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承办的“从塞纳河到光华路:‘装饰’的现代化” 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的五位艺术家庞薰琹、雷圭元、郑可、吴冠中、常沙娜,都曾有过或留法学习、或在法国生活的经历,与塞纳河结下了一生的渊源。该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6日。
研讨会视频
展览研讨会同期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报告厅举行。上午主旨演讲环节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主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主持
法国艺术史学家、策展人,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前副馆长,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凯瑟琳 · 大卫(Catherine David)以《装饰艺术、设计与中国的现代性:基于庞薰琹作品和职业生涯的一些评论》为题发表了富有艺术洞察力的主旨演讲。中国现代艺术呈现跨学科、跨文化的活力,但面临作品消失、档案不完整等问题。庞薰琹的作品成为呈现中国现代艺术史的案例,需更深入了解其创作背景和风格,其作品需超越标签地欣赏,且现代艺术展览组织也需要创新模式。
凯瑟琳 · 大卫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巨德以《先生庞薰琹》为题,系统地梳理了庞薰琹先生的学术思想以及艺术主张,探讨了其对“装饰”的深刻理解。庞薰琹先生曾指出,“传统就是边传边统”,要传民族性,统世界性;传永恒性,统现代性和时代性,需要明确的是今天的装饰是整体设计中的一部分,不是后加上去的,更不是锦上添花。这是一个超前的,跨文化的艺术思想。本次展览既是为了纪念中法友谊,也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承前启后、走向未来的艺术展,是学院学术文脉和文化精神的研究展,更是“装饰”现代化所阐发的有关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教育思考的大展。
刘巨德
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杭间以《人民性:装饰艺术的本义》为题对“装饰”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装饰”一词在历史上受到曲解和批评,并从“人民性”“复杂性”等维度入手,分析了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不同选择,包括与纯艺术的分道扬镳,对卢斯的误读,以及吴冠中先生提到的“风筝不断线”。杭间强调,装饰艺术的“人民性”不是追赶潮流,而是今天的人们讨论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指向,“人民性”是装饰艺术隐秘的内核和本义。
杭间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以《装饰:中国美术现代性建构的另一维度》为题,梳理了“从塞纳河到光华路”的世纪变迁。五位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装饰艺术的现代化进程,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关联,共同叙述装饰艺术作为中国式现代主义的历史路径。从中国美术现代性建构的角度讲,装饰性话语体系是现实主义美术、现代主义美术、传统自我优化美术之外的另一维度,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确认着基本意涵——政治属性、现代属性、本土属性,对装饰性话语体系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史价值和实践系统的再评估,是中国现代美术研究的重大课题。
张晓凌
法国艺术史学家、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易凯(Eric Lefebvre)以《在中法之间,细读赛努奇博物馆收藏中的几幅庞薰琹绘画》为题,介绍了法国塞努奇博物馆的历史及其中国现代艺术收藏,尤其提到庞薰琹的作品收藏情况以及对庞薰琹作品《唐代舞姬》的分析,指出该作品是庞薰琹在东西方游走20年经历的结合。塞努奇博物馆由亨利·塞努奇创建,早期专注古代艺术收藏,1946年起转向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关注。博物馆通过展览与研究,推动了中法艺术交流,展示了包括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等多位活跃在法国的中国艺术家作品。展览的组织者、作品的捐赠者也包含许多中国人的身影,这些积累共同促成了塞努奇博物馆丰富且优质的馆藏,是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见证。
易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以《装饰的时代语境》为题,阐述了装饰艺术的必要性及价值。指出“装饰”伴随人类历史,具有功能性和代表性,装饰性是对视觉力量的把握和组织,并非简单的附加概念,是设计师的重要手段,且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语境下有不同表现。装饰性还具有表意、叙事和符号化功能,是文化表达的重要手段。当今装饰艺术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这得益于广泛应用的现代科技手段与丰富的形式语言,它们与人们的精神追求相结合,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支撑。
方晓风
下午论坛发言环节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主持。
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Rémy Aron)以《21世纪文明视域下中法视觉艺术所传递、描绘和共享的价值观》为题探讨了两国视觉艺术的交流与互鉴。他回顾了与中国艺术界的深厚联系、对绘画艺术(尤其是素描)的理解与重要性的阐述,以及他对于中西方艺术传统的比较与融合的见解。艺术是表达观察事物后感受的手段,不仅复制所见,更蕴含主动性和对自然的概括理解,这是艺术跨越国界却共同遵循的准则,也是一种共享的价值观。
