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 王蕊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顺时养生”。“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寒季,要做好内在阳气的保养和封藏工作,尽量减少消耗。不熬夜,不做剧烈运动,不大喜大悲,使精神内守,这样才能安稳。冬季天气寒冷,很多身体虚弱的人容易感冒生病,大多是因为在冬季没有做好保护工作,导致体内寒气太重。要想自己健康地度过冬季,养生是必不可少的。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易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人体特别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颈部、背部和脚。
有的人在冬季持续咳嗽而且不易治愈,其实是因为穿开领服装暴露了颈部,寒冷空气刺激造成的,改换高领服装并加个围巾后症状会有所改善。
因为督脉沿脊柱后面上行,被称为“阳脉之海”,它总督一身之阳经,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应“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过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大暖大汗。这样“暖”是达到了,但是“暖”过头了,会导致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需求,降低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冬季养生宜适当活动筋骨,适当室外锻炼,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宜大汗。大汗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冬季洗澡过频,也不符合阳气内藏的养生原则,水热所迫,汗出淋漓,很容易受寒生病。
有些人可能认为,冬天,人的活动减少,而且一般来说也不会感到口渴,因此不需要喝太多水,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
冬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昼短夜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随着气温下降,人的阳气开始收敛,日常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减缓,但在冬季,天气干燥,不及时补充水分,人体容易出现津液不足的情况。在生活中,最直接的补“水”方式就是喝水,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至3000毫升。
我国多处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可见食疗非常重要。冬季养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补。
食补方法因人因地而异,一般阳气偏虚的人,可选羊肉、鸡肉、狗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乌鸡等;对于不宜食生冷又不宜食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
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切忌不顾实际情况,全家上下齐进补。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讲话声音低微、动则出虚汗,这大多属于气虚,可选服人参、党参、五味子、黄芪、白术等益气药物。
医生
虽然冬季需要多吃温热性食物以御寒,但也要辨证进补,不可随意,尤其是阴虚燥热体质的人、阳气亢盛体质的人,均慎食辛甘大热之品来峻补。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就是说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自己的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和喜悦。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冬季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冬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要“早卧迟起”。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神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科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