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为学生、家庭、社会送去教育、送去服务、送去温暖,进一步促进校家社形成强大教育合力,提升育人成效,滨海新区教体局组织各学校扎实开展“冬日暖人心,携手共育人”寒假“八送”行动,助力学子乐享缤纷假期!
送科学家教,家庭有成长
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关工委、优秀德育队伍作用,组建家庭教育宣讲团,将科学家庭教育理念传递到每个家庭,指导家长“依法带娃”。滨海新区高庄学校利用家长会重点关注学生假期网瘾问题,教师借助案例分析、知识讲解等方式,深度剖析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及危害,提供实用的引导策略,助力家长提升应对孩子假期网瘾问题的能力。大港东城小学联合海韵园社区开展“以爱为名 伴生成长”讲座活动,重点讲解何为陪伴、怎样正确陪伴孩子等内容,通过具体事例让家长和孩子体会沟通的重要性。
送心理教育,健康有保障
动员班主任、心理教师,针对学生在假期生活中出现的“心”问题、“心”现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假期家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知识。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东疆外国语学校通过家访活动,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商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促进建立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汉沽第九中学教师走进社区,通过《假期心玩法》心理团辅课活动,帮助学生探索假期中丰富多彩的解压“心”方式。
送劳动教育,实践有提升
按照不同学段制订寒假劳动教育活动方案,发挥劳动实践育人联合体、劳动教育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学生开展“劳动美”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塘沽第九中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社区清理路面和绿化带中的纸屑、烟头等杂物,并整理摆放共享单车,以实际行动守护生态之美、改善社区环境。天津市教科院附属滨海泰达小学组织学生体验制作传统花馍与糖葫芦的乐趣,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作品,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送红色教育,思想有引领
发挥关工委老同志、思政课教师作用,通过“走教”“送教”等形式,面向学生、居民等讲授“思政课”,让寒假思政育人不断档。大港油田第四中学联合广场社区开展“平津战役奠胜利 革命精神引征程”活动,思政教师深入讲解平津战役的历程,引导社区居民和青少年深入了解天津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塘沽草场街小学与草场街社区共同开展“筑中华传统之魂”活动,教师讲述狼牙山五壮士和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并通过《小兵张嘎》片段,引导学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感。
送法治教育,成长有护航
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和“法律明白人”作用,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大港远景学校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带来一场生动详实的寒假安全知识宣讲,通过讲解交通安全法规和安全常识,提醒学生时刻将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牢记心中,携手共筑平安假期。汉沽中心小学联合寨上街道铁坨里社区举办青少年法治游园会活动,游园会设置多个法治主题游戏和互动项目,学生和家长情绪高涨、积极参与,通过游戏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送志愿服务,关爱有温度
发挥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港第二小学志愿服务团队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前往退休老教师家中送上温暖和关怀。每到一处,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关切询问老教师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老教师们回忆教学岁月、讲述教育故事,让温暖在一代又一代师生间传递。滨海新区欣嘉园实验小学师生踏上前往当地养护院的慰问之旅,通过送慰问品、文艺演出等形式,为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
送传统教育,文化有传承
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引导师生感悟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并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塘沽馨桥园小学开展“笔墨传情 福满校园”新春送福活动,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满怀热情,聚精会神地手写“福”字,将真挚的祝福融入其中,寄托对春节的美好期盼。大港油田第三中学组织思政课教师走进社区,开展以“春节”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年兽传说”等故事和贴春联、吃年夜饭等习俗,引导居民和青少年深切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送假日体验,成长有收获
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育人工作中的独特优势,结合“津彩假日”红领巾冬令营活动开展假期育人体验活动。塘沽岷江里小学联合新河街道漓江里社区开展“津彩假日”红领巾冬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动手制作洋溢着春节喜庆气氛的杯垫和灯笼,让学生在冬日里绽放别样光彩,为新学期积蓄满满能量。滨海新区北塘第一小学组织学生来到中国海洋石油工业陈列馆进行参观。学生通过聆听讲解,学习海洋石油知识,领略海油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