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千里 酒水行业研究者(ID:qianlizhiku)
每年进入十二月中旬,酒业便进入一年一度的“五粮液时间”。
12月15日,以“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凝聚企业发展力量”为主题的全国企业年会(2023)在宜宾召开,由五粮液战略支持和承办,引发企业家群体、酒类从业者、媒体等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年会发布“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其中五粮液荣获“2022-2023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是唯一一家荣获此殊荣的酒类企业。
在年会上,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以“赓续五粮文脉,谱写和美新篇”为题作主题演讲,从连续、守正、创新、和谐、共享五个维度解读五粮液“和美文化”,推动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厚植企业文化底蕴。
五粮液的文化经典,常读常新
谈文化,绕不开历史,也绕不开传承四千余年的酒文化。以五粮液为例,唐代被称为“重碧酒”,宋明时期称其为“荔枝绿”“姚子雪曲”,清末正式得名“五粮液”,传承逾千载,悠久而厚重的文化底蕴,赋予其品牌强大的生命力。
说美酒,离不开文人,更离不开华夏五千年的众多诗人。同样以五粮液为例,杜甫写下“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黄庭坚笔下“老夫手风,须此神药”,陆游好评“翁夸酒重碧,孙爱果初红”,范成大深情“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吃饭满足身体,饮酒陶醉灵魂。五粮是五粮液的“根”,历经千年的锤炼,形成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的黄金配比。五粮液遵循“种、酿、选、陈、调”美酒五字诀,终成“天酿、地酿、水酿、粮酿、人酿”之精华。
五粮液的文化经典,恰如曾从钦在大会演讲时所讲,五粮液践行“和美种植”“和美酿造”“和美勾调”“和美营销”“和美生活”,倡导“和合共生,美美与共”文化理念,推动五粮液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五粮液的文化新意,历久弥芳
技艺之上是品质,品质之上是品牌,而品牌之上是文化。提起五粮液,多数消费者的认知恰如其得名,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其实,多数消费者不知道的是,五粮液的生产工艺是白酒行业发酵工序最多、操作难度最大、技艺要求最高的古法酿造技艺。另外,五粮液拥有酒业规模领先的中国酿酒大师、国家级白酒评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常言道,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身为“中国酒王”的五粮液,拥有两件“国宝”,其一是连续不间断酿造700余年的元明古窖池群,其古窖泥作为唯一“活文物”被国家博物馆永久珍藏,于2013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二是“1366”极致传统酿造技艺(一极、三优、六首创、六精酿),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一方酒。五粮液诞生于三江汇流的长江首城“宜宾”,这里酿酒条件得天独厚,是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认定的北纬28°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或许正是如此,铸就了五粮液人“守正创新 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
何谓“第一”,无非是“最”,要么是“首”,更重要的是“敢为天下先”。从技艺看,是酒业发酵工序最多、操作难度最大、技艺要求最高的古法酿造技艺;从勾调看,上世纪五粮液首创人工与计算机“勾调双绝”,获得国家级创新一等奖,所建创新平台数量位居行业首位,拥有专利成果行业领先;从市场看,通过酒体、工艺创新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偏好的市场需求,畅销神州大地及海外市场,被誉为“中国酒王”;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五粮液与权威媒体合作,高频亮相多个顶级平台,成功打造多个和美文化IP,携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中秋晚会、首届金熊猫奖等品牌IP,对外讲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故事,充分展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后记
企业基业长青,离不开文化。五粮液曾有一句slogan“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其实五粮液也是“大家的五粮液”。五粮液作为酒业龙头、知名企业,将共享融入实践,通过共享发展机遇、红利、成果,成为备受社会敬重、消费者热爱的美酒、品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