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迁徙乌海6年之变

文摘   2024-11-08 11:44   内蒙古  

10月,冬候鸟“先头部队”早早抵达乌海,鸟儿在天空高唱、在水面乐游,它们是天与地之间跳动的音符,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乐章。



6年前,红嘴鸥首次在乌海湖落脚,鸟儿的倾心光顾,让昔日的“大漠煤城”焕发出新的活力。“你们飞越千山万水与我们相约,我们要用更好的生态环境留住你们!”乌海人与候鸟的约定,在那一年达成。

6年间,在乌海,关乎鸟、关乎人、关乎生态环境的美好故事在持续上演。

种群和数量之变

“嚯,这么多!”10月23日,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灰鹤嘹亮的叫声响彻田野,候鸟监测员在望远镜中目睹了群鸟翔集的盛景。

当日,万亩滩村灰鹤监测单日纪录达1.1万只,打破了往年最高纪录。

好消息不止一件——

2024年度自治区迁徙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乌海市冬候鸟总数较往年明显增多,除了万亩滩村灰鹤群体数量明显增加外,全市范围内天鹅数量也有所增多,仅10月23日一天,就监测到300余只天鹅。鸿雁、豆雁数量共计9000余只,较往年略有增加。红嘴鸥、苍鹭、鸬鹚、斑嘴鸭等数量与历年相当。

“以前哪能想到会飞来这么多鸟,看来,咱乌海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鸟儿‘口耳相传’的认可。”乌海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娜与候鸟打了多年交道,仍对眼前灰鹤的庞大数量发出惊叹。

这样令人惊叹的数字变化实则有迹可循——

2017年,万亩滩村第一次观测到灰鹤:20余只。

去年,候鸟监测人员欣喜地发现,灰鹤数量大幅增加:近4000只!

今年,指数级的数量增长是灰鹤用“脚”投出的票:只要生态好,鸟儿们来过,就会再来。

乌海市位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东亚—澳大利亚线和我国境内青海湖—三江湿地迁徙路线上,是黄河进入内蒙古的第一站。从6年前近千只红嘴鸥首次在乌海湖落脚,到如今每年有6科60余种鸟类、共计10万余只在此繁殖、迁徙;从红嘴鸥、赤麻鸭、天鹅在乌海迁徙过境,到黑鹳、金雕、遗鸥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频频现身……年复一年,数以万计的候鸟集群经乌海市补给后,或踏上漫漫征途、或留此越冬繁殖。

途经乌海的迁徙之路,博得了越来越多候鸟的“欢心”。

“生态环境更好了、爱鸟氛围更浓了,鸟儿们能不来吗!据统计,乌海市的候鸟种群和数量逐年上升,一些豆雁、赤麻鸭、灰鹤更是留在乌海,变成了‘常住居民’。”乌海市自然资源乌达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杜志红自豪地说。

聚居位置之变


在乌海,你在哪里能见上候鸟?或许在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黑鹳带领幼鸟,凌空翱翔;或许在滨湖路,白天鹅优雅畅游,充满童话色彩;又或许在万亩滩湿地,鸬鹚展翅亮羽,梳理羽毛……

“几年前,候鸟很少在人们的视野中露面,现在,除了亲近人的红嘴鸥外,黄河滩涂、湿地河边基本都是候鸟的踪迹。这些年的变化更加明显:候鸟不仅集中在湿地、湖边、农区,更不断向城区靠近,很多市民在散步、骑行时,就能与鸟儿‘偶遇’。”乌海市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刘环孝说。

2020年,乌海市植物园东南角湖飞来1只大白鹭和3只小白鹭,这让摄影爱好者赵建军感到讶异。

“以前拍鸟可不容易,得乘船往黄河深处走,有时候蹲一天也不见得能拍到。没想到公园里都能飞来白鹭,还真是稀罕事儿。”赵建军说。

自那之后,赵建军口中的“稀罕事儿”时常上演。

候鸟,是环境质量的“试金石”,它们一路追逐、每年出发,为的就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态环境。乌海兼具湿地、草原、林地、山地、沙漠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在乌海市努力为鸟儿提供更好栖息环境的同时,它们也用年复一年的“倾心”认可着乌海市生态环境之变,可谓“双向奔赴”。

