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回响 | 我在乡村建厕所

旅行   2024-11-14 11:50   北京  


编者按:

“沃野回响”系列报道,深耕乡土,致力于挖掘并呈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在艺术创作、产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乡村美育实践等领域的不懈探索,力求传达最具现场感的故事、展现最具真实性的感受、分享最接地气的经验。本选题获得了清华大学2024年校园新媒体工作室支持计划的扶持,让我们一同见证并传播这些来自乡土深处的生动实践与创新力量。

“厕所改得好,娃娃过年回家早;

     厕所改得好,孙子住到闹元宵。”
这是当时正在清华美院攻读研究生的梁骥制作的一条横幅,悬挂在蓝田县蔡家斜村,他将要在此参与一场特殊的讨论会。2021 年 12 月, 如果你恰好经过这片黄土地,将会邂逅这一抹飘摇在风中的、格外显眼的正红色。
看到横幅后,村委会里聚集的村民就多起来了,大家坐在长板凳上填问卷、提意见,盼望自家旱厕臭烘烘的气味能够早点消散,城里回来的儿孙能够多住几天。相比起来,之前挨家挨户送鸡蛋、送米面油等方法都没那么管用。

村民向设计组团队提意见

当梁骥回忆起这个故事时,只道稀松平常。在近九年的历程中,他不止一次使用过这种 “不走寻常路”的沟通方式:有时是蹲在东城胡同里,从询问“大爷家里有几口人”开始,然后自然聊到胡同里如厕不方便的问题;有时是在小学里,指着刚改好的卫生间向孩子们科普“设计”这项工作的神奇之处。
通过沟通进行前期用户调研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加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新老师的团队开始,梁骥的设计旅程就以“厕所”这样一条纵向的线索进行串联——跟着团队去到北京胡同、妙峰山景区、甘肃的小学、川西藏区等不同场景中,从前期观察调研与对接资源,中期的设计开模与生产建设,再到后期宣传推广、回访迭代等工作,流程已经走了一次又一次。
其中,中西部农村的传统旱厕改良是团队近些年工作的“重头戏”。他们设计出了免水冲、粪尿分集的蹲坐一体便器,获得了中国可持续大奖、中国设计智造大奖(2019)、日本GOODDESIGN优良设计大奖(2020)、金芦苇工业设计奖(2020)、德国IF设计大奖(2021)等多项设计大奖的认可。团队的设计实践案例还入选了中国设计大展(2019)、2020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乡村·未来》展(2020)及全国美展(2024)等多个展览项目。

01


 厕所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逻辑 

季风难以到达的中西部地区,一年中往往会有明显的旱季,尤其是在深处内陆的西北地区,缺水成了一个主要的气候特点。

进入21世纪,厕所革命逐渐从城市向农村推广,先是在旅游系统进行,后来又逐渐扩大到整体民生板块,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
但当刘新团队介入西部农村展开调研时,面对的改厕现状并不太理想——厕所革命在基层被简单理解成了“水厕革命”,认为能够自动冲水的厕所便代表着干净清洁,“但那可是水比油都珍贵的地方,一盆水村民洗完土豆还要洗衣服。摁一下就哗啦出自来水的厕所,村民用起来别提多心疼了。”
与之相对,符合地理特征、蕴涵着农耕智慧的旱厕,是西北农村地区长期使用的厕所形式:旱厕免冲,回收的排泄物是上好的氮磷钾的肥料。村民的另一个使用习惯是蹲便。然而这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一些老龄化严重的农村地区,蹲起动作对于老人来说比较费劲,对于心脏和血压的冲击比较大,有健康隐患。

农村旱厕调研

无需水冲的旱厕和蹲便需要保留,此外还需要实现粪、尿的分别收集以及满足无法下蹲老年人的需求,这是刘新团队需要通过设计来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便是研发环节:工作室不同身高的成员尝试蹲坐,就舒适程度提出建议,使其尺寸大小符合人体结构;另外在收集端下功夫。


设计思维中的“双钻模型”

团队调试蹲坐一体便器的高度

蹲坐一体便器使用水泥做基座,适用于农村厕所多样化厕间场景;马桶和蹲便台部分由防冻塑料制成,重量轻易运输;座圈由高密度泡沫制成,冬天接触皮肤时温度适宜;将坐的部分掀开便是村民熟悉的坑厕,盖子与桶圈之间有卡扣,防止掀开后脱落。暗处的管道收集部分也添加了“层次”。