雷米 · 艾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以《从塞纳河到清华园:“装饰”现代化进程中光华路的文脉传承》为题,剖析了装饰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发展。“装饰”现代化的一脉相承,不仅是光华路不可忘却的历史,也是新中国“装饰”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记录,此次展览和研讨会具有开启新思考、再认知光华路价值的重要意义,同时,中西融通所形成的新文化将在未来“装饰”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装饰”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多重视角和时代性,其演变伴随着外界需求的变化,而“为生活而艺术、为民生而设计”的理念是光华路的初心,也印证了“装饰”的时代性;“装饰”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有地域性,其现代化进程需要跨越当代化这个坎,顾及地域文化和大众审美的差异性,实现当代化与现代化之间“度”的控制与把握。
才大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以《陈之佛与雷圭元在中国现代图案理论上的贡献》为题,对两位艺术家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将观众带回到陈之佛、雷圭元这代老先生所作的图案学研究的历史语境当中。陈之佛是从日本引入图案学,雷圭元则在法国学习西方设计,他们将国外的图案理论和设计理论介绍到中国并展开新的研究,取得突出成果。作为国图案理论和设计理论的奠基人,他们为创建中国图案学和图案教学体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强对我国传统图案理论的研究和新的创作与转换,使图案和装饰艺术更好地服务社会生产和文化繁荣。
陈池瑜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以《传统图案元素于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构与新生》为题,通过回顾2024年春晚节目《年锦》的策划经历,展示了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他指出自己受到雷圭元《图案的理论和作法》中图案的人民性启发,将图案作为贯穿中国人生活智慧和文化元素的创意,通过服装设计、音乐、舞台美术等多方面的综合表达,将传统图案进行延展和创新,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表达方式。《年锦》不仅展现了图案的过去、今生及其研发的可能性,还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接受的形式上做了探索,践行了“大美术”观的理念。
崔冬晖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以《图案研究是中国设计教育发端》为题回顾了图案研究在设计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史料的重新发现、组织和理解,探讨了图案研究在中国设计教育发端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图案”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种设计的系统思维和方法论。同时,韩绪通过对比日系和法系图案教育的差异,揭示了当时中国图案教育面临的多元选择和复杂背景,并以雷圭元的《新图案学》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图案研究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和价值,希望借此唤起对图案研究的重视。
韩绪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韩文涛以《美之为美,美美与共——装饰艺术的当代发展》为题梳理了装饰艺术的发展脉络,探讨“装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远意义。前辈们结合法国经历,对现代教育进行的探索,不仅推动了装饰艺术的发展,也为地方高校的设计教育和工艺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韩文涛还展示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装饰、图案、工艺美术等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尝试,包括传统之美、创作之美、和合之美、手造之美和未来之美等五个方面的实践成果。
韩文涛
论坛结束后,策展团队成员周爱民、郭秋惠、李迎军、王小茉、贺婧、陈洛奇等分享了展览筹备与策划思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周爱民表示,在庞薰琹展览部分,通过展示他对“装饰”艺术的研究成果,从古代装饰纹样手稿、中国图案集到工艺美术设计,呈现了他在中西方艺术融合和中国传统纹样挖掘方面的重要贡献,以及从西方现代艺术到本土装饰艺术的转向。吴冠中的部分则突出其艺术理念中“雅俗共赏”的特点,艺术不应只追求高雅,还要与普通人有情感联系,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普遍性和人民性的追求。
周爱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郭秋惠结合庞薰琹、雷圭元和郑可的成长背景、留法经历、艺术成就及对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作分享。三位艺术家在20世纪初期“美育救国”的背景下赴法留学。庞薰琹弃医从艺,通过研究古代纹样推动工艺美术现代化,并服务于生活和生产。郑可以工业专才身份赴法,1960年代主持了“图案专业班”设计教学,奠定了工业设计教育的基础。雷圭元在留法前已是年轻的艺术家,他的《圭元图案集》展现了中西结合的设计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与现代设计。这三位艺术家将装饰艺术融入现代设计体系中,在“光华路”上共同探索。
