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册小学课本,我突然明白了,为啥国内朋友都在提前教语文....
教育
2024-09-02 20:57
德国
拼音进度赶,识字跨度大,阅读理解难,审不明白题,一写作文就抠橡皮。我印象中最佛系的朋友,也在幼升小的暑假临阵磨枪,给娃突击拼音识字。她说我也不想提前教,但不教真的担心孩子跟不上,老师默认大家都会了,别的孩子幼儿园中班就会这些。去年2月份,我斥27块7毛1分的巨资,从网上买了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漂洋过海寄到德国。
一年半过去了,上册已经不知道丢哪儿了,下册还是崭新的。市面上能叫上名的识字app我都试过了,热销的识字书、中文分级读物几乎全入了,寄出国的运费比书贵几倍。后来发现娃完全没兴趣看,又原封不动低价出给了朋友。我就想啊,当年我们是怎么学会汉字的?
那时候也没有各种app,这个快读,那个上山的,但好像很丝滑地就学会了3000个汉字。虽然和咱们小时候不是同一个版本,中间不知道更新迭代多少回了,但封面插图还是熟悉的配方。进度真的太快,跳跃也太大了,有一种从延禧宫穿越到虹桥机场的感觉!我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很多朋友都说,鸡了半天英语数学,上学后发现真正的老大难是语文。但是这27块7毛1分没有白花,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用的很多识字app和识字书的效果都不理想。咱们抛开跳跃性和趣味性不提,看看语文课本是怎么教孩子识字的。是以“篇”为单位,让孩子在阅读中认识字,学词汇,造句子,写段落。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就是汉语学习的本质。而市面上大多数识字app和识字书,用了完全相反的逻辑。它们是以“字”为教学最小单元发散,拿这个字去组词,造句,扩散展开。汉语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语言,字和字之间的关联,经常不是因为两个字模样很像,而是因为它们在意义上是相关联的,可以组成一个新词汇,在篇章中被赋予意义。所以,那些以“字”为单位的识字app和识字书,不仅反认知规律,也让识字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孩子没兴趣一点儿也不奇怪。我一向支持用辅助工具学习,无论书还是app,这些娃生在这个时代的优势,应该多多利用起来。▼ 饼饼也在用分级识字读物学汉字
只是面对眼花缭乱的工具,一定要充分了解儿童认知规律、汉语学习的本质,这样才不会选错了工具,走反了方向。
大多数识字app和识字书,一般从笔画少的字开始教,字形相似字开始对比着学,比如土和士,干和于,土和王,田和由,人和天。这是一种成人思维的学习方式,笔画简单,容易识别,记得快。而一年级语文课本,第一单元就出现了“我”,“你”,“他”。因为它们的使用频率很高,在篇章阅读中经常出现,也就是高频词先行的逻辑。除了一二三这种显而易见的字以外,和笔画极复杂的生僻字,娃学会认识一个字的难度,并不取决于笔画数量,而在取决于使用频率。▼ 同一课的生字,有两笔的也有十笔的
反复出现高频字,通过“篇”的阅读来学习“字”,而不是反过来先记住一个个孤立的字。尽管课本的趣味性较低,跳跃较大,但核心的编写逻辑是符合儿童学习认知规律的。相反我的感受是,语文课本买了咱们也教不了一点儿,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做吧。可能是因为平时没有太丰富的汉字环境,饼饼识字很慢。基本上属于“翻书马冬梅,合书马什么梅,考试孙红雷”的类型。大脑会帮我们进行选择性记忆,保留重要或有用的信息,忽略不重要或不需要的信息。娃能一下子记住的东西,往往都是和生存生活和安全相关的经验,烫了一下再也不会摸灶台,挤过手指以后都离门缝远远的,台阶摔过就知道扶着把手下楼。而汉字这种东西,被大脑标记为“可记可不记”的内容,就会被选择性遗忘。当你反复在篇章中留意到某个汉字,大脑会逐渐认为这是重要的信息,从而让你记住。让娃在阅读篇章中,反复接触高频字,就像语文课本的教学方式。把汉字和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比如看广告牌,超市标签,看菜单,认路牌等等,让大脑建立学习与生存的联系,增加记忆的深度。遗忘看上去好像“没记住”,其实信息并没有在大脑中消失,只是暂时还无法访问调取。当再一次学习遗忘了的信息,记忆会被重新激活,和第一次学习相比,重建记忆的过程会更快速高效。(记忆重塑)通过反复学习,记忆路径被强化,经常比那些“一学就记住了”的内容,更加不易被遗忘。(记忆巩固)省流版:遗忘是记忆过程中的一环,而不是简单的“白学了”不用着急。你有啥关于识字和自主阅读的经验,欢迎留言交流个5毛钱的。📍📖 你可能还喜欢读
🍪 高铁上听到一个家长数落孩子,真让人窒息啊
谢谢你们点的小红心❤️
不开打赏,喜欢请转发+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