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就是2024年的立冬之日,人们纷纷开始关注今冬的天气状况。老人常说:“今冬冷不冷,立冬看3样。”这“3样”究竟是什么呢?它们真的能预测今冬的冷暖雨雪吗?
《孝经纬》曰:“霜降后十五日,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立冬在古人心中,并不是简单的节气。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感谢上苍赐予一年的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而在民间,则有吃饺子、补冬等习俗,寓意着团圆和进补,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储备能量。那么,立冬对整个冬天的冷暖有哪些预兆呢?从下面这3点,我们就能看到“冷冬或暖冬”的迹象。
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对整个冬天的冷暖走势有着明显的影响。按照传统文化的理解,冬天的阴寒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需要慢慢生长、积累,并在冬季集中释放的。如果立冬这天有雨,就意味着寒气正常,冬季雨雪多,天气较为寒冷;反之,如果立冬是个大晴天,那就意味着寒气较弱,雨雪会比较少,冬天也不会太冷。古语有云:“立冬晴,一冬温“、”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这里的“烂冬”指的就是雨雪多,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另外,如果立冬下雪,也说明寒气提前释放,可能会导致先冷后暖,雨雪减少。
风向,作为气候变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立冬时节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古人通过观察发现,每个节气、季节的风向都有所不同,而风向的变化往往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在立冬时节,古籍中提到:“立冬日,风从乾来,君令行,天下安。”这里的“乾”指的就是西北风。
立冬时节,斗柄指向西北,因此西北风是顺风,能带来正常的降温和降雪。如果风向偏早或偏晚,都可能会带来异常的气候。例如,如果立冬时节刮南风,就意味着冬天不冷,反而可能出现暖冬现象。民间也有“立冬西北风,来年好收成;最怕立冬东南风,田间辛苦都成空”的说法。可见立冬的“风”确实对古代的收成 有一定的预兆作用。
除了阴晴和风向,物候也是预测冬季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正常情况下,立冬后不久,水开始结冰,土地开始冻结,像野鸡这类大型鸟类也开始少见,而海边则会出现大蛤等贝壳类生物。如果立冬时节这些物候现象都按时出现,那就意味着自然界一切正常;如果都没出现,那可能就意味着自然界阴寒不足,可能会带来灾殃。正如古籍《逸周书·时训解》中所说:“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水不冰,是为阴负;地不始冻,咎徵之咎;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这里的“咎徵”指的就是灾祸。当然,我们现代科学里,判断冬天的冷暖有着很先进的科学方法,跟着科学走,一定没错!
我们呢,就甭管是冷冬还是暖冬啦,咱们先把御寒的工作准备好,毕竟冬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有钱还是没钱,都别想着从御寒取暖上动心思!真是把大人孩子冻坏了,去一趟医院,估计半冬取暖费都出来了,您说是不?
相关推荐:
2024立冬不一般,“双七+双亥”,三点玄机,罕见重合,或暗示极端寒冬?早知道早准备!
重要提示:公众号改版后,文章推送可能会被刷掉,导致你无法看到我们的内容。为了不错过彼此,请给我们的账号加个星标★,点击下方公众号卡片→点击右上角...符号→选择第一个“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