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打细算增效益,量入为出守财关
一是算好“节流账”,把紧支出关口。严把制度监管、现场勘查和材料定价三个关口,强化材料询价、项目对数、踏勘现场取证环节的监督管控,严格压减不合理支出,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能精准投入。1—11月,累计评审概预算、结(决)算项目197个,合理审减资金8.62亿元,审减率10.97%。二是挖掘“潜力源”,拓宽效益空间。深挖财政投资项目的潜在效益源,对沿海项目进行产业链分析,全力做好北海港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铁山港工业区A5深海排放管工程下穿北海铁山港1# - 4#泊位铁路专用线铁路保护涵工程等项目,打造临港产业集群,助推向海经济发展。
二、与时俱进求突破,开拓创新谋发展
一是数据赋能,智慧评审。通过财政投资评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项目进行可视化评审,让评审更加直观、透明、全面。建设单位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上传项目资料送审,评审人员预先审核项目资料完整度,实时追踪评审进度,让建设单位“少跑腿”。二是互通有无,协同评审。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发改、住建、审计、卫健等部门的资源和专业优势,打破信息孤岛,推动实现信息互通、监督互动、措施互补、成果互享等方面的合作,增强评审合力,提升服务质效。三是绿色发展,优先评审。在项目评审过程中,注重项目的节能环保性能,鼓励项目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对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高质高效完成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绿化活动场地改造提升(口袋公园)等项目,守牢生态环保底线。
三、锤炼本领强队伍,廉洁评审树形象
一是建立“请进来+走出去+引进来”学习模式。邀请行业专家对信息化项目评审的流程、方法和质量控制等进行重点解读,组织8名业务骨干到南宁、柳州、东兴参加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在财务决算、内部审核流程等方面与南宁、南充等地市财政局相互学习借鉴。二是实现“线上管控+线下监督”双管齐下。充分运用评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项目管理、中介管理、考勤管理等一系列行为进行线上严格管控,评审流程、数据和资料做到步步留痕。推进财政评审与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贯通融合,探索建立“审监融合”工作模式,推行纪检跟踪监督项目审核全环节全过程,以及参与监管协审机构管理全链条,确保评审程序的规范性和评审结论公平公正。
编辑: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