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寒假防溺水,安全不“放假”

文摘   2025-01-23 20:04   天津  

寒假期间
孩子们的快乐时光也伴随着
潜在的危险——溺水
虽然在冬季,但溺水不分时节
无论何时
都要树立防溺水安全意识
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认识溺水,警惕危险

溺水往往发生得快速又突然。2分钟就可能发生窒息,4~6分钟就可能发生溺亡。同时,溺水可能是无声的,并不伴随大喊大叫,这增加了及时发现的难度。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场所有所不同。4岁以下幼儿溺水易发生在家中脸盆、水缸、浴池等蓄水容器;5~9岁儿童则多在水渠、池塘、水库等地方遇险;而10岁以上孩子的溺水更多发生在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此外,管理不规范的泳池和戏水场所也是儿童溺水的高危场所。


记住,只要有积水的地方,就可能发生儿童溺水。哪怕只有3厘米深的水也可能导致幼童溺亡。化粪池、石灰池、建筑工地坑洼积水,以及非游泳区域的户外水域都是溺水发生的高危场所。即使会游泳,也可能发生溺水。


预防溺水,家长如何做?


有效看护:当孩子在水中或水边时,家长应做到“不分心、不间断、近距离”。若无法亲自看护,应委托可靠的成年人代为照看,切勿交给未成年人。多人看护时需明确指定看护人。


消除隐患:定期检查并清空家中的蓄水容器,可用加盖子、安围栏、装门栏等方法,将水源与低龄儿童隔离。


安全教育:选择有资质的游泳或玩水场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学会自救和施救。教授学龄儿童基本的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从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经常对孩子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如不到河边、湖边、池塘等水域附近玩耍、滑冰,以及遇到危险时如何呼救、自救等,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教育孩子不要在冰面上行走、奔跑或滑行,即使看似坚固的冰面,也可能因承重能力不足或冰面破裂导致溺水事故。
 ○ 若带孩子去有结冰的水域附近,要提前告知孩子冰面的危险性,严禁孩子私自到冰面上活动。


防护装备:选择专业的游泳漂浮装置,进行乘船等水上活动时,务必为孩子穿戴救生衣。


关注天气: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避免带孩子前往水边或进行水上活动。


预防溺水,儿童如何做?

避免私自下水:无论何时何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无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在无专业教练指导的情况下跳水或潜水。


选择安全水域:注意游泳或戏水场所是否具备开放资质,是否有监管员、救生员和游泳须知标示,在场所规定的区域和时间范围内玩耍。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掌握安全技能: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空腹、过饱或剧烈运动后立即下水。不在水中打闹或做危险动作。学龄儿童学习基本的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乘船等水上活动时,应保持全程正确穿戴救生衣。遇到恶劣天气不进行水上活动。


提高安全意识:经过河、湖、沟、渠、塘等地方,要谨慎慢行,经过有警示标志的地段,更要加倍小心。不到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打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


会自救、会施救

科学自救:一旦遇险,保持镇静,屏住呼吸,踢掉鞋子,放松肢体,尽可能使头部后仰,口鼻部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注意抓住水中漂浮物。当救援者出现时,不要惊慌抓抱救援者,听从救援者指挥。
安全施救:遇到溺水者,首先保持冷静,可采用“叫叫伸抛法”进行救援。第一个“叫”是大声呼救,第二个“叫”是拨打急救电话;“伸”是若有竹竿等物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伸给溺水者;“抛” 是可抛掷漂浮物如救生圈、泡沫块等给溺水者。切记,不要贸然下水施救,以免发生次生事故。


健康小贴士




    正确急救:先检查是否有呼吸与心跳,清除口中的淤泥与杂草;如果无呼吸与心跳,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胸外按压30次,之后按照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的比例循环;如果有呼吸心跳,让溺水者侧身,便于呕吐时及时清除呕吐物。不要进行任何控水或倾倒体内积水的做法。

让我们携手努力

为孩子们筑起

一道坚实的防溺水安全网

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更加安全、快乐!

编辑:天津滨海教育  来源:青春贵阳

天津滨海教育
建设教育强区,争当行业排头,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