“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乌海市园林绿化成果显著,沙漠变成绿洲、荒山覆上绿荫,候鸟也不失时机赶来分享这一成果,一年四季,候鸟在乌海人眼中的‘出镜率’越来越高了。”乌海市林业和草原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三梅说。

人鸟关系之变

“有只鸟儿在路边一动不动,好像受伤了。”

“我戴着手套把它放在了纸箱里,现在就在我们单位。”

……

春秋两季,乌海市110报警电话和12345热线接到的此类求助比往常更多。每遇这种情况,动物保护工作人员会立即到现场确认动物受伤情况,带回救助站救护,待其痊愈放归大自然。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多年来,乌海市对于人与候鸟、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更加深刻。

从喜爱鸟,到珍惜鸟,再到保护鸟,乌海变了,市民也变了。

“红嘴鸥又来了!”11月1日,在乌海湖一号码头,尽管红嘴鸥每年光顾,市民赴约的热情依旧不减,很多天津、广东、山东等地的游客也慕名前来。

“我们一家人每年都来看‘老朋友’红嘴鸥,它们对我们没有戒备心,更得好好呵护它们。”市民刘彩虹说。

“以前我也在其他景区见到过红嘴鸥,但需要乘船进岛才能观看。没想到乌海的红嘴鸥离人这么近,真让我惊喜!”来自广东的游客区沛权感慨道。

同样出于喜爱,在红嘴鸥首次飞抵乌海的那一年,有人却给了它们一份“错爱”。

“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是2018年4月,李某写下一封道歉信。李某与朋友在乌海湖边游玩时,因想与红嘴鸥近距离合影,便用面包引诱红嘴鸥并捕捉,拍照后将其放飞。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和讨论。乌海市公安局环食药侦部门立即展开侦查,在对李某进行宣教后,李某写下一封道歉信。

为了不让这样的“错爱”重演,乌海市开始着重在文明观鸟宣教上下功夫。

全市公安机关、自然资源等部门在候鸟迁飞期间,每日巡逻、打防并举,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自然环境和候鸟的保护,同时做好爱鸟护鸟和疫源疫病防控宣传。

乌海市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立起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宣传爱鸟知识的行列。

“年复一年,我们迎接候鸟、保护候鸟,严防投毒、布设鸟网等乱捕滥猎、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违法犯罪活动。值得欣慰的是,市民、游客的爱鸟意识都越来越强,不仅没人‘害鸟’,还有很多人主动加入了保护候鸟的志愿者队伍。”乌海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支队长刘殿英说。

保护方式之变

“瞧!这些小家伙儿一到晚上就都飞回来了。”11月4日,乌海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罗路路通过手机回看前一天夜间黄河乌海段的候鸟栖息情况。

罗路路能随时查看全天24小时的候鸟栖息情况,得益于乌海市搭建的智慧林草综合管护平台。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用手机就能看到哪儿有候鸟、有哪些鸟儿。用科技手段辅助人工巡护,给我们帮了不少忙。”罗路路介绍说,候鸟种群多寡、迁徙路线变化都反映着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如果说人工巡护是点和线,智慧巡护就能“结线成网”。


据了解,智慧林草综合管护平台关联全市20多个监测点,可实时记录候鸟基础信息、种群数量、分布特点和栖息地生态环境现状,也能科学评估乌海市鸟类保护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以前都是步行或骑摩托车、开车巡护,有的点位可能巡护时没有鸟儿,当人离开后,它们又飞回来,必须长时间蹲点记录,才能摸清它们的准确迁飞情况,实属不易。”刘环孝回忆道。


如今,乌海市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监测候鸟、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举措,为候鸟创造更加良好的迁徙、栖息条件,通过不断加大技术设备投入,更加精准地分析候鸟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自然环境。

“智慧监测、无人机航拍、现场巡查等手段共同发力,迁徙乌海市的候鸟情况‘一目了然’,也让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更新保护方案。”刘环孝说。




记者:曹艺 李刚

编辑:杨正芳

初审:李新华

二审:杨勇

终审:王智源

出品: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乌海融媒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是乌海市委、政府所属唯一的官方媒体。由原乌海日报社、原乌海广播电视台组建而成,拥有一张报纸,两个电视频道,三个广播频率,乌海融媒移动新闻客户端、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网站等多个宣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