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寒凉,我们的身体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出现阳气不足的情况。古老的中医智慧告诉我们,通过艾灸特定的穴位,可以有效地补脾阳,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里也能保持温暖和健康。
1. 神阙穴
穴位命名:神阙,意为“神之门户,阙乃宫殿”。神,指人体的元神;阙,指宫殿的门户。神阙穴位于脐部中央,是人体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如同宫殿的门户,是元神出入之处,故而得名。
定位:即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取穴时,仰卧即可找到。
功效主治: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功效,对腹痛、久泻、虚脱、水肿等病症有防治作用。艾灸此穴可以温补元阳,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艾灸操作:采用艾条温和灸。也可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将纯净的食盐或姜片填敷于脐部,上置艾炷施灸,每次灸3-5壮,灸至局部温热舒适为度。
2. 足三里穴
穴位命名:足三里,意为“足阳明胃经三里之远”。足,指下肢;三里,指距离。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名,距离膝盖骨下三寸,胫骨外线旁开一指的位置,故而得名。
3. 天枢穴
定位: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功效主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等。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
艾灸操作:用艾条温和灸天枢穴,距离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15~2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
4. 阴陵泉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主治:健脾化湿、通利三焦等。主治:腹胀、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等。
艾灸操作:点燃艾条,对准阴陵泉穴进行熏烤,距离皮肤约2~3厘米,每次灸15~2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
5. 公孙穴
穴位命名: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公孙穴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
定位:位于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的赤白肉际处。(如上图)
功效主治:健脾益胃、通调经脉等。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等。
艾灸操作:用艾条温和灸公孙穴,距离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
6. 中脘穴
穴位命名:中脘,胃之募也,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言处上下之中也。脘,空腔也,这里指胸腔和腹腔交接处的空腔部位。中脘穴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
定位: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的前正中线上
功效主治:和胃健脾、通降腑气等。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呃逆、反胃等。
艾灸操作:点燃艾条,对准中脘穴进行熏烤,距离皮肤约2~3厘米,每次灸20~3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
7. 脾俞穴
穴位命名: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位于背部,是脾的背俞穴。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定位: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功效主治:和胃健脾、升清利湿等。主治: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血等。
艾灸操作:点燃艾条,对准脾俞穴进行熏烤,距离皮肤约2~3厘米,每次灸15~2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在艾灸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舒适体位,避免艾条灰烬掉落烫伤皮肤。
这些穴位通过艾灸等方法刺激,可以起到温补脾胃、调和气血、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注:艾灸上火怎么办?
1.减少灸的次数或减少每次灸的时间。
2.适当艾灸涌泉穴。
附:涌泉穴
穴位命名: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定位取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温阳升阴,引火归元。
用涌泉穴来引火归元,艾灸操作如下:
点燃艾条,点燃艾条后,可采用悬灸法,将艾条在涌泉穴上方约2~3厘米处施灸,以无灼痛为宜。也可以将艾条直接靠近涌泉穴进行刺激。控制时间每侧涌泉穴艾灸5~10分钟。
注意事项:
同时,艾灸效果因人而异,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治疗。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等,在进行艾灸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