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教育   2024-09-16 14:04   天津  

中秋节



2024.09.17


-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这一博大精深的科学、文化体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代表之一。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传承中华文明、赓续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我校推出网络中国结节·中秋的科普文章,一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时代文明新风。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2024年9月17日,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乡、思亲之情,祈盼丰收和幸福。

     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称“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时更亮,又谓之“月夕”。又因为中秋节在秋季、八月,又名“秋节”“八月节”;因为祭月、拜月,又叫“月节”“月亮节”;中秋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也称“团圆节”“女儿节”。

     中秋节起源于先秦,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正式定立于北宋,明清时期,中秋节终于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礼》中有多处关于中秋的记载,比如“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可见先秦时代已有中秋一说,可视为中秋节的渊源。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从汉代开始,由先秦时代的祭月、礼月已经逐步形成赏月之风,并且当时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

     到唐代,中秋节在北方地区逐渐流行。传说某年农历八月十五,高祖李渊御驾亲迎李靖班师回朝,有胡人敬献馕饼庆贺,李渊品尝后,食指大动,立刻给御膳房发话:“备好两盘馕饼,今晚要与民同赏秋月,共庆大捷!”谁知“两盘”被误听成了“两万”。御膳房怕来不及,便令全城所有的酒肆饭庄和大户人家,立即赶制馕饼,分发到各家各户。至夜,高祖出宫赏月,发现街道两边商家、住户门前都明灯高照,且设有桌案,上面摆着馕饼。顿时诗兴大发,出口一句:“仲秋祝大捷,囊(馕)饼圆如月。”此后的岁月里,每到中秋节的前几天,长安城就开始弥漫浓厚的节日气氛了。如此,西安也可以算的上是中秋节的发源地了。

     赏月风俗在唐长安城曾经极盛,玩月之风大兴,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韦庄的《送李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司空图《中秋》:“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以及张九龄那首脍炙人口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据统计,全唐诗中八月十五的赏月诗有百余首,60多位诗人写下无数寄情月亮的诗句。一轮圆月下,一壶酒、一枚饼、一家人,简单的白描,写尽了千年之前传统中国的人文情思。

     北宋时期,中秋节正式成为世俗的隆重节日,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过节的细节描述。如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表明此时中秋节有了重视家人团圆的趋向。

     自明朝起,中秋节的习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说:“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意思是己婚妇女中秋节这天必须返回公婆家。总体来看,明清之后,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

      至此,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与春节、清明、端午并重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团圆、感恩、祈福等美好的价值观念。千百年来,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比如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

     在关中地区,中秋节的习俗也有自己的特色。临近中秋节,关中地区各家各户都要做团圆馍。和好面,准备好红糖、白糖、芝麻等馅料,把馅料放进面饼后,再在饼的边上捏出精美花边,放上象征团圆的白蒿或香菜,在铁锅中烙制。细致的花边、鼓囊囊的肚子,表皮泛着轻微的焦黄,酥、脆、香、甜,象征丰富、团圆。早年,在关中,已出嫁的女子会在中秋节回娘家送的“点心”就是这种团圆馍。

     在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中,嫦娥为阻止逢蒙偷药,被迫吞下仙药奔月成仙。为了纪念嫦娥,老百姓在月下摆设香案,为她祝福,祈求吉祥平安。在陕西地区这一拜月风俗保留至今,每到中秋,会在院子里摆上应时的瓜果和月饼等祭品,双手合十,三拜明月,一拜风调雨顺、二拜月圆人圆,三拜家和国和。拜完月后,全家老少围坐一桌,分享团圆馍,若有游子不能归来,也要用红线系上为其保留一份。

     柿子在关中地区是一种很常见的水果,代表着某种乡情和乡俗。中秋节前后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中秋一大早,要将柿子、月饼等物品送到新出嫁的女儿家里,寓意女儿组建的新家阖家团圆、红红火火、事事如意。

     家喻户晓的月饼在陕西则分为三大类。关中秦式月饼,据说是月饼的鼻祖,荤素兼备,以素为主,馅心多放有青红丝、桔饼、玫瑰等果脯,糖、油较突出,皮酥馅香,甜而不腻;陕北土月饼,工艺讲究,由菜籽油和胡麻油混合的面裹上炒过的馅料,在炉子里放上一圈慢慢烘烤,香味诱人、口感酥脆;陕南商洛蒸月饼则精心选取当地刚刚成熟的青皮核桃,配上核桃仁和红糖白糖,放在紫荆叶子做的笼屉布上蒸,出来的月饼带着紫荆叶的甜味,味道更是与众不同。

     千里赴长安,共赏中秋月。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穿汉服、吟诗、拜月、游园等传统习俗也日渐呈复兴之势,尤其是在十三朝古都的长安城里,这些元素随处可见。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无论是选择携家出游还是回家团聚,在这个中华民族除春节外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希望你都能抽出一些时间来,在这一天与家人闲坐,感受灯火可亲的温馨。即便是孤身一人远在异乡,也请举起杯来,在中秋月圆之夜,敬故乡,敬远方,敬自己,敬理想。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图文 | 信息研督室

初审 | 田红星

复审|张国忠







天津市田家炳中学
对外展示校园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