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20组药食相助的药对

健康   2024-12-16 15:00   广东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古代医家在治病时经常会将药物与食物搭配形成量小效著的方剂,下面介绍20组药食相助的药对供大家临床参考使用。



20组药食相助的药对


1、麦冬+粳米=麦门冬汤《医方集解》,治水溢高原,肢体皆肿,初起便有喘满。


2、通草+猪蹄=猪蹄汤《灵苑》,治乳少。


3、大黄+鸡子=将军蛋《种福堂方》,治赤白浊,梦遗。


4、石莲肉+猪肚=水芝丹《医学发明》,治下焦真气虚弱,小便频数。


5、黄连+人乳=(丹溪)点眼方《医方集解》,治阳证目疾。


6、胡桃肉+柿霜饼=水晶桃《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肺肾两虚,或咳嗽,或腰痛。


7、人参+人乳=参乳丸《医方集解》,治气血不足。


8、桑叶+芝麻=桑麻丸(胡僧方)、扶桑丸《医方集解》,治肝阴不足。


9、天花粉+黑大豆=救活丸《普济方》,治肾虚消渴难治者。


10、羊胆+蜂蜜=(赵谦)二百味草花膏《医方集解》,治目赤流泪,痛痒不能视。


11、潼蒺藜+鱼鳔胶=聚精丸《证治准绳》,治肾虚遗精。


12、大戟+大枣=枣变百祥丸《洁古活法机要》,治斑疮变黑,大便闭结。


13、朱砂+猪心=神应丹《景岳全书》,治心虚遗精,诸痫症。


14、石膏+蜂蜜=石膏蜜煎方《集验方》,治时行热病。


15、甘遂+猪心=遂心丹《济生方》,治癫痫心风。


16、硫黄+猪大肠=补火丸《验方新编》,治冷劳气血枯竭,肉脊齿落,肢倦言微。


17、梨+蜂蜜=蜜梨噙《万病回春》,治咳嗽喘急。


18、猪骨髓+蜂蜜=蜜髓煎、猪髓膏《景岳全书》,治中蛊令人腹内坚痛,痘疮痂靥不落。


19、郁李仁+粳米=郁李仁粥《食医心鉴》,治小儿水气,面目肿,小便不利。


20、知母+大枣=知母丸《杨子厚产乳集验方》,治妊娠子烦。



药食相助药对古代医案


生姜合茶叶案


宪宗赐马总治泻痢腹痛方:以生姜和皮切碎,如粟米大,用一大盏,并芽茶相等煎服之。元祐二年,文潞公得此疾,百药不效,用此方而愈。(《名医类案》卷四痢门)

高丽人治疾,用药只一味两味,至三味则极多矣,未有至四味者。盖药惟性专则达,二则调,四则参与制,再多则相牵而不能奏功。偶传治痢二方,甚简而验,今录于此。治痢止二味,色白者患寒,用生姜一两、细茶五钱;色赤者患热,用细茶一两、生姜五钱;赤白杂者,姜茶各五钱、青皮三钱、陈皮二钱,酒一碗,河水一碗煎至一碗,温服即愈。(李日华六研斋偶笔)(《续名医类案》卷八疟痢门)

黄芪合糯米案


海宁许珊林观察涟,精医理。官平度州时,幕友杜某之戚王某,山阴人,夏秋间忽患肿胀,自顶至踵,大倍常时。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危在旦夕。因求观察诊之,令用生黄芪四两、糯米一酒钟,煎一大碗,用小匙逐渐呷服。服至盏许,气喘稍平。即于一时间服尽,移时小便大通,溺器更易三次,肿亦随消。惟脚面消不及半,自后仍服此方。黄芪自四两至一两,随服随减。佐以祛湿平胃之品,两月复元。独脚面有钱大一块不消。恐次年复发,力劝其归。届期果患前症。延绍城医士诊治,痛诋前方,以为不死乃是大幸。遂用除湿猛剂,十数服而气绝。次日将及盖棺,其妻见死者两目微动,呼集众人环视,连动数次。试用芪米汤灌救,灌至满口不能下。少顷眼忽一睁,汤俱下咽,从此便出声矣。服黄芪至数斤,并脚面之肿全消而愈。观察之弟辛木部曹楣,谓此方治验多人。先是嫂吴氏,患子死腹中,浑身肿胀,气喘身直。危在顷刻。余兄遍检名人医案,得此方遵服,便通肿消,旋即生产。因系夏日,孩尸已烂成十数块,逐渐而下,一无苦楚。后在平度有姬顾姓,患肿胀脱治,此方数服而愈。继又治愈数人,王某更在后矣。盖黄芪实表,表虚则水聚皮里膜外而成肿胀。得黄芪以开通隧道,水被祛逐,胀自消矣。(《冷庐医话》)


葱白合米醋案


一孺子,年六岁。因食肉过多,不能消化,郁结肠中。大便不行者六七日,腹中胀满,按之硬如石,用一切通利药皆不效。为用此法(葱白熨法,见药对方),至三点钟,其腹渐软。又熨三点钟,大便通下如羊矢,其胀遂消。

一童子,年十五六。因薄受外感,腹中胀满,大便数日不通,然非阳明之实热燥结也。医者投以承气汤,大便仍不通,而腹转增胀。自觉为腹胀所迫,几不能息,且时觉心中怔忡。诊其脉,甚微细,按之即无。脉虚证实,几为束手。亦用葱白熨法,腹胀顿减。又熨三点钟,觉结开,行至下焦。续用猪胆汁法,大便得通而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来源:中医出版(摘自《药对学(修订本)》 作者:刘家骅】



推荐阅读

广东中医药
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