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钧瓷的历史及时代特征
钧瓷,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 。
钧瓷始于唐代。唐窑残片与众不同、自成风格。以罐、盘、碗、钵之类俱多。釉色则以褐为主,上有不规则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蓝等色,这就是唐花釉瓷。学术理论界一致认为,钧瓷窑变艺术是受唐花釉瓷的启发,逐渐发展而成。
北宋时期,花釉瓷经过长时期的探索,窑变技艺已经日渐成熟,经自然窑变形成的绚丽釉色玉润晶莹,已绝非唐时花釉瓷所能比拟,受到了文人雅士,王公贵族的喜爱。宋钧特别是官钧窑的作品,窑变釉色自然温润,真正体现出火的艺术。宋钧瓷窑变釉色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窑变单色釉,二是窑变彩斑釉,三是窑变花釉,其中以窑变花釉的艺术价值为最高,因为它最能代表钧瓷自然窑变的风格神韵。
北宋钧官窑缔造了钧瓷艺术的辉煌,但也成为钧瓷艺术进入衰败的起始。元朝统一中国后,为钧瓷的生存提供了相应的条件,钧瓷窑变艺术得以传播延续,并播火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元代钧瓷一般较为粗。入明之后,因为生活需要,生活日用瓷器的钧瓷烧造得以逐渐恢复,但作为观赏瓷却没有复苏。
钧瓷艺术在销声匿迹数百年后的清朝未年开始复苏。新中国成立后,奄奄一息的钧瓷艺术逐步焕发了勃勃生机。1958年,在倒焰形钧瓷窑炉中用还原焰烧制出了绚丽多彩、晶莹如玉的钧瓷制品,至此,钧瓷艺术在原产地神垕镇全面恢复。
二
钧瓷的烧制特点及判断依据
● 烧制特点
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钧窑杰出的工艺成就,是在科学配好胎、釉的基础上,烧成过程中合理的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由同样的釉料釉色而成为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钧釉的乳光状态和窑变现象是构成钧瓷艺术美的两个外观特征。
钧瓷不是一般的青瓷。中国传统的青瓷釉是以氧化亚铁着色的高温釉,而钧瓷的乳光蓝釉是靠釉中的液滴状分散相对短波蓝光的散射作用而呈色的。突破了单色的范围,巧妙地利用氧化铜的作用,通过烧成其间氧化焰和还原焰的相互转化,使传统高温色釉由单一的青瓷发展为五色的多彩釉。
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因釉层厚和烧成温度等原因,出现多种流纹,进一步增强了釉面装饰的效果。
● 判断依据:
1. 润。钧瓷釉的质地光泽柔和、玉的温润感也不同于一般瓷釉光亮的浮夸,它具有一种独特的乳光,而就是这种乳光使得钧釉的光泽像玛瑙一般剔透,似玉非玉胜似玉,有一种优雅温润的质地美感。
2. 纯。钧瓷釉的质地非常纯净,如天蓝、月白、豆绿、天青等,颜色纯正而不杂。其釉面具有前述的醇厚、润活,其釉面往往有开片一般的纹路,欣赏起来有种纯净的美感,给人一种独有的气质感。
3. 活。钧瓷的釉面一点都不死板,有一种灵动的感觉。展览时常见到钧瓷釉面的表面特别漂亮,主要就是釉面比较活的原因。钧瓷只有釉面活才能够最好的表现出比较好的艺术效果。其炫纹、乳钉、口沿、凸棱之处釉面出筋、脱口,因此产生出实与虚的对比变换的美感。
4. 纹。钧瓷釉面上一般会有各种斑点或是纹路。有蚯蚓走泥纹、鱼子纹、龟背纹、冰裂纹、蟹爪纹、飞瀑纹、油滴斑、珍珠点、雨点斑、雪花点等。就是因为这些纹路及斑点才给钧瓷平添了一种自然的肌理美。
三
钧瓷的文化价值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位居“五大名瓷”之首。钧瓷的名贵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其釉色是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即“钧瓷无双”,且釉透,釉活,胎质精纯,坚实细腻。这些釉变画,千变万化,意味无穷,具有千古耐看的魅力,名人曾用“出窑一幅无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等诗句来形容钧瓷窑变之妙,民间亦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说,既所谓“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四