加长拔风管道、减少厕间异味;将排泄物进行分离——部分利用微生物菌剂和秸秆稻壳等农村有机垃圾进行无害化堆肥处理,减少病原微生物;部分静置腐熟,60天以上可以作为农家肥还田利用。


蹲坐一体便器及其收集系统

团队还对处理系统进行了迭代设计


找到真正的痛点并作出改善——刘新坦言,“这就是一种最朴素的服务设计思维。”而将思维落地所付出的心血才是更有力度的。刘新回忆起许多鲜活的场景:设计者们蹲在旱厕里嚼着鲜花饼,讨论厕所人流与过道设计时甘之如饴的场景;挨家挨户教使用方法、劝说害怕“黑洞”的老奶奶使用未果,只能无奈返回的场景;一年跑十几个地方进行回访,察看便器使用情况,再根据真实的反馈进行修改迭代的场景。

团队会循着这样的路径继续走下去。毕竟,“从设计的角度切入乡村振兴,要有自下而上的视角,才能‘服务’真正的需求。”


02


可持续设计:不止是理想主义 


在攻读硕士之前,刘新在车企做了7年汽车设计师。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工业发展的黄金期,“那时干大事发大财的人很多,但是我好像只沉迷一些‘小而美’的、理想主义的事情。”
于是他选择重返校园继续寻找践行理想主义的可能性,一路读到了博士。导师柳冠中教授建议他另辟蹊径去研究商业,让理想与现实接轨,考虑受众与市场,探索落地的可行性。“我发现,理想主义加上一定的商业思维,就是可持续设计。”

刘新介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刘新曾到广东沿海一带的工厂区进行考察,停泊在路边休息时,看到的是一摞摞无法售出的不锈钢洁具被丢弃着积压在空地上的场景,他陷入疑惑,“大家追求进步的过程中很少考虑资源浪费带来的问题。未来美好的、可持续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物质与精神的进步速度该达到怎样的一个‘比例’?”日后着手做项目时,他总是带着这个疑问。
与厕所相关的项目一做就是十年。新型农村厕所投入使用后,刘新和团队成员发现,村民们会自发地维持卫生间环境,不再随意丢垃圾吐痰,保持这一小方天地干净易用,达到了一平米内卫生方面的可持续,村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得到了提高。直接的“说教式”宣传总令村民很难接受,以设计的手段调动村民自发性,却不失为一种缓慢却扎实的策略。
蹲坐一体便器的真实使用场景

陕西农村厕所改造一年后实际使用效果

对于刘新来说,有了可持续设计的宏观视野,再去切入具体的设计项目,可以增加其厚度。“实际上,北欧和香港也有部分地区使用旱厕,他们的清洁程度和回收利用方式有一些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例如,芬兰品牌在这一领域内有粪尿分离无水马桶、堆肥桶等产品线,后来成为了团队的合作伙伴。
刘新团队将产品带到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时,肯尼亚驻华大使、参赞就曾参观咨询产品系统,并表示当地对分布式生态厕所有很大需求。
目前,刘新团队仍在围绕着乡村厕所做设计创新迭代相关设计和技术,将创新便器的使用场景继续推广。一方面希望扩大“厕所版图”,深入更广大的地域进行设计实践,也会与非洲、西亚等一些缺水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进行产品化改造,希望控制成本,未来需求者能自行购买安装。
在2020年“阳光校厕——给娃造个好厕所”这次实践中,设计对象变成了学校场景中的一整个厕所间,使用者年龄段也从老人变成了小学生们。如何给娃造个好厕所?不止是便器的改造,团队需要考虑如何将狭小的集装箱集约化利用起来,隔出隔间、分出性别、做好排风系统,最终还使得沉闷的集装箱摇身一变成为了色彩缤纷的活力空间。
校园厕所改造项目
刘新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旱厕的“生态属性”,增加能源的循环利用,引入太阳能能源在冬天处理粪便,减少管道的上冻期。他认为,循环经济是未来乡村振兴的大方向之一,无废的生态产业园形态可以带来生产和景观的双重效益。
他在美术学院倡议并建立了生态设计研究所,希望整合与此相关的研究领域,如无废城市规划、环卫系统服务设计、生态农业、生态厕所设计、生态材料研发等,“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城乡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动力,进而参与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

刘新将理想主义的幼苗安放在在合适的土壤上,且耕耘且呵护。刘新介绍,他的一个学生目前创建了可持续设计品牌。当谈到自己与年轻一代的共同理想时,刘新的脸上再次浮现出欣慰的神情。




03


今天我们如何看待乡村? 


