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周震 副主任医师
“周医生,我这几天反复便血,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我这么年轻应该是痔疮出血吧。”
诊室内的罗佳(化名)是一位25岁的年轻男性患者,主诉“反复便血3天”,3天内共解7次暗红色血便,量大,呈喷洒状,伴头晕、乏力,影响日常工作,犹豫再三最终选择到医院就诊。
经过医师对便血病因的详细分析,罗佳接受了肠镜检查的建议。
肠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发现罗佳的乙状结肠可见一短蒂息肉样肿块,表面结节状发红,大小约1.5cm。罗佳随即住院,在医生对病灶进行内镜下切除后,罗佳未再出现便血症状。术后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黏膜肌损毁式浸润,肿瘤厚度13mm,伴低级别出芽,未突破黏膜肌层,未见脉管内癌栓,蒂部干净。面对这个病理,为避免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风险,医师的专业建议是追加外科手术及淋巴结清扫。令人欣慰的是,罗佳采纳了医师的意见,进行了结肠癌根治术。
内镜术前
内镜术后
罗佳是不幸的,不幸的是他年纪轻轻,就确诊结肠恶性肿瘤;同时,罗佳也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及时的进行了肠癌的筛查及治疗。
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正在逐渐年轻化。近年来,40岁以下年轻人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进一步凸显了年轻人群在结直肠癌预防、筛查和早期治疗方面的迫切需求。
结直肠癌日趋年轻化
原因有哪些?
1. 遗传因素:基因遗传在结直肠癌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些家族存在结直肠癌遗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增加后代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所以直系家属中有结直肠癌患者的人,应定期完善肠镜检查防患于未然。
2. 肠道慢性疾病:肠道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可导致肠黏膜反复损伤和修复而诱发癌变。
3. 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久坐、缺乏身体锻炼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都与结肠癌发病密切相关。
4. 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习惯,被认为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其他:肥胖、糖尿病、既往患有结直肠癌症人群的发病风险较正常人更高。
90%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是从肠息肉演变而来,其大致过程为:息肉→腺瘤→异型增生→早期腺癌→进展期腺癌。这个过程通常漫长,但我们仍不能心存侥幸、放松警惕。
通过定期进行结肠镜等相关检查,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并移除可能演变为癌症的息肉,以此有效防止结直肠癌的出现。为了降低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并守护我们的健康,我们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筛查,并密切关注身体的不适信号。
结直肠癌
有哪些早期预警?
对于结直肠癌,许多患者可能直到病情进入晚期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报警症状,如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腹部肿块,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应及时就医。
如何有效预防结直肠癌?
少吃荤,限制红肉和加工肉摄入,推荐摄入禽肉、鱼肉作为替代。
多吃素,增加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摄入,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减少高糖饮料摄入,以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戒烟限酒。
适量饮用牛奶和酸奶。
运动与锻炼、避免久坐。
保证充足睡眠、调整情绪。
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与其被诊断的阶段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能在早期就发现并治疗它,那么治愈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早期筛查对于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是筛查结直肠癌的有效手段。肠镜能早期发现息肉、腺瘤等癌前病变、结直肠癌或其他肠道疾病。同时,医生可以在结肠镜下对早期结直肠肿瘤进行内镜下的微创治疗,从而有效减少进展期癌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消化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