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是近年来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一大“顽疾”。重庆法院审理的多起电信诈骗典型案件显示,电信诈骗的手段不断翻新,受骗群体涵盖各个年龄段,其中老年人、青少年被骗几率相对更大,综合整治电信诈骗迫在眉睫。(据8月25日《法治日报》)
预防电信诈骗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普法、执法和司法部门都要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从源头防范、案件查处、司法审判等方面有效筑牢电信诈骗“防火墙”。而纵观现实中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无论诈骗团伙的诈骗手段如何翻新,其共性是紧紧抓住群众爱贪小便宜、企图不劳而获的心理进行有预谋的诈骗犯罪。因此,广大民众不断增强自我识骗防骗意识是预防电信诈骗极其关键的一步。
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广大群众要把“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思想认识牢牢根植于心,不要相信出借银行卡就能获得固定返点、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就能抽中大奖、手指划划刷单就能得到高额提成的低级谎言,越是高概率的“喜从天降”就越意味着最终被骗的高风险,坚信和践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才是人生平安喜乐的真谛所在。另一方面,执法、司法部门要持之以恒开展反诈宣传,通过案情演绎、案例讲解、法律解读等形式,宣传更多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尤其是要精准挖掘群众对案例的关注点,找出更多具有大众化的“易骗点”,不断强化情感认同,让群众通过案例真正学到识别诈骗、预防诈骗的本领,通过增强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铲除电信诈骗的生存土壤。
来源|贵港新闻网 陈毅清
编辑| 樊超龙
校对| 周霞
审核| 郑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