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与宗亲,是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稳固基石。若无家族与宗亲之存在,人类世界亦将不复存在。回溯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蒋氏一族作为周朝皇族的血脉延续,在百家姓中荣居第十三位,以其独树一帜的家族文化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始终屹立于历史长河中,用智慧和力量书写了一页页辉煌的史诗。
世袭周朝皇族血脉 扎根淮滨文化沃土
据《元和姓纂》这一珍贵史书记载,蒋氏系出周王族,源自周公旦第三子蒋伯龄,以蒋国(即今河南省淮滨县)为氏,彰显着其显赫的皇族血统。蒋氏作为大姓之一,位列百家姓第十三,全球人口近千万之众,多数蒋氏后裔均尊奉蒋伯龄为得姓始祖,传承着这份独特的血脉荣耀。
蒋姓,这一古老而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承载着光荣而厚重的历史,蒋姓具有天下无二蒋,源于北兴于南、人才济济,辈分断则有续等特征。蒋氏宗亲的祖先是周朝的贵族和皇族,他们不仅享有尊贵的地位和特权,更是凭借智慧、务实与忠诚,成为周王朝的核心支柱和智囊团。他们的存在,为周王朝的繁荣稳定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淮滨,这片位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交汇处的土地,虽常受水患侵扰,却也因此孕育出了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自然环境,极宜农耕生活。蒋氏后裔定居于此,齐心协力治理水患,开垦良田,辛勤劳作,逐渐积累起丰厚的家业。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蒋氏宗亲家族汲取着大自然的滋养,与天地同呼吸,与日月共光辉。他们深知传承皇族血脉和家族传统的重要性,因此严守家风家训,将家族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在淮滨的厚重沃土上,蒋氏家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当地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历史的变迁,由于地震、旱灾、战争以及王室衰微等多重因素,周王朝最终走向衰亡,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蒋国被楚国所灭。然而,蒋氏宗亲并未因此一蹶不振,他们中的一部分留在楚国继续发展,而大部分则前往浙江、江苏、广东、贵州、湖南、山东等地,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无论身处何地,他们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共同为家族的繁荣而努力。
无论是战乱时期的颠沛流离,还是和平年代的艰难创业,蒋氏宗亲始终展现出顽强的生存和发展之力。他们坚守家族信仰,秉持家国情怀,为家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如明清时期的蒋宁、蒋迪等杰出人物,正是这种顽强精神的代表。正是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让蒋氏宗亲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
如今的淮滨,在蒋氏宗亲和其他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一个山清水秀、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生态优美的新兴朝阳城市,荣获河南省“双优”优秀县的殊荣。这不仅是淮滨人民的骄傲,也是蒋氏宗亲荣耀的见证。
深耕家族教育之田 厚植家国情怀之根
教育是家族、民族和国家的基础,对于蒋氏宗亲来说,传承和发展家族文化以及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一代成员是至关重要的。
自古以来,蒋氏宗族就高度重视家族教育,将传统的家风家训代代相传。在家族中,家长们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修养,强调家族成员间的亲情和团结。他们通过家族聚会、文化交流等方式,加强家族成员间的联系,共同传承和弘扬家族文化。这种家族传统的公益慈善精神深深植根于蒋氏宗亲的心中,不断传承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蒋氏宗亲中的许多人都为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例如,蒋梦麟是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和北京大学校长,任职20年,是北大历史上任职最长的校长,他致力于培养具有“科学之精神”和“社会之自觉”的人才,著有《西潮》《新潮》《孟邻文存》《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等著作;蒋南翔则是任职14年的清华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他认为高等工程教育应培养“红色工程师”,即业务扎实、作风务实、有政治素养的工程科技人才。此外,民国总统蒋介石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美籍爱国华人蒋一成,一直致力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行为受到人们的拥护和尊敬,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赏。香港“注塑机大王”蒋震,生前将其集团名下的全数股份,成立“蒋震工业慈善基金”,赞助多项内地及本地工业研究、培训及讲座,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典范,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蒋震大紫荆勋章。美国华裔作家、职业演员蒋希曾被誉为是美国最早的用英文写作的华人作家,中美文化交流的前驱者,著有《中国红》《出番记》等作品。
时至今日,蒋氏宗亲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鼓励年轻一代积极投身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去。笔者先后出访几十个国家,参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为众多政府企业引荐商务合作,深知爱国华人资源的重要性。旅居日本的蒋俊杰先生每年都要组织各种蒋氏宗亲联谊活动,为众多地方政府企业提供了有效服务。蒋氏宗亲对教育和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蒋氏宗亲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