诗歌中的钧瓷
乾隆御题的钧瓷中,一件天青釉笠式碗有着传奇的经历:民国初年流出故宫后,几经转手;日本一商会收购后,参加过东京世界古美术参展会;二战时在纽约被清库拍卖,引发了仿制乾隆御题瓷的热潮;2014年6月4日晚,保利2014春拍秀采—清代官窑的两个世纪和山中商会宝藏乾隆御题天青釉笠式碗,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两个专场在北京四季酒店正式举槌。其中乾隆御題天青釉笠式碗估价200万至400万人民币,经多轮竞价最终以1080万落槌,为当晚头筹。
碗造型规整,状若斗笠,平口,斜直腹,口沿露胎,修整浑圆,上施以酱釉,色泽黑褐,几近坚铁。底足高足墙,足沿宽平,亦施有黑褐色护胎铁汁,局部因使用磨损,露出灰白色坚质胎体。通体施釉肥厚平滑,釉水晶莹明润,色泽青灰,内外均开有细密开片,其上遍布黑色片点,若春夜的繁星透过天际流云,倒影在碧波微漾的湖面上,极为青凝雅致。底部刻有乾隆御制诗,采用玉器刻字的划拨法刻制而成。碗底刻有乾隆御制诗句。
青器欣存北宋传,
阅年八百尚完全,
围匡底用以铜锁,
口足原看似铁坚。
摩抚天成岂茅蔑,
规矩月样镇团圆。
柴瓷罕见兹称古,
望古因之意皋然。
——乾隆《题均窑碗》
这首诗见于乾隆诗集。乾隆自注道,“古窑器多有以铜锁口足者,图其坚也。此碗独无而完全,实可珍也”。“黛质冰纹润如玉”,这是乾隆品评钧瓷的尺度,与高士奇所咏“黛色浓淡光泠泠”相近。黛,青黑也。
五
钧瓷的市场行情
古钧窑瓷极其珍贵,宋徽宗赵佶曾赞其为“神钧宝瓷,绝妙精品”,民间亦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说法。但在现今如火如荼的艺术市场中,相对于某些古窑瓷器的“大热”,古钧窑瓷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冷遇”。
据统计,2008年至2015年,古钧瓷市场走势虽稳中有升,共上拍1661件,成交609件,成交额达3.02亿元,但成交率仅为36.7%。而早在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就拍出了约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由此可见,在陶瓷类艺术品投资圈内部,投资者多倾向于把资金投入到青花、彩瓷、明清官窑等品类,这是造成古钧瓷艺术市场“冷”状态的一大环境原因。
古钧窑瓷器流通率很低,行家买到宋代钧窑瓷之后一般都是自己收藏起来,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再次出手的可能性非常小。此外,在一级市场中,买卖双方比的更多的是知识和眼力,眼力不够的人因拿捏不准,即使看到古钧瓷也未必敢轻易下手,从一名陶瓷爱好者成长到专 业行家是需要长久的经验积累的,这也是制约古钧瓷交易量的一大因素。
除去外部大环境原因,古钧瓷自身的一些因素也成为制约其市场发展的瓶颈。
古钧瓷精品难觅。钧瓷在宋代为御用珍品,严禁民间使用,原本产量就较少,流传下来的官窑钧瓷后又经战乱流离,存世量更加稀少。在一级市场中,能见到的古钧窑瓷器可谓凤毛麟角,外加古钧瓷的实用器较多,完整保留下来的就更加地少之又少。近年来,钧瓷的作品价值也越来越高,自钧瓷重新烧制以来,也一直做为国礼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除了钧瓷拍品以外,钧瓷还有很多超过拍品价值的作品收藏于各个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
钧瓷茶具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用来泡茶,更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在淘宝搜索钧瓷茶具可以看到各种样式的钧瓷茶具在网络上销售,价格在几十元至千元不等,但销量并不多,月销量最高刚刚过百,大多数销量只有个位数。由此可见实用钧瓷市场开发潜力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整理编辑|胡大淼 审核 | 徐大山 点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