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唏嘘不已,18年的金钱和精力,换来这样的结果,实惨!有人说是家长拖了后腿,没鸡到点子上,有这时间精力应该在什么什么竞赛上博一把,不比成天拖着孩子练钢琴效率高?还有人评论说,那么多奖却没见有数理类的奖,可见孩子智商平平,“烂尾”不奇怪!朋友问我,怎么看现在中产家庭遍地“烂尾娃”的现象。小学初中成绩全校前几,重点高中里人才多,但好歹也是班级前几吧,高考模拟也都发挥稳定,高考最后一哆嗦了,531分!所以我一点儿不觉得,帖子里的女孩有啥可让人唏嘘的,倒是觉得网友们的反应,很让人唏嘘。钢琴考了几级,奖项拿了几次,考试考了第几,补课花了几万,高考考了多少,好像这样就概括了一个孩子十八年的全部。她的18年人生就被一串简单的缩写和数字,定性成了“实惨”,“可惜”,“烂尾”。高一高二摆烂,成绩倒数,家长没办法,怕压力大出问题。
只有我觉得这姑娘太厉害了吗?
经历过巨大落差,崩溃,痛苦,沮丧,挣扎,然后重新爬起来。单是这个调整的过程,就让我觉得她很了不起,我相信她未来的人生一定不会过得太差。假设故事的结尾改一个数字,考了682,那么网友对她的人生又变成了另一种判断。
他们从来不会问,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吗?他们只会问,他多少岁?他有几个兄弟?他爸爸赚多少钱?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的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许多鸽子。这就是我们眼中“理想化“的世界,用标准和数字衡量一切价值和意义。人当然可以追求结果,那些耀眼的成就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但是,不能因为我没拿到结果,没得到成就,就不承认过程的价值。杜甫一辈子颠沛流离,不上班也不当官,整天忧国忧民,晚年过得饥寒交迫,住在茅屋里,连社保都没有。苏东坡一辈子不得志,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苟且的间隙还在研究东坡肉怎么做好吃。除了社会定义的成就,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构成“价值”。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身上具备的品质,善良,勇气,同理心,我的存在对他人的意义,都是“我的价值”。我经常写文章说,我的育儿优先级从来不是“鸡娃”,也不是“完成目标”。每次都会有人酸我,你也给孩子上网课,上兴趣班,这算鸡谁?钱花出去了,学成啥样都行吗?我还真会跟女儿说,生活中的各种事,好的坏的,顺的不顺的,成功的失败的,有谱的没谱的,包括学习和兴趣班,都是体验。人生在尝试和努力中变得更丰富,你活出了人生的宽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赚到。可能也是受到我这种态度的影响,她在学校和兴趣班上,表现都不是最好的那个。
之前她和三个男生练球,男生都比她大,比她早学了一年,水平也都比她好。有一次打完球,她告诉我一个男生崩溃了,在网球场上痛哭,摔球拍,连着踢了球拍五脚。她说还好吧,最开始跟他们打我都是0分,一个球都赢不了,现在我还能得一两分,有时候能得三四分,比以前进步好多了!而且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你看郑钦文,脸上就写着“想赢”两个字,她不赢谁赢。一些人就是为了“惊艳世界”而生的,但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走这条路。他说人有两个自我,一种是“为简历而活”,另一种是“为悼词而活”。所以你要考高分,拼名次,拿证书,达到目标,取得成就,积累财富,获得社会地位。这些当然可以是人生的一部分追求,但被很多人当成了全部的追求。一个人无论考下多少证,拿到多少title,买了多少豪宅,赚到多少个小目标,等到噶了的那天,悼词上也不会提到半句。因为悼词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ta一生中最重要、最值得铭记的部分的总结,比如善良、宽容、值得信任、值得托付。“悼词自我”是一个人的品性,为人处世的方式,对生活的态度,对他人的积极影响,精神上的追求。希望我们在追求“简历自我”的时候,别把“悼词自我”弄丢了。📍📖 你可能还喜欢读
🍪 一个上海中学操场上发生的一幕,看得我后背发凉....
谢谢你们点的小红心❤️
不开打赏,喜欢请转发+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