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健康   2024-10-15 06:58   江苏  


马玉1 刘育贤2 李彭依1 刘辉2 卞清明1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麻醉科,南京 210009;2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徐州 221004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4,45(9):939-943 .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40327‑01113

 基金项目 

江苏省卫健委科研项目(Z‑201403)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研究拟探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该类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方案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择期行全麻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按3∶2分为PECA组(24例)与PCIA组(16例)。纳入标准:① 年龄18~65岁;②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③ 病理诊断为食管癌;④ 拟行左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排除标准:① 患者或家属拒绝参与本研究;② 硬膜外阻滞禁忌证;③ 重度高血压者[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④ 术前有冠心病史;⑤ 过敏性疾病;⑥ 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⑧ 影像学提示肺大疱。手术均由同一组胸外科医师完成。PCEA组2例因硬膜外穿刺置管失败、1例因术中失血量过多而被排除;PCIA组1例因手术方式改变而被排除,故最终共纳入患者36例(PCEA组21例、PCIA组15例)。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禁食12 h、禁饮6 h,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于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并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用于术中输液,常规留置膀胱导尿管。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 mg/kg、芬太尼3 µg/kg、丙泊酚1.0~1.5 mg/kg、罗库溴铵0.6~0.9 mg/kg。随后均在可视喉镜辅助下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纤维支气管镜确认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正确后行机械通气。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双肺通气期间潮气量为8 ml/kg,单肺通气时潮气量改为6 ml/kg,呼气末正压5 cmH2O,吸呼比1∶2,呼吸频率12~18 次/min,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 mmHg。麻醉维持: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4~5 mg·kg−1·h−1、瑞芬太尼0.15~0.30 µg·kg−1·min−1、罗库溴铵0.6 mg·kg−1·h−1,维持患者状态指数在25~50。


PCEA组于麻醉诱导前选择T7~T8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随后给予试验剂量的2%利多卡因3 ml,5~10 min后测试阻滞平面,确定麻醉平面后行全麻诱导。术后连接PCEA泵,配药方案为0.15%罗哌卡因+2 mg/L的芬太尼混合药液100 ml;PCIA组术后使用PCIA泵,12 µg/kg的芬太尼与生理盐水配置至100 ml。两组患者镇痛泵参数均设置为:负荷剂量2 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


患者静息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4分时,患者按压PCEA/PCIA泵止痛;患者静息NRS评分>6分时,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进行补救镇痛。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比、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术后2、4、8、16、24、36、48 h静息及运动NR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皮肤瘙痒、运动阻滞、硬膜外导管脱落、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前、手术结束、术后24 h、术后48 h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静息及运动NRS评分比较

PCEA组患者术后4、8、16、24、36 h静息及运动NRS评分均低于PCIA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48 h时静息及运动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3)。

2.4 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IL‑10、TNF‑α水平比较

PCEA组患者术后48 h血清IL‑6水平低于PCIA组(P<0.05);PCEA组患者术后48 h血清IL‑1β、IL‑6、IL‑10水平均低于术后24 h时(均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图1。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了0.15%罗哌卡因联合2 mg/L芬太尼作为PCEA组的镇痛方案,探究其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PCIA比较,PCEA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患者术后4~36 h静息及运动NRS评分更低。术后48 h时,PCEA组患者IL‑6水平显著低于PCIA组,而两组患者IL‑1β、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患者术后血清IL‑6水平急剧上升,并在术后24 h达到峰值。然而,与PCIA组不同的是,PCEA组患者术后48 h时血清IL‑6水平降低更显著。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① 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量研究;② 由于术后镇痛方式的差异,无法保证对受试者及研究者均设盲;③ 未进一步对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今后将进一步完善临床试验方案,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临床研究。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www.gjmzyfs.com),在“期刊浏览”栏目中免费实时下载全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徐州医科大学

ISSN:1673-4378   CN: 32-1761/R

电话:(0516)85708135(咨询);85807157(编辑);85802018(传真)

Email:gjmzyfs@263.net ;   gjmzyfs@163.com

网上投稿:www.gjmzyfs.com

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99号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快捷看《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请关注古麻今醉网


古麻今醉网
古麻今醉网是舒医汇旗下麻醉学科的专属学术平台。云集国内外知名麻醉学专家,及时将麻醉学科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传播,呈现我们麻醉医生的美------“志存高远,佑护生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