肩负民族兴盛重任 历代英才辈出传辉
蒋氏宗亲历来肩负着民族兴盛的重任。他们深知家族的荣耀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始终将个人的奋斗与民族的兴盛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蒋氏宗亲都有令人瞩目的表现。从古至今,蒋氏后裔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肩负民族兴盛重任”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复兴努力奋斗。无论是蒋侯南、蒋毅府、蒋瀛、蒋治中等历史名人,还是当代杰出的企业家、学者、艺术家等,都展现了蒋氏宗亲团结奋进、敢为人先的品格和风采。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蒋氏宗亲涌现出了众多杰出人才。《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了蒋姓历代名人214名,占总名人数的0.4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十九位。包括蒋氏得姓始祖蒋伯龄、东汉大臣蒋横、西汉兖州刺史蒋诩,交州刺史蒋晋;三国东吴名将蒋钦,蜀汉丞相长史蒋琬;北朝北魏书画家兼雕刻家蒋少游;唐朝宰相蒋伸,魏州刺史蒋钦绪,文学家蒋防;北宋书法家蒋璨;南宋词人蒋捷;明朝定西侯蒋贵;清朝戏曲作家兼文学家蒋士铨;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当代历史学家蒋廷黻,诗人蒋正涵(艾青)等。
蒋硕杰,辛亥革命的元老蒋作宾之子,台湾经济研究院首任院长,1954年至1960年,“台湾当局”根据蒋硕杰的建议,推动贸易自由化、鼓励出口、推进岛内外工业合理分工的自由经济政策的加入,稳定了台湾的物价,为台湾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蒋正华是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他从事系统工程和控制论、导弹研究、雷达跟踪、工业生产自动化等工作后,从事技术人口学的研究,成为中国技术人口学科带头人之一。先后荣获印度国际人口科学院金质奖章、1992-1993年度“国际杰出人物”等称号。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有26名蒋姓代表,这是蒋氏宗亲的自豪。
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国企业改革与创新十大风云人物,远东控股集团创始人蒋锡培认为: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原点,是一个企业和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根源。远东集团出资8296万元发起成立国内首个残疾人就业培训的非公募性慈善基金会——远东慈善基金会,集团安置了2000余名残疾人就业,接近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的一曲《你是社会公益人》,一定程度上也唱出了蒋氏宗亲的社会公益情怀。
后裔遍布五洲四海 心系祖国兴盛繁荣
自汉朝起,蒋姓人口为寻求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逐渐向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迁移。江苏宜兴成为蒋姓人口的重要聚居地之一,浙江湖州、绍兴等地也聚集了大量的蒋姓人口。明朝时期,政府为开发西南地区,鼓励江浙地区民众移民,许多蒋氏宗亲因此迁移到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到了清朝,由于战乱和天灾频发,大量蒋姓人口再次从江浙一带南迁,其中一部分更是远赴广东、台湾、福建等地,经过多年打拼,形成了当地独特的蒋姓社群。
蒋氏宗亲不仅在国内广泛分布,更是通过广东、台湾、福建等地迁徙至东南亚、欧洲、美洲、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居住港澳台及海外的蒋氏人口超百万,仅韩国就有3万余人。
在海外,蒋氏宗亲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美国、日本、韩国、柬埔寨、印尼、比利时等国家蒋氏纷纷成立宗亲联谊组织,与国内蒋氏宗亲文化组织互动,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交流访问团、投资兴办企业、创新科技研发、办学助学等方式,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他们的行动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更在国际上树立了蒋氏宗族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赢得了更多支持和认可。
蒋华,比利时爱国华人,民国著名军事教育家、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之女,钱学森妻妹,曾帮助钱学森归国,筹办比利时第一所中文学校——中山学校,发起比利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平统一作出杰出贡献。蒋丰,日本蒋氏宗亲会会长、《日本新华侨报》主编、《人民日报》海外版之日文版主编,著有《蒋丰看日本:日本国会议员谈中国》《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等多部著作。凭借对日本社会有深刻了解,先后采访过5名日本前首相,60多名日本国会议员,被称为“评介日本第一人”,为众多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美国蒋氏宗亲会会长蒋香薇、澳门蒋氏宗亲会长蒋海石等都在积极为祖国的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努力工作。蒋正涵的《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足以代表海内外蒋氏宗亲的家国情怀。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质生产力、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有序实施,这是新时代赋予蒋氏宗亲的使命。在全球化的今天,蒋氏宗亲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