什么是真正的农村?这是梁骥闲下来常思考的问题。
自从进入设计领域以来,他就一直在与厕所打交道。他的微信头像是一幅爱因斯坦肖像的线描画,学生常能看见这位“爱因斯坦”在朋友圈转发与各地厕所设计相关的内容。

梁骥给龙泉小学生分享生态厕所相关知识
与老师刘新的使命感相比,梁骥对于厕所设计这件事,更多的是逐步建立起来的成就感
梁骥生长于内蒙古,常有机会回到熟悉的环境里做调研或回访。某次回访时,家乡的牧民们对改良后的蹲坐一体便器给予了热烈的反馈,一位大爷称这是自己用过的最棒的厕所,也有村民称自家搬到城里的孩子更愿意回家多待几天了。这样的时刻,总能给梁骥带来“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顶级的体验”,也将他的脚步留在了各地的乡村中。
项目组回访
团队近期在给西藏地区的厕所做改造。在藏区,吊脚楼是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传统的吊脚楼厕所至今依旧广泛存在,但会带来夏季异味、冬季寒冷以及老年人使用不便等问题。团队介入后,除了将便器形态改为蹲坐一体,还加固了原有的落粪道,并将终端做成储粪箱,尾部为清掏口,狭长的落粪通道配以排风通风口,缓解异味问题。垫料仓就地取材,使用青稞壳或其它农业废弃物,混合牦牛粪燃烧后的灰烬——如厕后脚踩踏板,垫料则下落覆盖粪便,从而减少异味,吸收水分,促进粪便生物降解,在储粪箱中堆肥,使粪便成为有机肥还田。

藏区厕所改造
藏区需要登高使用的独特厕所已经成了当地小有特色的打卡地,在社交媒体上常会有游客分享使用经历。“其实我们的逻辑并不是将乡村变成城市的翻版。乡村展示是另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城市生活‘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乡村有自己的宝藏和有趣之处,关键是利用设计让思维流动起来,作出正向的引导。”
团队走访各个农村地区时发现,有的农村地区多了一些年轻人的身影,他们选择回到家乡置业。“有人选择城市的热闹,就会有人想选择乡村洁净的空气、宽敞的住房和无需朝九晚五的生活节奏。”梁骥为这种新选择感到喜悦,同时也呼吁进一步提振大家对于乡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他认为,乡村不只是行政区划而已,还有更多的文化属性,“乡村广袤的土地、家族落地生根的传统原本是我们精神力量的独特来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补齐生活质量方面的短板,再进一步为乡村生活的优势赋能?这两个大方向,是在乡村展开设计实践需要锚准的。
村民为新便器点赞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有过这样一句:“土地告诉我,一切不为了肥沃,而为滋养。”
刘新教授团队的愿望是,从一间洁净好用的厕所开始,让村民和游客,以及那些从乡土中国走向远方的每一个人,开始接纳乡村的生活方式,并从根本上树立自信,接受到来自土地的滋养。
而能够滋养刘新、梁骥及各位“厕改”团队成员们的,则是在设计过程中看到的变化——他们是将土地本身的精华提炼并转化的设计工作者,播下种子继续等待下一位游子或旅人的到来。
(除了刘新教授和梁骥,其他团队成员武洲、钟芳、严泽腾、黄俊铭、薛舒豪、黎书、夏南、郗小超等都为便器设计和厕改工作作出了贡献)
刘新(中)与访谈的学生记者合影




策划、访谈|朱滢

撰稿|李一诺

  视觉|李一诺 梁煜昕

图片提供|刘新教授团队

编辑罗雪辉 宋涵超 张雪莹

审核|王晓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于1956 年,是中国第一所高等设计艺术院校。此平台面向广大师生,发布讲座、展览、发布会等学术活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