郭秋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李迎军表示,这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常沙娜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策展团队真切地感受到,常沙娜表达的“从塞纳河到光华路”不是一定要紧攥自己的传统固步自封,也不是痴迷于塞纳河邯郸学步,而是以国际化的视角来看待传统的传承问题,努力把中国的传统纳入到现代设计的语境中,努力探索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之路。
李迎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王小茉表示,在尾厅部分,团队以时间为序,将学院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老先生们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重要文章相结合,展示他们将学术思想转化为一门门课程,一本本教材和对一代代学生的培养的生动实践。展览梳理了装饰、图案、工艺美术等概念的发展,希望唤起大众和学界对这些曾被误解的概念的重新认知,再次探讨装饰与现代化、现代生活方式、时代以及审美的关系。
王小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助理教授贺婧表示,选择1925年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作为展览的起点,既希望让观众们感受到当年这批老先生来到巴黎时所感受到的现代生活氛围,更重要的是理解“装饰的现代化”所揭示出的真正意义上现代设计的开启,彼时的装饰艺术正经历从精英美学走向生活化的重要转折,这也与庞薰琹、雷圭元、郑可、吴冠中、常沙娜的创作理念相契合。五位艺术家作为学院文脉的精神核心,是美学现代性在中国的推进者和实践者,希望展览能够开启对这段历史和美术框架的重新挖掘与梳理。
贺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陈洛奇表示,本次展览的展陈设计和传统的文献展有一些区别,以更好地体现从塞纳河到光华路的“Art Deco”风格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符号性的内容,比如序厅部分塞纳河畔发光的石礅,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老红门,9路车站的站牌,抽象化、精神化的红门和玉兰花等。“空”是一个目的,“间”是手段;“装”是目的,“饰”是手段,空间设计和“装饰”完全吻合。
陈洛奇
学院教师、校友代表祝重寿、包林、唐薇、杨阳、吴晞、宿利群等就展览的主题与策划,以及学院的文脉与传统展开了圆桌讨论。
祝重寿分享了他与五位老前辈的接触经历与深刻认识,并从美术理论和美术思想的角度评价了他们在该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他回顾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历程,指出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既包括了中国向法国的学习,也包括了法国对中国的借鉴与影响。
祝重寿
唐薇回忆了与老艺术家们的交往经历,指出他们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特别是从不同文化中汲取养分,在点滴积累中有所研究并运用至教学中所展现出的传承精神和开放的胸怀,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展览作为一个重要的节点,承载了对中国艺术发展的见证与希望。
唐薇
包林认为展览具有宏大视野与深刻内涵,反映了中国百年巨变,展现了装饰艺术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独特意义,并指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中国美术教育中的先行性。作为全国较早与西方现代艺术碰撞、交融,并将其引入基础教学的院校,也是通过敦煌壁画等课程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院校,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和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魅力以及它独特的历史价值在展览得到了彰显。
包林
吴晞回顾了他与艺术结缘的心路历程,从最初《装饰》杂志的启蒙,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表示自己是在与雷圭元、乔十光等老师的互动中逐步理解图案、漆画等装饰艺术的精髓,认识到艺术与环境结合的价值,提出装饰艺术不仅是形式美的追求,更是解放思想、革新工艺、回应时代的表现,应当继承装饰艺术的文脉、推动传统与现代设计结合,用装饰艺术美化人民生活、服务社会需求。
吴晞
宿利群回忆了自己1996年在巴黎的学习经历,感慨彼时看到西方现代艺术时的震撼,体会到五位艺术家赴法的初衷,表示文化必须通过交流和互鉴来成长,而展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年轻人了解五位艺术家具有前瞻性的艺术贡献,认识中法艺术交流的重要性,继而激发对文化交流的思考和传承。
宿利群
杨阳回顾了自己带领学生前往法国参加服装设计比赛,参观法国民俗学博物馆等的经历与感受。她表示中法两国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这60年,此前在经济、建筑文化等多个领域,有着悠久的交流历史。而本次展览及研讨会的举办,也不只是国家间的交流,而是“装饰”的交流,图案的交流,更是人类文化共通的深层次交流。
杨阳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隆重推出艺术特展“从塞纳河到光华路:‘装饰’的现代化”。 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辈们的学术理想和学术思想,通过著述、设计和教学等多种形式不断传授给后来的学生们,进而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活品质,服务于国家的重大项目和经济民生的需要,以代代相传的方式形成了一批批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优秀成果,塑造出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弘扬了新时代的文化精神。
常沙娜莅临研讨会现场并祝贺
研讨会嘉宾合影
撰稿|朱滢
图文编辑|罗雪辉 王辰玥
审核|王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