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职场   财经   2024-03-14 12:22   山东  

文|千里智库(qilizhiku)

 

每年三月,是全国两会召开的时节,两会热词往往代表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风向标”。今年的两会上,“非遗保护传承”成为热点词汇,出现在诸多代表的提案中,呈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讨论。

  

 
在此背景下,3月11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酒城泸州的凤凰山下,以“浓香700年,龙启新纪元”为主题的2024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这场盛典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亦是对中国传统酿酒技艺的生动演绎,为大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事。

 

活态传承,泸州老窖让非遗“活”起来 

一直以来,非遗项目在传承的实践中,大多存在“保护、传承和宣传不到位、传承人管理机制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等难题,导致很多非遗技艺处于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

 

谈及“非遗保护传承”话题,历史悠久、重视传承的酒业有一定的发言权,白酒本身就是集物质与精神一体的活态文化遗产,业内很多企业的酿酒技艺先后被列入各级非遗项目名录。而如何破局,更好的传承保护非遗,名酒企业总是首当其冲,率先垂范,其中的佼佼者当属中国浓香型白酒开创者和标准制定者的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从明清36家酿酒作坊群发展而来,连续不间断使用451年1573国宝窖池群和24代人传承700年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在活态传承中让“活窖池”与“活技艺”源远流长,早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2008年以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泸州老窖便举行封藏大典,将传统酒礼酒俗中的祭拜先贤、拜师传承、封藏春酒等礼制固化为典仪,使之得以传承。经过十七年创造性打造和创新性传播,该活动已入选第六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届封藏大典上,祭祀酒祖、拜师传道、封藏春酿等,庄严而隆重。同期举办生命中的那坛酒文化访谈、泸州老窖“怀玉杯”酿酒技能大赛、“春江酒月夜”中国酒城非遗之夜等活动,通过场景体验、非遗集市、文艺表演,展现非遗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和蓬勃创新,品味中国非遗之时代芬芳。

 

行业引领,泸州老窖让非遗“火”起来 

泸州老窖在传承“春耕节”“开窖春酿”“祭祀先祖”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表达范式,连续十七年举办“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该活动已入选第六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泸州老窖将非遗以创新的方式向世人展现非遗酿酒技艺,让中国传统白酒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行业对非遗、封藏等传统文化的重视,泸州老窖可谓功不可没。这不仅是对传统酒礼、酒俗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践行和传播。

 

 
在传承创新的进程中,泸州老窖不断强化浓香型白酒文化超级IP塑造,年年有新意,岁岁新赋能,届届新佳绩。今年封藏大典,泸州老窖力邀国际功夫巨星成龙为泸州老窖·国窖1573文化传播大使,携手让中国白酒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白酒深厚而悠长的技艺与文化。

 

比产品更有生命力的是品牌,比品牌更有生命力的是文化。泸州老窖的这种活态传承,使得非遗文化得以在当今社会中更好的“活”起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非被束之高阁,沉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通过龙头酒企泸州老窖的行业引领,也让白酒非遗实现“从企业到行业,从行业到世界”的影响力破圈,影响更多同行者加入、观望者了解、关注者重视,真正的“火”起来,拥有更为鲜活的魅力与持久的生命力。

 

后记

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不仅是中国酒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中国非遗传承保护的一个生动缩影。它展现了泸州老窖作为名酒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也为中国非遗传承保护树立了典范。这一大文化IP的背后,我们更能看到行业头部酒企泸州老窖领先而全面的战略前瞻性。

千里谈酒业
新酒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带你探寻不一样的酒业新天地。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