他们内心深处所渴望的体验。
但是这里面,其实也是蕴含着某种暴力性,粉丝无形之间把董宇辉当成了一支精致的提线木偶。比如有一天,就让董宇辉去卖内裤去。你不乐意也不行。让你卖内裤,这就是给你的服从性测试。董宇辉拒绝了,好,立刻脱粉,让东方甄选市值蒸发。
这就是暴民政治,托克维尔的多数人的暴政。
他们没多么关心文化和知识,他们最想要的,其实还是通过购买行为得到的一种被按摩感、被服务感以及控制感。而大部分粉董宇辉的,其实也是不怎么读书的。虽然比司马南的粉好不少,但也差不多。
最近,董宇辉的直播,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提升各地文化形象的重要渠道。大小领导一听说是董宇辉,也要亲自来接见。董宇辉去山西永乐宫,直播期间,也只准许董宇辉直播团队进入大殿。这是一种保护,但是对于董宇辉来说,他的“自我”却变得越来越渺小,越来越不重要了。
不仅是董宇辉,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打工人同样的宿命。无论是生活压力所迫,还是资本把你推到这个位置了,你就是身不由己之人,你只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提线木偶”。吃安眠药才能入睡,这太正常不过了。
董宇辉是有才华的,他的才华在于对语言节奏的掌控力,同样的东西,让董宇辉去说,就会有情绪上的铺陈,就会让你觉得,哎,他家的大米吃上去好像就是香一点啊。
但是滥用这种才能,必然是有害的,因为你失去了选择了能力,失去了拒绝的能力。
比如我本人就不喜欢喝白酒,尤其忍受不了酱香型的。这是我的问题。但是如果要我写一段文案,当众把酱香型的酒猛夸一通,夸的各位声泪俱下,我下下功夫,其实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必须承认,这个并非我之本意。违心之事干多了,人自然就会不痛快。
董宇辉让说话成了吃饭的手艺,这是令人羡慕的,但是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他的枷锁。
我的看法是没有自由就没有自我,而最重要的自由,其实就是消极自由,就是可以不带货的自由。董宇辉显然无法享受这种自由。
面对物质的极大丰富,董宇辉本来就迷茫的自我正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